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跪射俑
-
2 # 小小嬴政
這樣一來,這個孤苦無依的窮苦農民就下崗了,接著又遭到地主豪紳的殘酷壓榨,萬般無奈,李自成當兵去了,這個從小就好舞槍弄棒的年輕人找到了一條出路,開始為功名拼殺。但是事情的發展並不如意,他,造反了。
這樣一來,他就被捲進了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歷史風暴當中。他也很能幹,在失敗中琢磨,在勝利中總結,他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從崇禎三年造反開始到崇禎十七年,用了十五年時間,李自成於三月十九日打進了北京城,逼死了崇禎帝,滅亡了大明朝。可以說李自成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形勢很快急轉直下。
於是乎,李自成就把眼光投向了明朝官僚,從二十七日起,農民軍開始拷掠明官,四處抄家,規定助餉額為“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劉宗敏製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稜,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
明朝的官僚勳戚、乃至一般的下級官吏都被捕捉拷打,很多人被打死,《棗林雜俎》稱死者有1600餘人。一時之間整個明朝的官僚階層對李自成及其領導的農民軍恨入骨髓。李自成失去了官僚精英階層的支援,而他們自身的能力又不足以駕馭整個國家。失敗接踵而至。
為了打擊清軍,李自成多次招降吳三桂,而且把吳的家人作為人質。吳三桂本來準備投降大順政權。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強佔了,吳三桂的父親也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抓取拷打,而明朝皇帝崇禎也上吊了。
吳三桂一怒之下,投降了清軍。於是在一片石,李自成遭到慘敗。不得不退出北京,前後一共在京42天。就這短短的42天,李自成使盡了天下官僚階層的支援。
縱觀李自成的一生就是一個被歷史的風暴裹挾這的下層農名,他不怕死,有江湖義氣,這能為他招攬一些走投無路的農民的依附,但是他沒有領袖群倫的能力和素質,在天下大亂,明王朝處於兩線作戰的被動形勢下,他可以依靠自己的英勇,帶領其以農民攻城略地。
但是,當他進入北京,開始面對整個國家實物的時候,他完全無力駕馭複雜的形勢,根部不能解決現實問題,所以在現實面前遭遇了不可避免的失敗。
他沒有解放社會,解放大眾的思想,談不上民族英雄,他也沒有置國家民族於萬劫不復境地的野心和歹毒。他只不過是亂世中一個走投無路拼命爭取生存權的下層人。
-
3 # 虎頭山文化小妖
李自成這個農民起義軍的首領,屬於一個相當有爭議的人,有些人說他是民族英雄,但是也有會說他是千古罪人,反正在大家的眼中褒貶不一。假如我們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待李自成的話,他又該得到一個什麼樣的評價呢?
說實話大明王朝到了末期會整體崩盤,其實從最初朱元璋所定下來的制度就出現了漏洞。
也許是朱元璋從小的生活經歷有關吧,或許按照朱元璋所定下來的制度,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創立大明王朝。
說白了就是限制天下百姓的職工,不論是當兵的,還是種田的,或者說當工匠的,自己這輩子被定了型不說,連自己的子孫後代也被定了型。
反正在朱元璋看來,把整個天下的百姓全部分了工,讓他們各司其職,只要大家都不亂跑,將來造反的人就會少很多。
畢竟朱元璋原本只是一個放牛娃,就是因為放棄了自己的本職工作,然後跑去當和尚,之後更是雲遊天下,得到了足夠的經驗,才會有實力推翻元朝的統治。
這就是所謂的經驗之談,就是從自己的身上尋找毛病,然後定下了大明看似合理,實際上一大堆漏洞的制度。
尤其是藩王的制度,更是坑爹當中的極品,大明王朝剛成立的時候才多少個皇族,到了大明王朝最後快要滅亡的時候,足足幾十萬的皇族,而這些人都要大明朝廷自己出錢來養活。
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對於大明王朝來說,不要說外因了,就自己本身的原因就可以把自己搞死,而且隨著時間的增長,整個天下的皇族越來越多。
