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圓四五里

    葡萄酒為什麼要用木桶裝?

    據英格蘭釀酒史記載,在十七世紀,英國的制酒商為抗拒政府徵收的麥芽稅,製作大小不一的橡木桶,將所有的酒裝入橡木桶中貯入山洞裡。一年後,他們將酒桶取出,發現酒的顏色變成金黃色,酒的味道異常香醇,並伴隨著一種從未有過的芬芳味。人們研究發現原來是橡木桶的奇特功效,因為橡木可快速催酒成熟,短時間內使酒變得更香醇,更接近琥珀色。於是,橡木貯酒便產生了。其有三大主要功能:1.原酒顏色的變化。乾白顏色貯酒過程中會變深,乾紅則會變淺,但是更穩定。2.香氣的變化。從木桶烘烤的內壁溶到酒中的橡木香味,賦予葡萄酒更為馥郁和諧的香氣。3.口感的變化。從木桶中溶出的橡木單寧,與酒本身的單寧融合,部分不穩定的單寧析出,使酒體變得柔和、精細。顯然,其它的玻璃、不鏽鋼容器都不具備橡木這種木材的特質,至於鐵桶,葡萄酒釀造中,葡萄酒是絕對不能和鐵質、銅質容器接觸的,因易發生鐵破敗、銅破敗病,導致酒質變壞。

  • 2 # 饕客阿衝

    各類木製器皿作為許多物品運輸的工具。高盧時期傳入法國後,歐洲各地開始普遍採用。除了運輸商品外,也用來運輸和儲存葡萄酒。各種不同的木材都曾被用來製成儲酒的木桶。如慄木,杉木和紅木等等,但都因為木材中所含的單寧太過粗糙、或纖維太粗、密閉效果不佳等因素比不上橡木,致使後來沒有被採用。現今差不多所有作為酒類培養的木桶都是橡木做的。 幾乎全世界所有著名的優質紅葡萄酒都必須在橡木桶中儲存一到兩年。橡木桶通常是用法國和美國橡木製造的。近年來特別流行的葡萄品種雪當利(Chardonnay)也以橡木桶中發酵為時尚。儘管當今釀酒技術已經非常先進,葡萄酒的印象卻始終和橡木桶這已存在數千年的容器分不開。 1、適度的氧化作用: 橡木桶對葡萄酒最大的影響在於使葡萄酒透過適度的氧化使酒的結構穩定,並將木桶中的香味融入酒中。橡木桶壁的木質細胞具有透氣的功能,可以讓極少量的空氣穿過桶壁,滲透到桶中使葡萄酒產生適度的氧化作用。過度的氧化會使酒變質,但緩慢滲入桶中微量的氧氣卻可以柔化單寧,讓酒更圓熟,同時也讓葡萄酒中新鮮的水果香味逐漸醞釀成豐富多變的成熟酒香。巴斯得曾經說過「是氧氣造就了葡萄酒」,可見氧氣對葡萄酒成熟和培養的重要。因為氧化的緣故,經橡木桶培養的紅葡萄酒顏色會變得比儲存前還要淡,並且色調偏橘紅;相反地,白酒經儲存後則顏色變深,色調偏金黃。 2、添桶: 空氣可以穿過桶壁,同樣地,桶中的葡萄酒也會穿過桶壁蒸發到空氣中。所以儲存一段時間之後,桶中的葡萄酒就會因減少而在桶中留下空隙。如此一來葡萄酒氧化的速度會變得太快無法提高品質。因此每隔一段時問,釀酒工人就必須進行“添桶”的工作,添入葡萄酒將橡木桶填滿。如此經過一兩年之後,葡萄酒因蒸發濃縮變得更濃郁。但是西班牙的Fino雪莉酒,在橡木桶的培養過程,不實施添桶的程式,酒卻不會氧化。這是因為在酒的表面浮有一層白色的酵母菌,可以保護Fino,讓酒不和空氣接觸。 3、來自橡木桶的香味和單寧: 橡木桶除了提供葡萄酒一個適度的氧化環境外,橡木桶原本內含的香味也會融入葡萄酒中。除了木頭味之外,依據木桶燻烤的程度,可為葡萄酒帶來奶油、香草、烤麵包、烤杏仁、煙味和丁香等香味。橡木的香味並非葡萄酒原有的天然原味,只是使酒香更豐富的陪襯香味,不應喧賓奪主,掩蓋葡萄酒原有的自然香氣。 橡木亦含有單寧,而且通常粗糙、收斂性強,融入酒中會讓酒變得很澀,難以入口。所以製造過程中,橡木塊必須經長時間(三年以上)的天然乾燥,讓單寧稍微柔化而不至於影響酒的品質。 4、橡木桶中的發酵: 橡木桶也可被用來作為發酵的酒槽,至今偶爾還可以看到用傳統的巨型橡木發酵酒槽製作紅葡萄酒。白葡萄酒的發酵則大多是在225公升的橡木桶中進行。除了有自然控溫的優點外,發酵後的白葡萄酒直接在同一桶中和死掉的酵母一起進行培養,可以讓酒變得更圓潤甘甜。為了讓死酵母能和酒充分接觸,釀酒工人必須依照古法,經常使用木棒在橡木桶中攪動,讓沉澱物和酒混和。 5、橡木桶的新舊和大小: 橡木桶的大小會影響適度氧化的成效,因為容積越大,每一單位的葡萄酒所能得到的氧化效果就越小。另外橡木桶的新舊對酒的影響也有差別,桶子越新,封閉性越好,帶給葡萄酒的木香就越多。釀酒師可以根據所需選擇適當的橡木桶,例如要保持紅酒新鮮的酒香可選擇大型的橡木桶,不僅不會成熟太快,而且不會有多餘的木香。 6、缺點: 橡木桶並不是只為葡萄酒帶來好處,例如未清洗乾淨或太過老舊的橡木桶,不僅會將黴味、腐木等怪味道帶給葡萄酒,甚至還會造成過度氧化讓酒變質。此外,品質較差的橡木會將劣質的單寧帶到葡萄酒中,反讓酒變得乾澀難喝。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適合在橡木桶中培養。例如適合年輕時即飲用的葡萄酒,經橡木桶培養反而會失去原有怡人的清新鮮果香,而且還可能因此破壞口味的均衡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路時代下,會出現思想流派百家爭鳴甚至千家爭鳴的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