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為什麼西夏羌人(党項族)與拓跋氏關係密切,因為拓跋氏是党項八個部落裡面最強盛的部落呀。
1、漢朝時
西夏的羌人又名党項,是羌族的一個分支。在漢朝時期,羌族部落大量牽至內地河隴(今甘肅西部)一帶,在此過著原始遊牧生活。後來,這些部落分分合合,到了最後形成了比較出名的党項八部,其中又以拓跋氏部落最為出名。
2、唐朝時
再後來,到了唐朝,党項人裡面的拓跋氏這個部落已經發展到羌族之中盟主的地位了。他們本來控制著廣袤的青海東南部與甘肅南部等土地的。但是由於此時吐蕃的興起,經常侵擾劫殺党項人,党項人不堪其擾,便向唐王朝請求庇護。唐朝便將其部落又安置到了慶州(甘肅慶陽附近)。
那前面講了這麼多羌族拓跋氏部落,為什麼後期西夏皇族都是李姓呢?一切又要從拓跋思恭說起。時間來到唐僖宗時期,此刻夏州附近的党項人首領便是拓跋思恭,因為他率領族群幫助唐朝平定“黃巢之亂”,便被封為了夏州節度使,又賜國姓“李”。因而此後這裡的党項族拓跋氏部落(主要是首領一脈)便改為了李姓,他們就是最早的西夏皇族祖先。
3、五代十國
到了唐末,党項人漸漸地便成了這裡的地方武裝割據勢力,他們信奉臣服主義,中原地區無論是誰當老大,他們都願意歸順。因而在五代十國這段歷史中,党項族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4、宋朝
後面就是到了宋朝,有了足夠的稱帝資本後,党項人便開始稱帝,皇族一脈用“李”姓,而普通的拓跋氏部落仍用拓跋。
所以這就是西夏的党項人為什麼和拓跋氏關係密切的原因。即拓跋氏就是這裡的党項人最初的部落名稱,即便是西夏皇族以前的姓氏亦是拓跋氏。
而大家所議論最多的,不過是鮮卑族的拓跋氏已深入人心,想要知道西夏党項人與鮮卑族的關係。
那麼他倆到底有沒有關係呢?我認為是沒有的
1、首先是兩者的發源地不同。
党項族是由青藏高原附近一步步遷徙而來的,他們的風俗習慣與吐蕃更為接近,且以當代研究表明,西夏的拓跋氏屬於羌藏系統;而在青藏高原與鮮卑族有聯絡的便是吐谷渾,其中以慕容氏部落為主,而在鮮卑中,慕容氏與拓跋氏乃是死敵,以當時党項與吐谷渾聯合抗擊吐蕃看來,亦不是一族。
2、史書有載
宋朝的《資治通鑑》便有記載,“拓跋起於鮮卑,昔時党項諸部亦自有拓跋姓”。這就是說不僅鮮卑族有拓跋氏,党項族也有。
3、鮮卑已改姓
在歷史上,鮮卑族主動漢化改姓,大部分拓跋氏早已改為了元姓、李姓、王姓、長孫姓等等,世代相傳,直至今日。而党項族的李姓則是由唐朝皇帝親賜的,不可同日而語。
故綜合以上所述,西夏親近拓跋,只是因為自身族群便是拓跋氏,而這個拓跋氏又非鮮卑之拓跋氏。
西夏消失是在什麼時候?答案是蒙古於公元1227年滅亡了西夏。
史書記載,蒙軍攻陷中興府後便開始了大屠殺,皇族一脈首先被斬盡殺絕,一直到察罕勸阻殺戮的時候,城中所剩人口已經不多了。
而接著,其餘地方剩下的西夏人都向其它地方逃去,其中一股經過跋山涉水來到了甘孜,並在那裡定居,建立了一個小政權,自稱“西吳王”(實際就是西夏王)。這個政權存在了幾百年,一直要到康熙年間才被消滅。而至今那裡仍有傳說。
還留在西夏土地上的党項人呢?元朝歷史有記載,當時在河西隴右一帶還專門有一隻由党項人組成的軍隊,叫“唐兀軍”。不過此時他們已經不能再用原來的党項人習俗稱呼自己了,所有人都被改為了蒙古姓氏,在當時的環境下,剩下的党項人選擇蒙古化自己。
因為他們又是色目人(元朝二等),所以又與其它色目人大量通婚,因而在歷史長河中,党項人這個稱呼消失了,但他卻是還存在著,不過是融入了眾多其它民族之中。
