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子思考
-
2 # 菈媽親子
你擔心的這種情況應該不會出現的。因為小孩子剛上幼兒園,從一個熟悉的環境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然後還要面對許多陌生的同學和老師,自然會有各種狀況發生。許多家長會擔心焦慮是很正常的,幼兒園的老師通常也都能理解。
我家老大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好多家長恨不得趴到教室窗戶上去看,在外面一直等到孩子放學的家長,也大有人在。所以,幼兒園的老師也都見怪不怪了。如果連家長詢問孩子情況都會不耐煩,那怎麼照顧小孩子呢?孩子們可是什麼都不懂,事事都要老師教的。
雖說不用擔心老師不耐煩的情況,但是,家長詢問老師情況也要注意以下幾點,儘量不給老師添麻煩才好。
首先,不要在上班時間給老師打電話。因為一個老師要照顧很多小朋友,不能因為一個家長擔心自己孩子的情況,就當耽誤老師的工作。所以,如果要溝通,可以儘量選擇在下班時間溝通。
其次,詢問老師孩子的情況不要太頻繁太瑣碎了。千萬不要今天問老師孩子在家在幼兒園吃得好不好,明天又問孩子有沒有交到新朋友。太多繁瑣、頻繁地打擾老師,確實會惹人煩,畢竟老師不是你家孩子一個人的保姆,所以儘量問一些孩子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家長要如何配合老師為好。
最後,如果老師沒有及時回覆,也不要想東想西。因為老師也是很忙的,下班之後也有自己的生活,千萬不要老師沒回復就一個勁的催。總之,老師和家長互相體諒和配合,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
-
3 # 媽媽V幫
一般來講,幼兒園老師是願意和家長溝通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的,這樣幼兒園和家庭可以更好的配合,對孩子有好處。
但如果出現幼兒園的老師因為家長過多的詢問而對孩子不好的話,可以先想想:
1 、是不是在和老師溝通的過程中出現了誤會,讓老師誤解了家長的本意不是瞭解孩子的情況,而是對老師的不信任;
2,在跟老師溝通的過程中,態度和語氣是否讓老師不舒服;
3,溝通的過程是否指責老師的某種做法,從而引起了老師的不悅。
如果存在誤會,那就和老師道個歉解釋清楚,減少詢問次數。
如果老師只是因為家長詢問孩子在幼兒園情況過多,而真的對孩子不好,影響到了孩子的情緒,這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可以考慮轉班或轉園。
回覆列表
關於你的問題,我想先回答,然後說說自己的一些育兒看法。
1.幼兒園老師會不會因為家長過多問孩子情況煩不煩?其實答案你是知道的,因為你用了過多這個詞,其實你知道老師是會不耐煩的。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是沒有人喜歡被人質疑和不被信任,你過多的詢問老師就會有這樣的感覺。二是沒有人喜歡被一隻重複問沒必要的問題,而且老師也不是隻對應著你這一個家長,如果是你肯定也不會喜歡。
2.有沒有必要換個幼兒園?如果問題在幼兒園,或者幼兒園教育理念和家長不相同,並且家長有更好的選擇,可以給孩子換一個幼兒園。但是如果是因為家長和老師的溝通問題,覺得老師煩,怕孩子被特別對待而換,那換了一個幼兒園之後家長就不會過度詢問了嗎?你可以思考一下。我相信最終會做出妥善的解決。
關於育兒,我有幾條建議。
1.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孩子的長大就是一個漸行漸遠的過程,他們已經開始了也他們自己的人生,去獨立去成長。家長可以給孩子力所能及的幫助,但是不要用愛而束縛孩子的成長。你的行為我覺得已經限制了孩子的自然發展。
2.學會自我成長,我感覺家長有點太關注孩子了。學校裡這樣,家裡應該會更嚴重。我建議家長不要過多的干預孩子。
3.孩子成長中的每一步,苦和甜都會成為他以後成長的基石,讓他體驗自己的人生。
看著孩子成長的路對媽媽來說是痛苦的,我們都會狠不下心讓他們獨自面對,但是養育孩子本就是這樣的過程,不經歷就不會成長,最後分享一個我的育兒故事。
Andy3歲半左右去遊樂場玩,她想玩一個類似滑沙的室內器材,拉著重重的輪胎樣的大滑圈到一樓樓頂,然後從用指壓板做的滑道上滑下來。很多孩子都是家長幫著拉上去。秉著讓孩子嘗試,獨立,勇敢的理念,我鼓勵Andy自己嘗試。我給她打氣讓她自己拉。她傾斜著身子,用盡全身力氣拉著滑圈的線,走過平道,上臺階,一階,歇一下,兩階,歇一下,三階,歇一下……5階,Andy沒拉住,滑圈滑下來了了三階,她拼命拉住,歇了半天,然後用肩膀抗著拉滑圈的繩子。就這樣拼命的往上拉。(這個過程,我很焦急,很難過,我多想跑過去幫她拉上去啊。我甚至心裡暗暗祈禱她只要來找我幫忙,我肯定去。但是她沒有。我緊緊攥著手,忍著不上前。)最後她居然做到了,走到了平臺,想各種辦法在沒有人推她的情況下,坐著滑圈滑了下來。那一刻,她臉上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燦爛,而我也是長舒一口氣的釋然,孩子長大了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