回覆列表
-
1 # 美食大天地
-
2 # 歡歡美好生活
叉(cha讀三聲)子是滿族的一種小吃,但屬於丹東的特產,外地很少見。用玉米麵做的。因為很好吃所以現在漢族人也經常吃。做法跟麵條一樣,可以煮可以炒叉子是很細膩的玉米麵,屬於粗糧。
-
3 # 雲遊霧裡櫻兒遠方的詩
東北炒叉子的做法1.給大家看看叉子是什麼樣的,丹東2113的特產。這個是在大5261連買的。(在大連和瀋陽也有賣,但是口感差很多。最好吃的要數丹東論斤稱的那種...
叉子是用玉米麵製成的麵條,它是以玉米為主料,發酵磨成水面後再經沉澱,上層為澱粉,下層則為叉子面渣取粉,用手工或模具擠壓成條狀,直接下到熱水鍋裡煮熟,撈出後以蔥花、肉絲、海米、蘑菇、油鹽等佐料食之,還可以將麵條煮成八分熟,撈出配上新鮮的蛤肉用猛火爆炒,稱為炒叉子。
叉子是由滿族食品酸湯子轉變而來的,說起這種食品還有一段故事哪,話說當年東北在女真統治時期,有這麼一家人,只有媽媽領著兩個兒子,後來兒子長大了,分別娶了媳婦,然後兩個兒子就追隨完顏阿骨打去徵遼,老媽媽先是在大兒媳家生活,這大兒媳不但讓老媽媽使勁幹活,而且還不給飽飯吃,另外總是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罵老媽媽。二兒媳聽說後就把老媽媽接回自己家,不光不讓老媽媽幹活,而且家裡有什麼好吃的都先可著老媽媽。原本故事到這裡應該比較美滿,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哪。這一年二兒媳家的地就遭災了,家裡漸漸沒有米下鍋了,二兒媳想咋地也不能讓老人餓著啊。於是就到大兒媳家去借糧。大兒媳聽說是借糧給老太太吃,不但不借,反而咒罵老太太咋不早死呢。二兒媳苦苦哀求,大兒媳就是不借,最後大兒媳說要糧沒有,只有泔水缸裡有一些碎米,要不要,不要就扔了。二兒媳沒辦法,只好從泔水缸裡撈出了一袋子已經發酵變酸的碎米。回到家裡,二兒媳把碎米淘洗了好幾遍,然後磨成水面,擠壓成麵條,煮好後怕有毒,二兒媳就先吃了一碗。等了半天,覺得沒什麼事,才給老太太吃。就這樣,二兒媳一家靠著這些變酸的碎米和周圍村鄰的接濟度過了困難時期,生活漸漸富裕起來。而大兒媳家因為雷擊失火,燒成一片白地,大兒媳只好走村串戶去乞討度日。
後來這個故事在東北滿族中傳開來,這種伴隨著滿族人尊老愛幼習俗而來的食品也漸漸在遼東滿族中流傳起來,後來有人因為這酸湯子口味過酸,不好待客,就改良為米叉子了。
以上資料來著網路,望採納!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