所以說明朝走到最後的一步是正常的,說白了就是自己把自己給玩死了。
在古代舊的制度出現了問題,然後自己又不懂的變通,所以滅亡是很正常的事,此時李自成的出現也合情合理。
其實就是將舊有制度給打破,然後建立新的制度,原本李自成跟陳勝與吳廣是類似的,也就是打個前鋒,然後讓後面的百姓自己摸索經驗。
等李自成失敗了之後,真正可以推翻大明的勢力也就出現了,但是滿清的出現,讓大明直接兩線作戰,原本經濟就已經快要崩盤的大明王朝,直接在兩方圍攻下滅亡了。
這一切跟劇本演的不一樣,李自成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治國制度,他們只是為了生存而發起的起義,並非為了謀奪天下。
這其中就有著本質上面的區別,很多時候當人為了生存,或者說為了活下去的時候,幾乎是不擇手段的。
當李自成入京後,直接將整個京城給搶了,在他看來,只要是有錢人,不論這些人是農民還是富人,都應該被搶。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李自成的部下其實就是披著起義外衣的山賊而已,他們只懂的搶奪,卻已經忘記了如何生產。
假如李自成有自己的帝王野心的話,就應該明白自己這些部下所搶的東西都是自己根基,但李自成本人就是一個山賊頭子,原本攻入京城的不應該是他,只是讓他撿了便宜罷了。
所以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佔山為王的山賊頭子,領著一群只會破壞的山賊,入侵了整個花花世界,從某種行為來說,他們比當時的滿清更讓人討厭。
於是當滿清入關的時候,才會用最快的速度穩定了當時局面,因為大家都被李自成給搶怕了,聽起來跟著闖王天天過新年,可是新年並非說說而已。
這些可是需要大量的物資,而物資怎麼產生的,李自成直接就是用搶這個方法,可是你再能搶,物資沒有生產的地方,總有枯竭的一天,說白了就是飲鴆止渴而已。
所以在歷史的進化角度來看,李自成其實是一個罪人,但是要說千古罪人就有點過頭了,畢竟這只是起義的第一波而已,說白了就是敵人的試探進攻,可大明卻因為兩線作戰,連敵人的第一波試探進攻都沒有頂住。
-
4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坦率的講,李自成既算不上民族英雄,也算不上千古罪人。他只是一個不合格的農民起義領袖。而且還是一個自己把自己給作死的不合格的農民起義領袖。
為什麼說李自成算不上民族英雄呢?所謂民族英雄是指維護國家領土、領海、領空主權完整,保障國家安全,維護人民利益及民族尊嚴,在歷次反侵略戰爭中,獻出寶貴生命和作出傑出貢獻的仁人志士。比如衛青,岳飛,文天祥,林則徐等人。這些人隨便挑出來一個,都是值得稱讚,可圈可點的人。李自成何德何能?他如何能與這些英雄為伍?農民起義基本上都屬於內部矛盾。既然是內部矛盾,又從何談起民族英雄呢?
後來李自成外逃後當兵當的好好的。結果又為了錢財發動民變殺死了領導參加的起義軍。可以看出李自成完全就是一個小人。利益至上。根本沒有一絲民族英雄所應該具有的品質。李自成造反初期曾被官府俘虜。當時李自成通過賄賂有關人員才得以被釋放。並且李自成還表示願意重為良民,不再造反。但李自成言而無信,被釋放後李自成馬上翻臉不認人,殺掉對方後再度造反。或許李自成可以稱之為梟雄吧。因為自會來的梟雄皆為小人。但李自成無論如何也稱不上英雄。更別說代表民族了。
從另一方面來看,李自成造反後,在初期積累實力的時候確實做到了優待民眾。甚至還給老百姓分發糧食。甚至一度有傳言說“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但實際上呢?這句話只是李自成的一個宣傳自己的手段而已。李自成初期確實不納糧,但很多的有錢人和官員卻被李自成燒殺搶掠一空。在佔領北京城後,李自成剛開始還能約束部隊和手下剋制自己,遵守紀律。但僅僅一週後,李自成便立馬開始暗示部隊可以燒殺搶掠了。在李自成佔領北京的四十多天裡。數萬百姓死於李自成的屠刀之下。被搶劫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此時的百姓對於李自成也不再是擁戴。而是憎恨。歷史上為什麼有人會歡迎滿清入關呢?就是因為他們憎恨李自成,希望滿清可以打敗甚至殺死李自成。可見李自成後來已經是天怒人怨了。從歷史的角度來講,李自成並沒有做出什麼貢獻。反而還製造了不少破壞。這樣的人根本擔不起民族英雄這個稱謂。
-
5 # 指動濟南
在民間野史中,李自成敗走北京,輾轉進入湖北九宮山地區,深夜受到一名高僧點化,看破紅塵,剃度出家,隱居於夾山寺,法號“奉天玉大和尚”,最終圓寂于山林之間。
李自成果真在九宮山逃出生天,出家當了和尚?