要問為什麼西夏羌人(党項族)與拓跋氏關係密切,因為拓跋氏是党項八個部落裡面最強盛的部落呀。
西夏羌人(党項族)歷史1、漢朝時
西夏的羌人又名党項,是羌族的一個分支。在漢朝時期,羌族部落大量牽至內地河隴(今甘肅西部)一帶,在此過著原始遊牧生活。後來,這些部落分分合合,到了最後形成了比較出名的党項八部,其中又以拓跋氏部落最為出名。
2、唐朝時
再後來,到了唐朝,党項人裡面的拓跋氏這個部落已經發展到羌族之中盟主的地位了。他們本來控制著廣袤的青海東南部與甘肅南部等土地的。但是由於此時吐蕃的興起,經常侵擾劫殺党項人,党項人不堪其擾,便向唐王朝請求庇護。唐朝便將其部落又安置到了慶州(甘肅慶陽附近)。
那前面講了這麼多羌族拓跋氏部落,為什麼後期西夏皇族都是李姓呢?一切又要從拓跋思恭說起。時間來到唐僖宗時期,此刻夏州附近的党項人首領便是拓跋思恭,因為他率領族群幫助唐朝平定“黃巢之亂”,便被封為了夏州節度使,又賜國姓“李”。因而此後這裡的党項族拓跋氏部落(主要是首領一脈)便改為了李姓,他們就是最早的西夏皇族祖先。
3、五代十國
到了唐末,党項人漸漸地便成了這裡的地方武裝割據勢力,他們信奉臣服主義,中原地區無論是誰當老大,他們都願意歸順。因而在五代十國這段歷史中,党項族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4、宋朝
後面就是到了宋朝,有了足夠的稱帝資本後,党項人便開始稱帝,皇族一脈用“李”姓,而普通的拓跋氏部落仍用拓跋。
所以這就是西夏的党項人為什麼和拓跋氏關係密切的原因。即拓跋氏就是這裡的党項人最初的部落名稱,即便是西夏皇族以前的姓氏亦是拓跋氏。
党項與鮮卑而大家所議論最多的,不過是鮮卑族的拓跋氏已深入人心,想要知道西夏党項人與鮮卑族的關係。
那麼他倆到底有沒有關係呢?我認為是沒有的
1、首先是兩者的發源地不同。
党項族是由青藏高原附近一步步遷徙而來的,他們的風俗習慣與吐蕃更為接近,且以當代研究表明,西夏的拓跋氏屬於羌藏系統;而在青藏高原與鮮卑族有聯絡的便是吐谷渾,其中以慕容氏部落為主,而在鮮卑中,慕容氏與拓跋氏乃是死敵,以當時党項與吐谷渾聯合抗擊吐蕃看來,亦不是一族。
2、史書有載
宋朝的《資治通鑑》便有記載,“拓跋起於鮮卑,昔時党項諸部亦自有拓跋姓”。這就是說不僅鮮卑族有拓跋氏,党項族也有。
3、鮮卑已改姓
在歷史上,鮮卑族主動漢化改姓,大部分拓跋氏早已改為了元姓、李姓、王姓、長孫姓等等,世代相傳,直至今日。而党項族的李姓則是由唐朝皇帝親賜的,不可同日而語。
故綜合以上所述,西夏親近拓跋,只是因為自身族群便是拓跋氏,而這個拓跋氏又非鮮卑之拓跋氏。
党項人最後去了哪裡西夏消失是在什麼時候?答案是蒙古於公元1227年滅亡了西夏。
史書記載,蒙軍攻陷中興府後便開始了大屠殺,皇族一脈首先被斬盡殺絕,一直到察罕勸阻殺戮的時候,城中所剩人口已經不多了。
而接著,其餘地方剩下的西夏人都向其它地方逃去,其中一股經過跋山涉水來到了甘孜,並在那裡定居,建立了一個小政權,自稱“西吳王”(實際就是西夏王)。這個政權存在了幾百年,一直要到康熙年間才被消滅。而至今那裡仍有傳說。
還留在西夏土地上的党項人呢?元朝歷史有記載,當時在河西隴右一帶還專門有一隻由党項人組成的軍隊,叫“唐兀軍”。不過此時他們已經不能再用原來的党項人習俗稱呼自己了,所有人都被改為了蒙古姓氏,在當時的環境下,剩下的党項人選擇蒙古化自己。
因為他們又是色目人(元朝二等),所以又與其它色目人大量通婚,因而在歷史長河中,党項人這個稱呼消失了,但他卻是還存在著,不過是融入了眾多其它民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