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淳幀通安

    佛教中智慧為何如此重要?

    為什麼佛教這麼重視智慧呢?因為從根本上來說,世間的一切惡,都是源於無明愚痴。而一切苦果,一方面因為有惡不善法為業因,另一方面也要有無明相應,才會呈現為苦。

    唯有智慧明利,可以破除愚痴無明。好比暗室之中不可見物,燈亮後一切都歷歷在目,自然沒有迷惑猶疑。

    《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又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足以看出智慧的重要性。

    我們常說智慧不是世間的聰辯,但實際上對二者的區別並不甚知。

    聰辯,主要體現在快速的認知與反應能力。所謂耳聰目明,感官上的敏銳帶來認知上的迅速。而反應的迅速,乃至處理問題時能用他人無法想到的方法,都會讓人驚歎其人的聰明。

    如果只重視認知與反應的迅速,很顯然會忽略了另一個維度:認知的正確性。智慧關注的,不是認知有多迅速,反應有多敏捷,而恰恰是認知的正確性,以及是否能基於正確認知,做出正確反應。

    如果說一個人是否聰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先天的資質,那麼是否智慧,很明顯是可以在後天培養的。我們可以從如下故事中瞭解這二者的區別。

    佛在世時候佛陀有一個弟子叫周梨盤陀迦,便以世間聰辯能力較弱而聞名。

    周梨盤陀迦尊者甚至無法完整記憶一個偈頌,佛陀耐心教導,方便施設,教他打掃衛生,在掃地時念“掃塵”、“除垢”,乃至只是往左掃時念左,往右掃時念右。

    尊者對三寶信重之極,在僧團中日夜薰陶法義,在掃地的過程中便憶念到:心中煩惱,也像地上遍滿的塵垢,而佛法就如掃帚,心地也需打掃,用佛法來祛除煩惱。這樣思維,導致他最終得證阿羅漢。

    阿羅漢的智慧是遠超凡人的,因為對法的現見,他們徹斷煩惱解脫生死。這毋庸置疑。但是成了阿羅漢,周梨盤陀迦尊者就變成一個很聰慧的人了嗎?

    並非如此。佛世時比丘僧團會輪流差遣阿羅漢大僧到比丘尼僧團中講法,其他的尊者,到了比丘尼僧團中都可以長期流暢地講述佛法,而周梨盤陀迦尊者到了比丘尼僧團,反反覆覆只會講一個偈頌,一個他唯一記得的偈頌。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因為有了阿羅漢這麼深徹的智慧,就成為一個機智的少年。

  • 2 # 澡雪堂主談修心

    智慧,不僅在佛教中重要,應該說在社會各個領域都很重要,智慧就象是暗夜中的明燈,沒有它,我們就找不到方向,我們最怕的是什麼?最怕的就是“不知道”,最讓我們恐懼的就是那些未知的領域,比如明天會怎樣?這件事會不會成功?我會不會發生什麼意外?這樣做能不能解決問題?等等等等,所以我們看那些動不動就要去找某“大師”算一卦的,還有那些花很多錢,天不亮就去寺廟裡搶燒頭柱香的,都是衝著“不知道”三個字去的。

    我們經常聽到外道的說法,那麼什麼叫內道?什麼又叫外道?二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麼?這就涉及到了智慧的問題,所謂的外道,就是對世界的認知不正確,錯誤的世界觀導致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又導致了錯誤的結果,這樣就構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比如我們看到遠處有煙霧,透過種種經驗判斷,我們最後斷定是著火了,這時圍繞這個結論,就要採取一系列的措施,需要動員相關人員,準備相關裝置,制定種種救火方案,然後奔赴現場準備實施方案,但是到了現場以後才發現,根本不是著火,只是因為有大量的飛蟲在此息棲聚集,我們錯把成群的飛蟲誤判成了煙火,這樣我們圍繞救火所作的一切準備,就都失去了意義,這就是因為智慧不足而導致的浪費。

    對世界正確的認知,形成了正確的世界觀,正確的世界觀導致正確的人生觀,而正確的人生觀又導致正確的價值觀,這些都和智慧密不可分,佛教中因為智慧的不同,才被分成了三乘教義,聲聞和緣覺這二乘的智慧,看待世界偏重於痛苦,所以才導致他們對這個世界沒有半絲留戀,這種智慧下產生的觀念,也導致他們把偏空的無餘涅槃做為自己的最終歸宿。

    而大乘佛教不同,大乘佛教的智慧看待這個世界是常樂我淨,是永恆的、快樂的、自在的、清淨的,在這種智慧的主導下,信仰大乘佛教的人不會產生逃避的觀念,而他們的最終歸宿也不會是偏空的涅槃,而是那種既不影響自在解脫,而又不影響幫助其他眾生的大般涅槃,《心經》裡把這種涅槃,稱為“究竟涅槃”,二者不同的結局,完全是由智慧來決定的,所以在佛教中,智慧(佛教中又稱為般若)是三乘法義的根本不共法,顯得非常的重要。

  • 3 # 村夫196903617

    在佛教中,很多詞彙都是沒有嚴格定義的。可以由說法者隨心所欲的解說。比如:什麼叫智慧?連最基本的詞彙:比如佛法?空無?都沒有嚴格準確的定義,何談智慧?

    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不同的佛法,還號稱一切法皆是佛法!

    什麼叫空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無非有無?

    這叫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字時緊張寫不好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