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抱庸詩書
-
2 # 武漢歌海傳媒宋老師
作為道長,楊華老師道行深邃 ,其書法真不敢恭維、無力無韻;二田老師揚眉書場幾十年,鋒韻十足,根本沒有可比性啊!個人拙見,不喜勿噴!
-
3 # 認樸明心
楊華的書法,遠勝於二田書法。揚華的楷書筆畫穩而健、厚重且潤,筆畫組合收放度大,且有險勢。筆畫變化及其組合均自然得體,沒有二田的僵板和均等。行草有蒼勁形勢。二田的行草缺少蒼勁。揚華的行草傳統因素少了點,但是很有個性。感覺其楷書、篆書比行草寫得好。
-
4 # Chennel水彩
二田和楊華的字各有千秋。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二田主要以楷書著稱,而二田的楷書只有其型而無其神,沒有藝術感,只有生硬的書寫體,大家叫電腦體。所以只能作為初入書法的愛好者作為臨摹使用。楊華作為晚輩,字型雖有自己的風格,但功力不足。還需時間的沉積。說的不好,僅個人意見。
-
5 # 林默之健龍達人
“楊華”其名,於本人仍是初聞。但見其書作,歐楷與陸啟成,盧中南等風格接近。比田楷更加有趣味和個性。雖然不能明確說超越田楷,但從年齡上看,已有如此成績,屬於年輕有為,肯定比田教授更有想象空間。
本人給予正面評價,期待楊華先生,有更好成績、進步和發展。
-
6 # 芥藏山房
叫楊華的人很多。題主問與二田比的楊華,應該是同學歐楷的寧夏楊華。
楊華最重要的身份是篆刻。是號稱天下第一社西泠印社的社員。這是含金量非常高的身份。
楊華以篆刻、篆書見長。這是他的主攻方向,看家本領。在70後印人中,屬於佼佼者。
他的楷書,師從盧中南。事實上,已經青出於藍,超過乃師。
作為西泠印社中人,要求書畫印多能兼修。楊華也能畫。
從審美理念,楊華風格傾向工細雅緻,其書畫印皆如此。
他的藝術成就,遠非二田可比。
識者自鑑。
-
7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如果題主所說的楊華,若是作品署名〈涵之〉那個楊華,書法水平確實是不錯的,屬於正宗的傳統書法類,而且功夫不淺。如圖:
田英章和楊華(涵之)相比,恰似小巫見大巫。田英章的字是描畫出來的,屬於很普通的毛筆字。楊華的字則是書寫出來的,系書法正品。如果把他們兩個人的作品擺在一起,田楷好比是一塊豆腐,楊華的字像一個蛋糕,完全是兩個級別。如圖:△圖為楊華書法作品△圖為田英章書法作品
透過對比充分證明,書法功夫,與年齡大小無關(成年人),與多大名氣無關,與學歷高低無關,與多大官職沒關,跟吹牛逼更沒有關係……
不客氣的說,田英章徒有虛名,沒什麼真功夫,除了寫假歐楷、連筆字,還能寫什麼? 幾十年來,他走的根本不是書法正道,對傳統書寫技法知之甚少,唯一的能耐就是以搞書法經營為業賺錢。
楊華的書法,基於傳統古法,內涵豐富,用筆沉穩,筆畫精緻,字形優雅,神采喜人,追求自然美,沒有不良習氣。
田英章的毛筆字,只能說是毛筆字……
總之,不管田粉們怎麼吹捧田英章,說他寫的字多麼漂亮,事實上,就是手寫正楷體,與書法毫無干係。
-
8 # 笑翻天519
在我的眼裡,楊華己勝二田。至於楊華的未來,是個未知數。原因是,書法是個“變”量,今日是一回事,明日又是一回事。歷史上的大書家基本都是“蓋棺”才“論定”的。
回覆列表
與田英章相比,楊華是晚輩,也算是後起之秀。今時專業書法人楷書的工與巧,本就是毫末之差,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文無第一”嘛。如果非要比,田英章的資歷名氣更高一些,其楷書的嚴謹規範不容置疑;而楊華的書法師學多家,更飄逸靈動一些。
『書家簡介』楊華,字涵之,別署悟閒草堂、獨上高樓、得一樓。1977年生,寧夏書畫院專業書法家、篆刻家,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寧夏美術家協會會員,全國大學生藝術節評審委員。作品曾獲甘肅省首屆、二屆書法獎勵基金。書法作品入八屆全國書展、七屆中青展、五屆篆刻作品展。曾先後出版專著《楊華書法集》、《楊華書法藝術》、《楊華書畫藝術》等。(楊華楷書)書學貴寬,書藝貴專。我從不相信會有什麼“百體之王”,也反對書法圏所謂的“五體皆擅”之說,生命短暫而書藝無窮,畢其一生專攻一式才是正道,也更有實質意義。因此,書法家之間比多體皆能,本就是個偽命題,把書法當成了娛樂競技,恰恰是對書法藝術的誤讀,是一種分外的俗氣。
(楊華行書臨米芾)從楊華的作品看,楷書師歐,更像是盧中南楷書的翻版。他臨過米芾,學過啟功,就臨作來看,臨得不錯,但缺少個性的東西,僅限於臨學。如果從寬學上講,楊華肯定要比田英章更寬泛,多體多家都有臨摹;如果從楷書的深專上說,楊華的筆力線條比田英章還是要稍遜一些。
(楊華篆書)楊華最大的優勢是年輕,書學基礎很好,書法水平已頗見修為,在當今的青年書法家隊伍中,我認為還是比較靠前的,書學之路能站多高能走多遠,尚未可限量,對此我們翹首以待。
抱庸淺談,圖片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