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果電影

    感謝邀請。NBA選秀進入到現在成熟階段是1989年,在1989年之前,NBA是無盡輪次,只要有球隊還有中意的球員,那麼就可以一直選下去。1989年之後,NBA選秀縮減至2輪,正常來說,每支球隊有兩次機會。比如,1984年,喬丹參選的那一年。喬丹是首輪第3順位被芝加哥公牛選中,而當年總共有10輪選秀。

    回到近年選秀來說,每年每支球隊有兩次機會選擇球員,分為首輪和2輪。一般而言,按照季後賽球隊和常規賽球隊來區分,常規賽期間,戰績越差的球隊,獲得選秀高順位的機會越高。季後賽的球隊按照戰績,從首輪第15順位開始選擇。因此,首輪前14位的球員,被稱為樂透秀。在選秀開始前,各大選秀網站會預測球員順位,NBA也會選擇當年預測高順位的新秀,邀請進入小綠屋。進入小綠屋,意味著一名球員,可以邀請親朋好友共同坐在一起,等待被Quattroporte叫到的那一刻。1996年選秀,艾佛森就是帶著一家人,包括女兒,在小綠屋裡被時任NBAQuattroporte大衛·斯特恩欽點為狀元。

    基於小綠屋的獨特含義,每年最後一個從小綠屋叫到的球員,會成為球迷津津樂道的談資。

    第二輪選秀,不會像第一輪選秀那樣,抽籤決定前14位選秀順序。一般都是按照常規賽戰績,倒序排列。

    一般當年首輪前三位,都是被譽為可以改變一支球隊命運的球員。狀元,榜眼,探花,會成為新賽季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嚴格意義上說,也就前10順位的球員,可以在新賽季爭取到一個先發位置。一般而言,對於已經進入季後賽的球隊,不會放太多心思在新修的培養上,而是會選擇在休賽期透過交易或者簽約球員,補充球隊陣容。而二輪秀,就已經很少能得到上場的機會。對於球隊而言,低順位或者次輪秀,都是球隊第二陣容或者第三陣容的補充。次輪秀在NBA的存活時間都不會超過2年,甚至有很多次輪秀都沒有機會上場,就消失在了NBA的賽場上。

    NBA每支球隊是15個合約合同簽約,總共能有合同的球員是450名,每年能被選中的球員是60名。這還不包括已經在NBA立足的球員。像大家熟悉的03一代球員,能叫上名字的,詹姆斯,安東尼,韋德,都打了16個賽季,波什,打了13個賽季。不太著名的大衛·韋斯特,打了15賽季。粗略數了一下,打球超過10個賽季的球員,超過20個人,已經算是特別能打的選秀年。逆推10年,2009年選秀,狀元是格里芬,榜眼塔位元,在NBA只打了5個賽季。總共打了10年的球員,不超過15個人。次輪秀僅有5個人還在NBA打比賽。在NBA有三類人,一類人是巨星,只要自身沒有傷病,保持穩定輸出,就能在聯盟待的足夠長;一類人是角色球員,他們沒有太多抱負,球迷對他們也沒有太多期待,但他們是球隊當中必不可少的球員,只要他們可以接受在不同的球隊當中流浪,他們也可以在NBA待得足夠長;最後一類人,就是飲水機球員,他們幾乎沒有什麼保障,球隊對他們沒有足夠的耐心,他們掙得微薄的收入,拿著10天短工合同,很多人球迷都沒聽說過,就消失在了NBA賽場。

    NBA的比賽,競爭激烈,一個蘿蔔一個坑。為了進入NBA,很多球員擠破頭都沒用,一是看天賦,二是看年齡。

    像當年NCAA冠軍,MOP的獲得者,凱爾·辛格勒,2011年第二輪第3順位(總第33順位)被底特律活塞隊選中,短暫當作首發培養後,一直作為替補登場。交易至雷霆隊,也沒打上主力,在NBA呆了6個賽季,就退出了NBA賽場。很多球員,不像科比,不像韋德,不像諾維斯基,聯盟和球迷給他們一年來向球迷告別,來弄退役演出。一些角色球員,進入NBA時,默默無聞,離開NBA時也靜悄悄,就像從來沒有來過一樣,鮮有球迷記住他們。

  • 2 # 觀影雅客

    這不會的,有進就有出,這是一個商業化模式平臺。每支球隊賽季開始都是有人員儲備限制的,NBA一支隊伍最多是有15人的。

    最多上場的人數一共為12人,稱為輪轉球員,大名單可以有15個人。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 勞資協議規定,如果一支球隊的6名傷員中有4人缺席了至少三場比賽,並且要休息兩個星期以上,這支球隊可以向聯盟申請增加一名球員。 這也就出現了此前賽季火箭的16人情況!

  • 3 # 北美洲的弓箭手

    NBA每一支球隊都會有一份15人大名單,因此,NBA聯盟的總人數是基本穩定的,也就是450人左右。

    選秀增加了人數,NBA每年也會有球員退役、下放發展聯盟、被解約然後到CBA或者海外的其它聯賽,所以NBA總是維持著動態的平衡。

  • 4 # 德克基地

    NBA每個隊的大名單上限就是15人+2個雙向合同,就算17人。17×30也就是510人。這是上限。

    雙向合同制度讓每個隊多了兩個球員名額,某種意義上是讓聯盟多了一些球員。但並不是題目所理解的,只進不出,逐年增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8歲了,轉行做會計或者教師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