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萬堂磚雕
-
2 # 留研
地處長三角南翼、寧波市西北部的餘姚是浙江省寧波市下轄的縣級市,其在1985年7月26日由余姚"撤縣改市"而成立餘姚市。其面積1501平方公里,現有常駐人口約105萬人口,2018年GDP產值1105億元,在浙江域內52個縣市中僅次於慈溪、諸暨、義烏三市,居浙江省第四位。
餘姚市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文明城市的稱號,入選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等。為中國最佳縣級市30強。餘姚市是擁有巨大發展潛力,充滿希望的中國縣級市…
-
3 # 烏魯木齊生活
樓主你問的是餘姚市成立的時間,還是餘姚政府成立的時間呢?以下資訊供你參看吧~
1949年5月23日餘姚解放(可以看作是政府成立的時間),1949年後,境域多次變動,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區劃歸慈溪縣,慈溪縣西部稻區、山區劃歸餘姚縣。
1985年7月26日撤縣設市,設9區、8個鎮、63個鄉。(這是餘姚被確立市級行政區域的時間)
2006年1月1日,原東北街道更名為鳳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為陽明街道,東南街道更名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為蘭江街道。
2012年,轄陽明、鳳山、梨洲、蘭江、低塘、朗霞6個街道,黃家埠、臨山、泗門、小曹娥、牟山、馬渚、丈亭、三七市、河姆渡、陸埠、大隱、梁弄、大嵐、四明山14個鎮和鹿亭鄉,隸屬寧波市代管。
餘姚市,浙江省轄縣級市,位於中國浙江省寧紹平原。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與寧波市江北區、鄞州區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州接壤,西連紹興市上虞區,北毗慈溪市,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
餘姚自古人傑地靈,是姚江學派的發祥地,也是虞世南、王守仁、黃宗羲、蔣夢麟、餘秋雨、沈君山等人的故鄉。餘姚文化屬吳越文化,餘姚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
餘姚河姆渡遺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月,餘姚市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回覆列表
秦時置餘姚縣(一說漢建),屬會稽郡。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始築縣城,為浙東古縣城之一。
據《太平寰宇記》所載:唐初“餘姚之境東包明州,西轄上虞,為越州巨鎮”,一度升為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
宋為“望縣”,“東南最名邑”。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改為餘姚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州復縣。1911年11月8日(清宣統三年九月十八日)餘姚光復。1949年5月23日餘姚解放,1949年後,境域多次變動,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區劃歸慈溪縣,慈溪縣西部稻區、山區劃歸餘姚縣。1985年7月26日撤縣設市,設9區、8個鎮、63個鄉。2006年1月1日,原東北街道更名為鳳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為陽明街道,東南街道更名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為蘭江街道。2012年,轄陽明、鳳山、梨洲、蘭江、低塘、朗霞6個街道,黃家埠、臨山、泗門、小曹娥、牟山、馬渚、丈亭、三七市、河姆渡、陸埠、大隱、梁弄、大嵐、四明山14個鎮和鹿亭鄉,隸屬寧波市代管。
餘姚屬浙東盆地山區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區,地勢南高北低,中間微陷。南部為四明山區,山巒起伏,散佈大小不等的盆地、谷地,最高峰蘆山鄉青虎灣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殘丘,點綴兩岸;北部為濱海沖積平原。總面積150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佔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佔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佔18.94%。餘姚耕地64.35萬畝,園地9.84萬畝,林地72.15萬畝。主要河流姚江,源於境內四明山夏家嶺,自西向東流經中部,匯入寧波市甬江出海,全長109公里,境內流長54公里,支流30餘條,縱橫交錯,織成水網。並有眾多湖塘水庫。
餘姚自秦朝建縣後,最早人口記載始於晉代,晉太康年間(280-289),餘姚縣有居民3750戶,至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有21063戶、41913男丁,南宋嘉泰元年(1201)戶增至30883,男丁減至33145。元至正二十七年(1290)有戶43847,人口242691,是人口較多的縣。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有戶51188、人口206054,人口比元朝時期銳減36637,其原因由於賦稅重,多隱瞞戶口,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直至明萬曆年間(1573--1620)有戶41847,人口158392,人口持繼減少。清朝康熙時期,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人口聚增,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戶增至101384,人口增至472916,直到宣統二年(1910),餘姚縣有正戶83357,附戶37473,人口增加到630416,其中男322224,女30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