細究起來,民間關於李自成出家當和尚的傳說,明視訊記憶體在兩大疑點——
疑點一:李自成出家當和尚的理由不充分。野史給出的理由是,李自成在九宮山遇到高僧,一番高深莫測的談話後被感化,從而剃度出家。另有說法是,李自成為了躲避清兵追剿的鋒芒,放出風來自己死了,實際是出家當了和尚,以圖東山再起之計……
從起兵造反的經歷來看,李自成對失敗的承受力遠超常人。當年他只帶劉宗敏等17人,逃脫楊嗣昌“四正六隅十面張網”,蟄伏於商洛山中並東山再起。如今手握數萬大軍,尚有40萬餘萬大軍在匯合的途中,李自成卻突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實在不是李自成的性格。
疑點二:奉天玉大和尚是李自成的證據不充分。據說,奉天玉大和尚被發現是在清初,雲南同知張瓊伯赴任途中游訪夾山寺,與奉天玉大和尚相談甚歡,數年後重訪時對方已死,其徒稱“奉天玉大和尚就是李自成”。直到乾隆初年,澧州何姓知州還赴夾山寺調查,發現了畫像等。
清軍進關後,高調祭祀崇禎,收買大量民心,加之吳三桂仍戴著為君復仇、為民請命的光環,因此民眾普遍認為這是一次“易姓改朝”而已,李自成也被視為“闖賊”。但從“剃頭令”開始,一切發現逆轉。
2、李自成在九宮山到底遭遇了什麼?
李自成在沒有進入九宮山前,已處於極其險惡地步。逃離陝西后李自成巧渡長江,在荊河口擊敗明軍,左良玉以接到“太子”密諭為由撤離,李自成佔領武昌,這是大順軍南下後的最後一場勝利。阿濟格則聞風而至,劉宗敏、田見秀迎戰失敗,大順軍只好放棄武昌。
於是,湖北通山縣九宮山被載入史冊:率數萬大軍入山後,為了勘察地形確定行軍路線,李自成帶領義子張鼐和20餘名衛兵離開主力部隊,與程九伯所率地方團練武裝發生意外遭遇,混戰中李自成被殺,張鼐和一名姓劉的衛士逃脫。
據康熙四年的《通山縣誌》載,“順治二年五月初四,闖賊數萬入縣毀戮四境,人如鳥獸散,死於鋒鏑者數千,蹂躪三月毋寧宇”。李自成死後,數萬久經沙場的大順軍主力,在親信將領田見秀、劉芳亮、袁宗第、張鼐等人率領下血洗了九宮山。
李自成九宮山之死成謎並衍生出“奉玉大和尚”的故事,主要原因是他的遺骨無存。按照常理,李自成意外被殺後,主力部隊和親信將領一定會為其樹碑建墳,以備將來進行祭奠。但這種作法是不可行的,因為九宮山並非大順軍地盤,一場血洗後更不可能明目張膽安葬李自成。
在清兵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的追剿下,為了避免將來被清兵甚至南明掘墳、挫骨揚灰,親信將領們只可能把李自成進行祕密安葬,起不起墳頭暫且不論,墳前樹碑撰文是萬不可能的。為確保祕密,參與安葬的知情者會被限定在一定範圍內,這無疑也是非常肯定的事情。
處於群龍無首的大順軍,經過短暫休整後,按李自成生前的原定計劃轉戰於湖南等地,九宮山地區也落入清兵之手。根據順治二年阿濟格的奏書可知,清兵與大順軍交戰於九宮山後,從降卒處得知李自成已死,馬上派人尋找屍骨,卻“屍朽莫辨”一無所獲。
4、抗清名將一封信揭示真相
何騰蛟,南明重臣、抗清名將。李自成身死九宮山時,他正督守長沙抗擊清兵。失去主心骨的大順軍主要將領經過一段時間的各自為戰、各奔東西后,最終走上與何騰蛟聯手抗清之路,李過、高一功、田見秀、袁宗第、劉芳亮等無一例外。而開先河之人則是郝搖旗、劉體仁。
郝搖旗、劉體仁率部來到長沙附近,經過雙方數次試探,何騰蛟掏心掏肺,郝搖旗和劉體仁迅速被招安。郝搖旗本名郝永忠,投奔李自成之初是大旗手,因作戰勇猛得到賞識而提拔,人稱“郝搖旗”。作為李自成的心腹戰將,他跟隨李自成進入九宮山,自然熟知李自成被殺的前後經過。
李自成之死實屬天意,率28人登九宮山,窺測地形和路線,不料伏兵四起,被殺於亂刃之下,相隨的張雙喜(張鼐)是其義子,和劉伴當馳馬逃出,大呼“李萬歲爺被鄉兵殺死下馬,二十八騎無一存者”,聞聽此信,一時滿營聚哭。等到臣見到劉體仁、郝搖旗、袁宗第、藺養臣、王進才、牛有勇後,也從他們口中得到相同答案。郝搖旗如今在臣的標下,講了李自成之死的過程。此後被清兵圍,臣招撫郝搖旗等人,九宮山“道阻音絕”,也無處尋找到李自成的首級報驗。
郝搖旗等人與何騰蛟聯手,只是在執行李自成生前的既定戰略,為贏得何騰蛟的真正信任,無必要隱瞞李自成是生是死的真相。設想如果李自成還活著,他出面率軍聯合南明的號召力不是更大?當時南明還保有半壁江山,李自成率軍來投,南明的勝算不是更大?
