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合象寶貝

    “比多少”,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主要是透過操作使學生直觀看到“同樣多、多、少”的含義,使學生掌握比較物體多少的最基本的一一對應的方法。

    比如2張公雞和小鴨子數量一樣的圖片,但是公雞更密,在做此題時,學生會選擇鴨子少。原因有些學生會根據以往經驗:數量一樣多的圖片,頭和尾一般對其,應該是同樣多,在看公雞的圖片比小鴨子的圖片密,就認為是小公雞的數量多了。

  • 2 # 競賽師

    一年級的孩子思維還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在大人眼中比較4和5誰大誰小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但是在一個一年級的孩子眼中確是一個天大的難題,因為這些抽象化的東西是要靠具體的事物來表現他們才會理解的,所以對於一年級的老師來說重點和難點就落在了要從孩子本身的思維發展階段來調整授課形式,將抽象化的事物具體化,可以拿實物進行比對或者拿圖片進行講解,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

    容易出現的問題也就是老師在授課教程中容易按照成人的思維,主觀意斷的填鴨式教學,這樣很容易造成夾生飯。

  • 3 # 小逗包知識

    好多一年級的小朋友,對於這類問題沒有建立“條件,問題,已知,求”等一些數學概念,思維邏輯能力還比較差,比如:18比2大多少?有的小朋友就分不清楚,習慣性的將“少多少,小多少”,用減法算,而“多多少,大多少”用加法算,所以就很容易算錯。所以在生活中要善於引導孩子,比如:吃飯的時候讓孩子數一下有幾個盤子,幾個碗,碗比盤子多多少,少多少等問題,孩子就會慢慢理解這些數學概念。

  • 4 # 二寶媽媽育兒說

    我覺得一年級比多少的問題主要是:

    1.首先,初上一年級,這時候就正是由具象思維像邏輯思維轉變,這時候就要想讓孩子理解數的概念,也就是多少個的問題,一般學前班都有學過,可以用實物作參考教學不過,有時候孩子也會看圖數錯,多數少數,這樣就錯了,所以比較大小之前要先會數數,這樣就不會數錯。

    2.進一步學習就是簡單的大小多少的比較了。這時候就有個邏輯順序的思考了,誰比誰?有一個先後順序,同時也有了大小的概念,這時候就容易犯順序顛倒的錯誤,這時候可以分兩步學習,先是大小跟實物對應,然後再考慮先後的順序,邏輯順序搞清楚,這樣也就不會犯錯了。

    3.比大小再難一些就是,誰比誰多多少?誰比誰少多少?這時候就深入到加減法的知識了。當小孩能理解比多比少應用題中的“比”字含義時,就成功了90%,剩下的就只要掌握“用上加法求大數,減法就去算小數”,這句順口溜了,這句其實就是說“求較大數用加法,求較小數用減法”。

    比如:

    “用加法求較大數”

    小明有39張卡片,(小明)比小華少12張,小華有多少張卡片?

    小明有39張卡片,小華比小明多12張,小華有多少張卡片?

    (小華肯定要小明多,求大數)

    “用減法求較小數”

    小華有51張卡片,(小華)比小明多12張,小明有多少張卡片?

    小華有51張卡片,小明比小華少12張,小明有多少張卡片?

    (小明肯定要小華多,求小數)

    這時候先後順序搞不明白,加減運算搞不清楚,那就要出錯了。

    不管是哪一種,要先搞清楚概念,再弄明白邏輯順序,循序漸進的來,就不容易出錯了!

  • 5 # Angee安吉說

    我相信孩子們都是剛從幼兒園升上一年級的,那他們更多的是用圖片思維,“比多少”就會比較多的抽象思維,所以就是說讓他們把這個具體形象的圖片思維轉向這個抽象思維,就是有一定的難度,數字沒有圖片更容易理解,就會讓他們覺得比較困惑,為啥一樣的數字可以放到不同圖片,為啥會有不同?

  • 6 # 小學公開課

    在教一年級“比誰多,比誰少”應用題時,有少部分學生在做題時看到“多”字就用加法,看到“少”字就用減法做,

    如題目:蘋果有47個,蘋果比桔子少2個,桔子有多少個?

    部分學生就會算成47-2=45(個)。

    我讓學生再讀幾次題,但是有部分學生換一下形式又不會做了。

    分析原因:這部分學生未能很好的抽象出題目的意思,他們的思維處於形象思維階段。

    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呢?我思考了一下,覺得用畫線段圖的方法更能讓學生理解。

    (1) 學會找“標準”

    上課前我先舉例子,“老師比小紅高”,以誰作為標準? 答案:小紅

    “小紅比老師矮”,以誰作為標準?答案:老師

    比 誰 這個“誰”就是標準。

    (2) 學會畫線段圖

    如上題 蘋果有47個,蘋果比桔子少2個,桔子有多少個?

    這題以 桔子 為標準

    桔子: ?個

    47個 少2個

    蘋果: -- -- --

    透過看這個線段圖,學生很容易看出蘋果比桔子少,要求桔子就要用加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燧人氏是一位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