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網際網路的約會
-
2 # 2020小何
首先在宏觀層面上,此次選拔工作體現了軍民融合在中國航天領域的進一步深化。自從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性出發進行總體設計,組織管理體系基本形成,戰略規劃引領不斷強化,習主席明確提出“把軍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的時代要求。而在推動軍民融合“更好”“更快”發展的過程中,人才是關鍵因素之一。重視人才不是一句空話,只有從人才引進、培養、評價、流動、管理等埠不斷打破阻礙人才發展的舊體制、舊機制,才能讓人才在合適的崗位發揮最大的作用。這些年來,中國航天經過艱苦奮鬥和自力更生,已經成為了中國在國際社會一張響噹噹的名片,在這樣的高精尖領域對於人才的渴求是毋庸置疑的。過去,中國航天產業大都是“國字當頭”,航天員的選拔更是充滿神秘感,在民眾看來是可望而不可及。現在國家決定從民間選拔航天員,非常明確的表達出為了更好的實現軍民融合,不惜為引進人才而打破舊有壁壘的決心。
從微觀層次上分析,此次國家放寬航天員選拔範圍展示了中國航天發展的高速度,一句話來形容:就是航天產業發展太快,執行的空間任務也從單一逐步向複雜過度,人不夠用了。楊利偉表示“以前飛行任務兩年左右一次,將來空間站建造和運營期間每年要有兩次發射,需要航天員的數量會更多,所以選拔航天員的數量會增加。前兩次以駕駛員為主體進行選拔,根據工程需要,我們此次還要選拔飛行工程師,執行對空間站的建造、維護維修等任務。此外,空間站是國家級的太空實驗室,我們還要選拔載荷專家在裡面做實驗。”很明顯,由於“剛性需求”的擴張,選擇範圍也必須放大,否則難以滿足。
另外,筆者認為此次航天員選拔方式的改革也從側面體現了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進步。眾所周知,過去航天員大部分是從軍隊飛行員中選拔,之所以如此,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載人航天對於宇航員的身體、心理素質要求極高,由於太空環境惡劣,因此往返太空與地球的宇航員必須具備強健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反應能力、較高的文化程度,受過系統的特殊訓練,掌握航天技能。
以上的要求對於普通人而言實在過於嚴苛,所以從本來已經是萬里挑一的軍隊飛行員中選拔就成了各國的慣例,但即使如此最終成為宇航員的人也是寥寥無幾。而如果從民間招收宇航員,這部分人身心素質平均水平應該會低於軍隊飛行員,這也說明了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已經可以在太空任務給宇航員提供更完善的保護和更周到的服務。正如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對民航飛行員的視力要求逐漸變低一樣。
回覆列表
有機會成為航天員,但是需要滿足條件。
1、基本條件
包括政治思想表現、飛行技術、身體素質等等。要求航天員不僅具備健康的體格、良好的心裡素質,而且對航天環境要有高度的耐受和抗壓能力,同時還應具備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技能等。
2、臨床醫學選拔
要詳細檢查身體的各部位、各器官有沒有毛病。選拔宇航員的體檢,與普通人的體檢大為不同,要住進醫院檢查近一個月的時間,心肝脾肺、耳鼻喉咽一個都不能少。體檢醫生不僅要看他現在有沒有病,還要追查他有沒有潛在疾病,有沒有遺傳性疾病。
3、生理機能選拔
主要是檢查中樞神經與呼吸迴圈系統對航天特殊環境的適應性與穩定性。
4、心理功能選拔
富有經驗的心理專家會與被檢者談話,觀察言談舉止,瞭解個性心理,還要測試應急決策能力。
5、特殊耐力選拔
透過本階段的檢查,可以排除有器官疾病或功能障礙的人,發現心理素質和智慧有缺陷的人,以及那些對特殊因素耐力較差和過於敏感的人。
擴充套件資料
宇航員的訓練
第一階段基礎訓練中,宇航員要學習載人航天工程基礎、航天醫學基礎、解剖生理學基礎、火箭和飛船的設計原理、飛行動力學、氣象學、天文學、裝置檢測等航天基礎知識。
第二階段航天專業技術訓練中,宇航員要熟悉飛船的結構、組成和飛船各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模式,還要熟練掌握各種航天任務的操作動作、飛船上的裝置操作和空間試驗的操作等。
第三階段綜合訓練中,宇航員要在與真實飛船相同的訓練模擬器上,透過實景模擬,掌握處理各種問題的辦法,知道應該注意觀察什麼,什麼時候與地面聯絡。
第四階段則是到發射場、回收場實地演練,熟悉各種程式及行走、逃逸、救生的路線。
每個學習、訓練專案結束時都要進行考核,考核及格才能轉入下一個專案的學習訓練。不及格者只有一次補考的機會,如果還不及格只好淘汰。
此外,在訓練中,宇航員還要奔赴沙漠、寒區、雨林、海上,配合搜救部隊進行救生演習,要學習在陸地和水面上如何使用煙火器,如何在野外生存和自救。至於體能訓練、特殊生理功能訓練等則一直伴隨在4個學習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