郝搖旗等人、何騰蛟和阿濟格都說李自成死了,但是死不見屍也是事實,這種結局是野史文人最喜歡的。所以“奉天玉大和尚”就橫空出世了……
參考文獻:《明史》、《清世祖實錄》、《通山縣誌》、《烈皇小識》,感興趣者可以詳細一讀
-
6 # 上將噯福斯
對於李自成這個人物,我的感覺非常複雜。特別是讀了小說《李自成》以後,才認識到李自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歷史人物。
李自成和他們不同,他當上闖將的那一天起,就有稱雄天下的雄心壯志。他的良心還未泯,能夠儘量約束部眾,減少對百姓的騷擾。
李自成有戰略眼光,他能夠根據形勢的變化,提出高明的方針,為追隨者指明前進的方向。
但是,李自成有他的侷限性他對清兵的戰鬥力認識嚴重不足。高估了自身的實力,貿然進攻山海關。導致一潰千里,最終兵敗身亡。
他不懂的建立根、據地的重要性,戰略思維停留在流寇層次,流來流去,似乎處處吃得開,其實是像無根的浮萍,經不起大風大浪。所以一遇到清兵的強力進攻,就全線崩潰,徹底失敗。
-
7 # 江淮萬家
李自成這個人,毀滅了舊王朝,本身問題不大,自己建立新王朝,讓社會和國家走向正軌,同樣也可以和歷史上其他朝代的開國皇帝一樣受人尊敬。
可是他只是單單毀滅了舊王朝而已,自己沒有能力重建新的社會秩序,反而讓天下大亂,最終讓歷史走入更深的泥潭,這不單單是“成王敗寇”那麼簡單,換句話說李自成是不折不扣的破壞者,而非建設者,就是一個禍亂天下的人,他只是自己的“英雄”,對天下人來說他不是。
自稱是農民的“代言人”,最後卻死在農民手裡,也是該。於國而言李自成是有罪的,至於罪過有多大,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8 # 愛看愛思考
世事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李自成既不是民族英雄,同樣也不是一無是處。由於明思宗朱由檢的無能,才造就了李自成失業進而使得李自成成為了自己掘墓人。就是這樣諷刺,沒有人甘願被活活餓死,於是李自成走向造反作亂這條光明大道!
-
9 # 水鄉醉客
這是典型的黑歷史!中國幾千年歷朝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不容抹黑,有些人只看見了農民起義的破壞作用,但是卻無法看見農民起義對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
應該注意的是,歷次農民起義幾乎都發生在王朝的末期,這有內因和外因的關係,而王朝政治的腐敗,民生的艱難才是王朝末日的內因,農民起義是外因,推動和加速了腐敗王朝的崩潰。一輛殘敗破舊的車子已經失去了動力,其毀滅已經是不可避免了,社會要發展必定是要有新生力量的產生,這是社會進步的基本規律。
明未農民戰爭是明朝社會民生艱難的總爆發,李自成只不過是這種力量的代表者,雖然其未能最後成功完成朝代的更替,但其推動作用是明顯的,李自成不失英雄本色。
-
10 # 九月菊花236
歷史歸歷史,農民起義原因是宮逼民的結果陝西鬧災荒官家賦稅重這就是民不聊生得來的結果從而也就產生出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推翻明朝引來清軍的後果,我們現在只能看小說懂歷史也不要把李自成看的太偏了只不過是他身邊沒有能臣好參謀罷了他也是想給農民爭口氣吃飽飯不納糧吧!
