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明的籃球夢
-
2 # 飄哥看體育
你要問我為什麼喜歡NBA,喜歡籃球,那我只能有一個詞語來回答,那便是“熱愛”。籃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他帶給你的遠遠不止鍛鍊身體這麼簡單,因為熱愛,所以執著。相信很多打籃球的人都有這種感覺,“累並快樂著”是我對籃球運動最深的體會。
首先,籃球是我的一個興趣愛好,就跟很多其他興趣愛好一樣,聽音樂、讀書、跑步、看電影、登山等等,因為對他感興趣,愛好他,所以喜歡,並且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打籃球,在賽場上體驗那種揮汗如雨的感覺。尤其是約上三五個好友一起,體驗那種場上互相博弈又相互尊重的感覺,最最讓人陶醉的是進球瞬間帶來的滿足感和自信心,和球隊一起站上領獎臺合影的那種來自內心深處的陶醉感,都是生活中用金錢買不到的幸福感。
其次,他是一項運動,可以強身健體,尤其對於上班族的我,上班時間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在辦公室,活動量非常有限,那麼有這麼一項運動來填補運動量的不足,非常的理想。
再次,籃球是一項團體運動,他是需要和人交流的,不管是和陌生人打還是和好友約,都能增加與人的交流和溝通,與陌生人打,可以新交更多的好友,與好友、同事約,可以增加你們之間的配合與默契,這無形也增加了生活和工作的樂趣。
最後,籃球帶給你的是精神上的支撐與幫助,看NBA最先關注的是中國的姚明和美國的科比,科比最經典的語錄“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不管是心靈雞湯,還是毒雞湯,他們努力的樣子給人的鼓勵會伴隨你成長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一生。
-
3 # Kebyzero
第一,我熱愛籃球這項運動,愛打球,也愛看球,而nba是世界最高籃球殿堂。
第二,nba的悠久歷史以及話題性和故事性。
第三,我看的第一場籃球比賽就是nba比賽,人接觸一種事物時候總會愛上他最早接觸的部分。
第四,我特別喜歡分析籃球,而nba有其他籃球聯賽無法比擬的歷史傳承,基礎資料和高階資料統計以及錄影。
-
4 # LWADE
問到問什麼喜歡NBA,那就從小學開始。我之前是一個特別不喜歡運動的小胖子,就是在小學六年級,看到的第一張NBA相關的報紙,就被迷住了。對,是報紙,當時條件差,電視沒有現在這麼好,還是黑白大屁股那種。認識的第一位球員,不是姚明,而是麥迪。姚麥組合,多少球迷是被他們吸引到NBA這個舞臺的?
之後的日子,開始瘋狂迷戀nba,迷戀裡面的球星,模仿他們的動作。其實90後心裡,對喬丹的印象應該很少吧。印象深的應該是麥迪,姚明,科比,卡特,艾佛森,加內特,鄧肯,吉諾比利等等。那種nba賽場的肌肉碰撞,激情四射,荷爾蒙爆表,團隊的凝聚力,才覺得這個運動真是太美妙了。
再到之後的詹姆斯,韋德,安東尼,波什,霍華德,戴維斯,哈登,威少,杜蘭特,庫裡,羅斯,羅伊等人,再次在全球掀起籃球狂潮。nba不僅有成功,必然伴隨著失敗,淚水,和捲土重來的勇氣。傷病,摩擦,場外的花邊,慈善,讓nba更加豐富多彩。
除此之外,nba聯盟更是全球頂尖的籃球殿堂。全球最好的球員,都會不遺餘力得加入進來,證明自己多麼優秀。為球迷帶來饕餮盛宴。
多重因素,讓這個nba聯盟才更加迷人。
回覆列表
1997年,食物中毒的喬丹頂著近40度的高燒打完比賽,全場拿下38分幫助公牛險勝爵士,賽後,喬丹一頭扎進皮蓬的懷裡,被攙扶下場。皮蓬接受採訪說: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他已經這樣扛著我們走過了11個賽季。
2004年,休斯頓豐田中心,在還有一分鐘結束比賽時,大部分球迷已經退場,因為他們認為比賽失去了懸念。所有人都認為火箭輸了,除了特雷西·麥克格雷迪。35秒,13分,麥迪說,他只是想讓那些提前退場的球迷感到後悔。
2003年的標靶中心,一位小夥子為了表達對加內特的喜愛脫掉上衣狂舞,最後被驅逐出了球館。2015年,加內特回來了,這位已經為人父的大叔,當音樂響起後,再次脫掉T恤,重複著當年的動作。12年,歸來仍是少年。
2013年,科比在一次簡單的突破中倒下,隨後隊醫告訴他,跟腱斷裂。我不知道跟腱斷裂是什麼感受,但是科比一隻腳撐著他站上罰球線,完成了兩次罰球。最後,科比用身體砸開的季後賽大門,卻唯獨少了他的身影。
2016年,MAMBA OUT!他用最隆重的方式宣佈退役,他用最轟轟烈烈的比賽結束自己20年的運動生涯。而另一邊,馬刺官方發出了一則簡短的宣告:蒂姆·鄧肯在效力19賽季後宣佈退役。沒有巡演,沒有告別,最鄧肯的離開用最鄧肯的方式。
玫瑰拿下50分抱著籃球不願鬆手,那句“Cleveland,this is for you!”,韋德奪冠後把香檳倒向膝蓋,等等,等等。
如果有一天我老了,有了兒孫,我會給他們講這些故事,告訴他們,這就是我熱愛NBA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