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鬼谷子上山441
-
2 # 加倉就措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參考。
1。喜歡古玩收藏,就要先看喜歡的那一方面,經濟方面,還是賞玩方面,不同的目的,關注點不一樣。
2。無論哪一方面,先了解歷史,地理,風俗習慣等相關的文化知識。
3。根據喜歡的種類,注重詳細瞭解和學習,多看書,文獻,多參觀博物館,多到收藏市場看看,學學,聊聊。
4。博物館考古,市場考古,現場考古同樣重要。有機會一定要出門走走看看,聽聽。
5。最好找一個靠譜的老師或者圈內人士。人品最重要。️看不上專家,看不上國寶幫,看不上田野考古,看不上別人的物件,就覺得自己的最好等等表現的人士一律遠離,原因你懂的。
6。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地理知識,沒有礦物學等相關知識的專家,一律遠離,你在他們的身上學不到什麼。商人除外。
7。加入你看得上的圈子,自己沒有本事估計人家也不會接納,所以,知識積累很重要。
8。在圈子裡要活躍一些,謙虛一些,熱情一些,大方一些,有所失必有所得。
9。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學會了。每一件古物帶給你的可能都不一樣。
10。如果不是為了愛好,而是為了經濟利益,重點要學講故事,講文化,講價錢。挖掘出古玩的價值和增值。會買的不如會賣的。
11。人脈資源。無論是哪一方面,人脈資源是關鍵。有錢的老闆會帶給你良好的經濟利益,但是,古玩圈子中的人脈會幫你抬高身價。
-
3 # 何必藏天下
題主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關於“開眼”,這個詞吧!有時候沒法用比較準確的語言來形容到底是怎麼個意思。玩古玩,開眼,是入門的開始。有些老玩家,玩兒了一輩子,都不開眼。這種人和事兒並不少見。到底如何開眼?我來簡單的說說。
首先,古玩不是什麼人都能玩的,不在乎你有多少錢,也不在乎你有多高的學歷。其實,古玩收藏也算是古藝術品收藏。既然涉及到藝術,就需要有藝術的天分。沒天分,分不清什麼是美,什麼是醜,奉勸還是別玩,因為不適合你。
說通俗點,開眼的首要條件就是懂得欣賞。這一點很重要。那麼懂得欣賞了,就算開眼了嗎?肯定不是,還需要你有敏銳的洞察力和細膩的分辨能力。最簡單的一個問題,1+1=2,在這個等式中有幾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你認為只有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兩個1,一個2。在一般人的思路里也許沒錯,但是在古玩收藏的思路里,就是大錯特錯的。它有六個重要組成部分,三個正確合理的數值,兩個正確的運算子號,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這五個組成部分合理的排列。在古玩新老的鑑別過程中,“綜合看”這個詞貫穿始終。千萬不要被簡單的幾個特徵迷惑。
-
4 # 旺哥2018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收藏!
現在正值中華盛世,古董收藏如火如荼,古董品類繁多,琳琅滿目,是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的沉澱和積累,古董鑑藏進入尋常百姓家。
隨著普通大眾的湧入,很多的不法商人打起了小九九,專門製假販假者應運而生,人們稍不留神就會買到贗品,俗稱”打眼兒”,那如何花該花的錢,收到真東西,“撿漏”或叫”開眼”呢!
目前,提高鑑藏能力,靠的還是眼力,俗話說見多識廣,見得多了,才能識的廣。古董需要見實物,且多見才能儲存到記憶腦海中,並形成鑑定真偽,斷代的實際能力。現在每個地方都有交易市場、古玩市場要多跑、多看、多問,或到博物館去參觀。藏友間還可以互相交流藏品,交流心得。還可藉助網上平臺,查閱古玩書籍等方式提高見識。
特別對喜歡的古董要去購買鑑賞,甚至假的古董也不訪買些,這樣,在自己喜歡的這類品種上做到專而精,真假一上手,就能“開眼”。
-
5 # 雨安居士1
古董鑑藏不僅僅是開眼, 關鍵的是“守譽”!
藏品明明是在市場上花錢買來的,非要編故事——說什麼什麼家傳的……
兩圖中的清錢有明顯差異,卻還問東問西!收藏雖然是講究精品為原則,但到代的藏品都非常難求,更不用說珍稀精品!要不古董也不會價值連城,這也是眾相追逐的原因。
並不是否認市場上有真東西,關鍵是你真懂。清五帝錢髮型的執政年代不同,版本尺寸有差異,鑑定首先看大小是否不同,一樣大小100%是仿品!再就是經過一百多年的銅錢,銅腥味已經非常非常小……(我還沒有湊齊五帝錢,雍正通寶百元求購一枚)
鑑定是個非常難乾的事!說誰的東西不好,都會得罪人……更何況是義務鑑定!
有些剛玩收藏的朋友,找老師看真偽,不實事求是說問題,誰願意教你?本來古玩行就是靠眼力吃飯,沒有義務教你學習!不守譽也是學不到本領的絆腳石。
回覆列表
1入對圈子,跟對人
2多跑博物館,反覆觀摩真品
3先分辨什麼是老東西,從普品入手
4花錢買點老貨,慢慢體會,光看不實戰,沒切膚感受永遠開不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