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坐看雨收雲散
-
2 # 月居癮
內閣和司禮監兩大機構互相制衡運轉
明太祖殺了胡惟庸之後,取消了中樞省和丞相制度。後於建文帝四年建立了內閣,直到明朝滅亡。內閣輔臣的人數為一人至七人不等,輔臣奉使出外辦事。最初的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為最終決定的權力。從宣德朝開始地位日益受尊崇,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嘉靖朝期間,嚴嵩等人執掌內閣,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凌駕於六部之上。
司禮監由太監掌管。下有掌印太監是、秉筆太監、提督太監等。在明初並沒有太大的權力,到了中後期,由於皇帝怠政厭政,經常讓司禮監代帝批紅。這樣司禮監利用代皇帝處理朝政的機會,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
明朝中後期嘉靖、萬曆兩位皇帝各自長達二十多年不上朝聽政。各地的奏章由內閣議會後進行票擬,再呈報司禮監、由掌印太監代皇帝批紅後校對下發地方。這就需要雙方機構互相配合了。明朝內廷、外廷的機構完全對稱。外有內閣,內有司禮監,外有三法司,內有東廠、錦衣衛,外廷有派往地方的總督、巡撫,而內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鎮守太監、守備太監等。司禮監就是皇帝的眼睛和耳朵來監視內閣及地方官員,才能確保皇帝的決策地位。但是,這也造成了內外兩大政治勢力的爭權奪利。
崇禎皇帝處死魏忠賢死後,司禮監失去了往日的榮耀。加之皇帝頻繁罷免內閣首輔達五十位之多。兩大體系的權利銳減,加速了王朝滅亡……
-
3 # 劉曉博說樓市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經過1500年的運作和不斷修正,中國的封建官僚制度在明朝時,已高度成熟,即不需要皇帝出面,也能高度運轉,完全達到了西方所說的“虛君共和”程度。
首先,就是中央層面的政治制度。
廢除延續千年的丞相制度,這樣就避免之前朝代出現的功高震主的局面,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再到讓皇帝都害怕的霍光,避免了丞相亂政,皇帝就能高枕無憂。
但明朝的後代皇帝們又不能都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樣,沒日沒夜的幹,所以,為了分擔皇帝的工作量。
明成祖朱棣又建立了內閣制,幫皇帝處理政務,此時內閣首輔雖有丞相之實,卻無丞相知名,無法真正統帥六部和百官。而且內閣是由多人組成不是一人說了算,這樣就避免了專權;同時,為了制約內閣尾大不掉,權力過大;
明朝的皇帝們又以身邊的太監為首創立了司禮監,也就是所謂的內朝,來制約首輔和內閣,當然,還有東廠、西廠、錦衣衛這些。
透過這種分權,下面的勢力相互制約,誰也無法徹底絆倒誰,而為了各自的利益大家又只能勤勤懇懇的工作,盡好本分之職。
另一方面,明朝非常重視儒家教育,尤其是宋朝程朱理學的出現,讓官員們在思想上更加忠君愛國,不敢有非分之想。
在這種思想下,官員們不僅矜矜業業,甚至,為了原則性東西,不惜以死相諫。
如嘉靖皇帝要把自己父親名號前加上“皇”字,結果迎來朝臣激烈的反對,當時朝官220人齊刷刷歸於左順門,雖然最後無一有好下場;
而在萬曆年間也是如此,萬曆皇帝寵幸鄭貴妃向換太子,結果群臣疏奏成千上萬,全體內閣以辭職威脅,一百多位大臣降職,最後還是保住了太子,保住了國本。
【T教授說】
回覆列表
大明朝是歷史上的奇葩王朝,太祖朱元璋為了集中皇權把封建王朝歷史上的丞相制廢除。皇帝大小事全管,丞相皇帝一肩擔。後世子孫卻沒有老朱的實幹精神,除朱棣能和他老子一樣勤勉,以後的皇帝大多把丞相的權力給予了內閣。經過幾代皇帝的培育,內閣的權力大大增強。不僅如此太監的權力也開歷史先河提高到了和內閣互相監督和制約的地步。主強則臣弱,反之主弱則臣強。明朝中後期皇權己非明初的絕對集中。朝廷的大權分為君權,閣權,和宦權三大部分。閣權代表整個文官集團,有否決聖旨的權力。而宦權有用印,監督文臣武將的權利。直接受命於皇帝對皇帝一人負責。君權有組閣大權,官員任命的權利。這三種權力相輔相成,互相制約。萬曆三十年不上朝,但牢牢地控制住了閣權和宦權的發展。皇帝雖然不上朝但不等於不理政。皇帝只要用好閣權和宦權大明朝的車輪就會向前轉動!政冶也就會穩定。
天啟帝沒有祟禎帝聰明,也沒有崇禎帝勤勉。但是天啟朝能夠正常運轉而不倒。就是很好地利了閣權和宦權了的互相監督作用。雖然魏忠賢所代表的宦權膨脹啦!但是它卻對文官集團的閣權形成威攝。文官集團的黨爭內鬥得到扼制,國家機器能勉強運轉。而崇禎帝一上臺就把宦官集團一網打盡,宦權失去了依靠,雖名存且實亡!閣權無人制約,黨爭內鬥越來越激烈。皇權也被閣權給玩弄啦,這也是崇禎帝屢用屢罷內閣的原因。在位十七年內閣首輔換了五十多位。最終導致國家機器失衡運轉,烽煙四起而無得力忠臣可用,國家的軍隊也無錢供養。內憂外亂雙重壓力,而內部黨爭卻欲演欲烈。大明國的亡國也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