回覆列表
一個不成功的農民起義領袖。
明亡清興的歷史大變局之所以發生,根本原因在於明朝的氣數已盡,無論是土地兼併程度還是國家機器等都已經到了積重難返從而不得不推倒重來的地步,否則李自成也不可能揭竿而起並迅速壯大。
李自成的崛起,既是自身努力的結果,也是時勢造英雄的必然趨勢,所以他的“大明掘墓人”身份,可以說是歷史註定的。
而關外的清軍,雖然和李自成不是一條線,但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因此,明朝的兩線作戰的尷尬處境,根本原因在於明朝的力不從心。而在綜合國力大不如前的情況下,明朝還昏招迭出,直接導致最後的覆滅。
不過從當時的歷史大背景來看,擁有數百萬之中的李自成集團顯然更具備奪取天下的條件,這其中不僅有捷足先登的因素,更有很多光輝先例可循。
事實上他們也成功了,並徹底終結了大明王朝。
但李自成身上的諸多硬傷決定了他們坐不了天下:
首先是流寇思想嚴重。沒有穩固的根據地做支撐,一旦遭遇軍事失敗如一片石大戰,立刻就會作鳥獸散,一潰千里;
其次是戰略眼光短視。不僅沒有對革命成功後的前景做設想,對關外的清朝的南下更是缺乏思想準備。而李自成在革命初期為團結更多農民,便提出“三年免徵”的無腦政策,這使得李自成在前呼後擁中,幾乎失去了所有的財政來源。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李自成集團只能通過“追餉”的方式將矛頭指向地主階級,這使得李自成集團官心盡失。
古往今來,雖然“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呼號不絕於耳,但能夠決定歷史走向的始終是地主和士紳階層,他們掌握著大部分的社會財富,決定了歷史發展的方向和程序。
但“追餉”使得李自成集團和地主階級勢不兩立。加上自明太祖朱元璋時期開始,推行的八股取士,極大束縛了人們的思想。且因為提升了讀書人的地位,這使得新政權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幾乎不屑於農民階級為伍,所以李自成集團的政權建設困難重重。
事實上正是因為李自成集團戰略眼光的整體短視,特別是李巖的被害,註定了李自成集團的一敗塗地。
而且因為這群烏合之眾的失敗太過頻繁,所以包括李自成在內都沒有設想過革命成功後的何去何從,他們為自己制定的小目標最多就是和明朝平分天下,這一點在李自成進攻北京前向崇禎的請封要求中有明確體現。這樣小富即安的心態,和一心想要入住中原的清朝形成天壤之別。
最後是天災的歷史宿命。由於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所以在老百姓被史無前例的華北鼠疫席捲時,李自成集團也難以倖免。
很多人說李自成之所以只能坐42天江山,是因為農民階級的侷限性,也就是貪圖享樂,不思進取的思想在作祟。事實上鼠疫對李自成集團造成的影響要遠遠大於所謂的農民思想。因為鼠疫肆虐,守衛北京的明軍幾乎失去戰鬥力,所以李自成才能輕而易舉地拿下北京。而當李自成入主北京後,同樣重蹈了明朝的覆轍。
而清朝入關後之所以沒有被鼠疫打倒,除了鼠疫的高發期已經過去,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清朝推行軍民隔離,這在客觀上保護了清軍。
所以李自成集團算的失敗和明朝的失敗一樣,都是歷史註定的。
但努力過的李自成,並不能算作民族罪人,因為他也是清朝的死敵,在一片石大戰中也有對抗清軍的英勇表現。
他的失敗,就像學渣怎麼學習也無法打敗學霸一樣,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而這樣的能力也註定了李自成即便有對抗清軍的英勇表現,但也無法夠得上民族英雄的頭銜。
除了他主觀上沒有反抗清朝的志向,客觀上也沒有成為民族英雄的實力。
說白了,民族英雄雖說不一定帥,不一定武力爆棚,但終歸需要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李自成並不具備。
所以他只是一個勇敢但能力不足的反抗者,這樣的人物,既不是民族英雄,更不是民族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