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光防務
-
2 # 詳侃歷史
戰果要從唐朝和吐蕃兩方面來看。
很多人僅僅從吐蕃後來得到了唐朝賜婚,而認為松州之戰吐蕃佔了便宜。我這次就重點從唐朝角度來分析一下:
松州之戰前,吐蕃擊破了吐谷渾、党項和白蘭,兵鋒直抵松州城下。那麼,戰後呢?
一、吐谷渾
吐谷渾復國,諾曷缽繼續掌控吐谷渾,並繼續歸附唐朝。後來,吐蕃在高宗顯慶五年(660)再次進攻吐谷渾,陸續打了將近三年,至龍朔三年(663)才再次擊敗吐谷渾。此外,文成公主入藏的時候,松贊干布親自到柏海迎接,柏海乃是吐谷渾的傳統邊境地區,這說明松州之戰後,吐蕃幾乎完全退出吐谷渾國境。
二、党項
唐朝對党項諸羌實行羈縻政策,在其境內設定了大量的羈縻州,這些羈縻州在松州之戰前基本被吐蕃擊破,但是,戰後呢?查兩唐書地理志,党項羈縻州的廢棄,自高宗永徽時期開始,至龍朔、乾封年間,開始出現大規模廢棄。這說明,貞觀年間,党項羈縻州還完全存在,亦即松州之戰後,吐蕃完全退出党項地區。
三、白蘭
白蘭在松州之戰前,也已經被吐蕃擊破,但是,查《冊府元龜》記載,高宗顯慶元年(656),吐蕃出動12萬大軍再次進攻白蘭,一番大戰以後,方才再次擊敗白蘭。這說明,松州之戰後,白蘭也得以恢復,並歸屬唐朝。
這就是說,松州城下交戰以後,吐蕃大踏步後退上千裡,局勢完全恢復到松州之戰前的情況。因此,對唐朝來說,松州之戰戰果豐碩,完全達到了預期目的。
最後,多說一句關於和親的事情。很多人,根據漢初的屈辱和親,習慣性的認為唐初的和親也是被迫的、屈辱的,這是對唐史不瞭解所致。
貞觀十三年(639),太宗將宗女弘化公主嫁給了吐谷渾王諾曷缽,照某些人理解,凡是和親都是屈辱的,那這是不是也很屈辱?恰恰相反,太宗賜婚吐谷渾,是在貞觀九年(635)徹底討平吐谷渾以後,出於籠絡吐谷渾的考慮,而進行的居高臨下的和親。
貞觀十三年(639)弘化公主嫁到吐谷渾,與貞觀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實際上都是一種居高臨下的賜婚,是一種籠絡、同時也是制衡政策。
對於和親,不止唐朝,吐蕃也會用。據《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記載,松贊干布的妹妹就嫁給了羊同(象雄)王李迷夏,難道這也是吐蕃敗於羊同以後的屈辱和親?
另據《舊唐書》高仙芝傳記載,“小勃律國王為吐蕃所招,妻以公主”。難道吐蕃把自己的公主嫁到小勃律,也是被小勃律打敗以後的屈辱和親?
這無非就是一種對外結盟和籠絡的手段而已。
-
3 # 喜歡歷史的搬磚工
以史為鑑,我是中國古代史專篇。
唐朝與吐蕃的松州之戰,其結果就是唐朝擊敗吐蕃軍隊,獲得勝利,使得唐朝在西部有了一定的發展和影響。
松州之戰的背景松州戰役之前,吐蕃率先出兵擊敗了党項、吐谷渾和白蘭諸羌,而當時這些被擊敗的部落均已經開始誠服大唐,而吐蕃派使者前來大唐,由於看見之前大唐為了各國關係友好,均把自己的公主嫁給了其他部落,以此表示友好,而吐蕃也想唐朝可以賜婚,可是李世明認為,吐蕃目前野心勃勃,一直處於擴張狀態,還未完全臣服於大唐,因此此時賜婚,毫無意義。就這樣,使者回去之後,添油加醋的稟報了他們吐蕃的領主,結果大怒,於是向唐朝宣戰。
松州之戰過程貞觀十二年,吐蕃擊敗吐谷渾之後,開始進軍松州,松贊干布到了松州之後,並沒有著急進攻,而是繼續派遣使者向唐朝求婚,可是依然遭到了唐朝的拒絕,唐朝方面擔任松州的都督是韓威,剛開始韓威試探性的主動出擊,可是受挫,敗回了松州城以內,開始固守,而唐朝隨之派出了大將候君集,率領步騎5萬大軍前往迎戰,在大軍進攻吐蕃之前,吐蕃已經開始攻擊松州州城10天,大軍抵達之後,雙方交戰於松州城外,結果吐蕃大敗,隨後吐蕃開始撤退,上書唐朝主動承認了其錯誤,並且希望於大唐交好賜婚。當然隨後唐朝也滿足了其願望。
松州之戰後唐朝開始經營西域,而且對於西邊地區起到了威懾作用,使其西部的發展和影響力逐漸擴大,遏制了吐蕃的發展
回覆列表
公元638年, 松州之戰,原先因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國力上升,並開始對外擴張,當他聽說了唐朝與周邊各族和親後,便也想和唐朝和親,便遣使求婚,太宗不允,松贊干布大怒,發兵攻佔唐朝西北,並向松州進攻,正是怒髮衝冠為紅顏,唐太宗調兵遣將,積級備戰,牛將軍夜襲吐軍,吐軍無心應戰,內部矛盾重重,便撤兵了,松贊干布再度求婚。太宗見識到了吐蕃的崛起,便讓文成公主入藏和親,於是兩方吉大歡喜,松贊干布接和親進一步擴大了自己在吐蕃的身望,一舉兩得,而吐蕃也成為大唐最難纏的對手。只到公元九世紀中期,最後一個贊普被殺,吐蕃王胡朝最終土崩瓦解,四分五裂,才解除了對大唐二百多年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