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番茄二小姐

    孩子這麼小就不服管教,我認為主要是家長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問題。孩子不服管教,從某一方面來說也是孩子心智不斷提高的表現,他不會像以前那樣對家長百依百順,有了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理解和判斷,不想事事都聽家長的。這個時候我們要了解孩子哪些事情不聽從,如果孩子有道理也可以順從,如果我們沒有道理,那我們要耐心解釋,也聽聽孩子的想法,為什麼不願意。如果是危險的事,那必須態度堅決,不容反抗。

    說一點自己的理解。教育是大事,願我們做家長的多學習,多瞭解自己孩子的心理狀況,不能一味妥協,也不能太專制。

  • 2 # 跳跳媽03

    你這樣的認識本身就有問題。

    在你看來,孩子是孩子,你是老子,你就有權利管教他,你說的話他得聽,你讓他做什麼他就得做什麼,你不讓他做什麼他就不能做什麼,生活中無非也就是這些事了,是不是?當他不聽你的,跟你反抗,你就會說他是叛逆,不服管教,可你有沒有問問自己:你說的做的就一定對嗎?如果你覺得對,這個標準是你自己定的嗎?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還是一定會對嗎?

    許多父母都忽視了孩子的思想和主張,他們認為,孩子不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有也沒用,你還不是得聽爹媽的?可人家也是個獨立的人啊,自從離開了媽媽的肚子,他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張,你又有什麼權利要求他事事服從你呢?大家都是人,無非就是你大點他小點,你就有資格控制他的一切嗎?

    再說說叛逆。所謂的叛逆,無非就是不聽話了而已,和父母的想法不一樣而已,這個叛逆的標準當然也是大人定的。一歲的時候他還不懂,你說什麼他就聽什麼,兩歲的時候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你說的他不聽了,這就成了叛逆?至於到了七八歲和青春期,更是一樣的道理,孩子叛逆,反叛的不過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而已。

    如果你能尊重孩子,能聽從孩子心裡的想法,站在他的角度上為他考慮一下,你就會知道,自己有多誤解孩子了。其實孩子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壞,也沒有那麼不可理喻,很多時候,他們比大人懂事多了,有智慧多了。

    你的為人父母之路才剛剛開始,以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多學點知識吧,改變一下自己的觀念,不然的話,以後的養育之路會很辛苦,而孩子也會更加叛逆。

    希望你能多反思自己。

  • 3 # 雲鶴凌空

    在家庭教育中,對還在上學前班的孩子使用“管教”一詞,值得商榷。即使孩子到了大學,僅以“管教”的觀念、管教的心態來對待,也是不恰當的,至少是片面的。事實上,沒有人喜歡別人的“管教”,何況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般認為有三次“叛逆期”,四歲左右,八歲左右,和十二歲左右,分別對應從幼兒到兒童,從兒童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

    其實,所謂“叛逆”,實際上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探索”,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產生孩子的“叛逆”。

    上學前班的孩子,大約五歲,正處在他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叛逆期”,應該是“推遲”了,而不是“提前”了。這個時候的孩子,能吃能喝能玩能說,又在幼兒園學到了很多知識,自以為長大了,不再需要家長的特別關照,特別呵護了,進而產生了“自立”的願望,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看法,有了自己的主見,儘管從家長的角度看,孩子的一些思想,看法和主見,是幼稚的,有的甚至是荒唐的,不正確的,但是,這畢竟是孩子“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想法和行為”,是值得“稱讚”的。

    而對於孩子的那些不正確,不恰當的,甚至荒唐的想法和因為,需要的不是“管教”,而是引導,家長不應當以自己的好惡來判斷孩子的正確與否,更不應該以成人的認識來判斷孩子所作所為,以至於“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有點“危言聳聽”了,這裡只是為了說得形象一點)。

    這個階段,家長可以多和孩子交談、交流,鼓勵孩子表達,鼓勵孩子自己安排、“處理”自己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孩子提高獨立自主的能力,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分辨能力,培養孩子文明禮貌的素養,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孩子善於傾聽的習慣和能力,儘可能地讓孩子安全地順利地度過這個“叛逆期”,並且,提高孩子的素養,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這個道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在哪裡?難在家長主觀,急躁,以自己的性格和“價值觀”,“是非觀”,來要求孩子,來判斷孩子的正確與否,難在家長常常以“家長”自居,居高臨下,以家長的“權威”和“一言堂”來“管教”孩子,從而激發起孩子的“逆反”,激發起孩子心理、情感、語言、行為的逆反,給孩子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和心靈創傷,只至於增加以後長時間孩子教育的障礙。

    無論孩子處在哪一個“逆反期”,家長都應該擯棄對孩子“管教”的思想和觀念,和孩子站在一起,在承擔和履行家長指責的同時,成為孩子的朋友,共同應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使孩子健康,愉快,順利地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駱駝祥子第十章到十四章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