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若溶液中存在銀離子加入鹽酸酸化,然後加入氯化鋇,也能得到白色沉澱,就無法判斷白色沉澱是硫酸鋇還是氯化銀。 檢驗硫酸根離子 1、原理就是利用反應Ba2+ + (SO4)2- = BaSO4↓ 可能產生干擾的離子:(CO3)2-、(SO3)2-、Ag+,(HPO4)2-等 最好的方法是先加入稀鹽酸酸化,沒有沉澱產生,然後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澱,則證明有硫酸根離子。 加稀鹽酸酸化時可以排除Ag+的干擾,並且除去了(CO3)2-、(SO3)2-、(HPO4)2-、所以 必須先酸化,否則不能排除Ag+的干擾。 不選用硝酸酸化或用硝酸鋇的原因是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會把亞硫酸根離子氧化成硫酸根離子,不能排除(SO3)2-的干擾。 2、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結合生成白色的硫酸鋇沉澱 ,硫酸鋇不溶於水,也不溶於酸鹼 所以 待測溶液加入硝酸鋇產生白色沉澱,可初步判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不能用氯化鋇 因為可能待測液含有銀離子 生成的氯化銀與硫酸鋇性質相似 容易混淆) 因為鋇離子與CO32- 也可形成沉澱,但該沉澱溶於酸,為排除干擾 加入稀硝酸酸化 (酸化也可排除OH-影響,不過該影響較小)如果用氫氧化鋇檢驗,更要酸化。 注意 一定不能用鹽酸酸化: 1.最好的方法是先加入稀鹽酸,此步是為了排除碳酸根離子和亞硫酸根離子。加入硝酸鹽不妥,因為在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會將亞硫酸根離子氧化為硫酸根離子。 2.若沒有冒出氣泡,再加入鋇鹽。
原因是若溶液中存在銀離子加入鹽酸酸化,然後加入氯化鋇,也能得到白色沉澱,就無法判斷白色沉澱是硫酸鋇還是氯化銀。 檢驗硫酸根離子 1、原理就是利用反應Ba2+ + (SO4)2- = BaSO4↓ 可能產生干擾的離子:(CO3)2-、(SO3)2-、Ag+,(HPO4)2-等 最好的方法是先加入稀鹽酸酸化,沒有沉澱產生,然後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澱,則證明有硫酸根離子。 加稀鹽酸酸化時可以排除Ag+的干擾,並且除去了(CO3)2-、(SO3)2-、(HPO4)2-、所以 必須先酸化,否則不能排除Ag+的干擾。 不選用硝酸酸化或用硝酸鋇的原因是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會把亞硫酸根離子氧化成硫酸根離子,不能排除(SO3)2-的干擾。 2、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結合生成白色的硫酸鋇沉澱 ,硫酸鋇不溶於水,也不溶於酸鹼 所以 待測溶液加入硝酸鋇產生白色沉澱,可初步判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不能用氯化鋇 因為可能待測液含有銀離子 生成的氯化銀與硫酸鋇性質相似 容易混淆) 因為鋇離子與CO32- 也可形成沉澱,但該沉澱溶於酸,為排除干擾 加入稀硝酸酸化 (酸化也可排除OH-影響,不過該影響較小)如果用氫氧化鋇檢驗,更要酸化。 注意 一定不能用鹽酸酸化: 1.最好的方法是先加入稀鹽酸,此步是為了排除碳酸根離子和亞硫酸根離子。加入硝酸鹽不妥,因為在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會將亞硫酸根離子氧化為硫酸根離子。 2.若沒有冒出氣泡,再加入鋇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