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炭頭鴨

    19世紀,馬車仍然是城市交通十分重要的工具,人們喜歡馬車的優雅和詩意,也喜歡乘坐馬車從容地穿過鄉村大道或古舊的城區街巷去訪問朋友們。隨著火車和汽車的出現,車輪轉動的速度越來越快,直到21世紀,人類運動的速度已經快得令人眼花繚亂,使生活節奏失去了往日的平衡。  

    回顧歷史,人類發現可以採用滾動的方式前進,是人類科技歷史上一個很了不起的創造了,但最先發明輪子的那個人是誰,又是誰第一個造出了帶輪的車輛,已經永遠無法得知。總之,輪子的出現,這需要強大的想象空間。  

    輪子帶給人類一種新的流動的方式,這就是由移動到滾動。初期車輪的技術並不十精緻,但它們驟然間提高了人類在地上搬運物品的效率。最早製造出車輪的是撒馬利亞人,實際上是創造了一個被動性滾軸,這東西減少了在地面上移動的表面摩擦力。  

    更重要的是,車輪建立了第一個陸地運輸系統,車輪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將東西從一處運到另一處。不同的只是運送的重量越來越大,而速度也越來越快,這個變化就是輪子的發展。  

    大約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黑海大草原附近的幾個部落帶著馬來到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流域,開始用馬來拉有輪子的車,這種車輪已經有輪輻度,而不像早期的車輪那樣是整個木頭塊做成的,這種車輪較輕便並且易於操縱。  

    馬車的歷史很久遠,它幾乎與人類的文明一樣的漫長。在羅馬帝國,繁榮的經濟和貿易需要先進而且數量極大的陸上運輸工具,而馬車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制車工發現了塞爾特人的四輪車,並再加改進,使四輪馬車用旋轉式前軸以轉動方向,用整片的輪輞與輪箍以增加強度,同時用鑲有金屬邊的輪轂減少摩擦,因而馬車的效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到公元200年時堅固的羅馬四輪運輸車在大道上隆隆地駛過,馬拉郵車和客車每24小時可行駛160千米,中途停車不斷更換馬匹前進。  

    此後的1000多年,這種用作長途運輸的馬拉車成為世界各國的主要運輸車輛。當然,這些馬車不僅拉貨物,同時也用載人出行,四輪馬車將人從一個地方快速地運到另一個地方,讓人真切地感受到馬車帶來的便利。四輪車的優點是載運量大,而且執行平穩。缺點是四輪馬車需要較為平滑的路面行駛,但是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具備很好的80000千米的平坦的大道,使得這種四輪馬車備受青睞。  

    羅馬滅亡後,馬車就漸漸地被拋棄,因為道路經數世紀失修日漸崩壞,而此時最實用的是兩輪車,因為它可以在崎嶇地形條件下行駛。  

    四輪馬車最初只不過是一具有窗的臺,用帶子懸掛在無簧板的架子上,相對與坐著的旅客需要忍受不斷的搖擺與跳動,在以後的幾個世紀,這種車輛被一批批更堅固,更輕便,更美觀,更有效的馬車所取代,到17世紀,四輪的公共驛車承擔了幾乎所有長途客運的任務,為陸上旅行帶來繁茂,而精緻的私有馬車成為貴族和皇權身份的象徵,其中最豪華的英國皇家馬車是在1763年為英國皇帝喬世所建造,被稱之為“歷來最壯麗馬車”。  

    但馬車的速度仍然不叫人滿意,一輛四輪車在當時最好的公路上行程375千米,最快仍要走23個半小時才能到達。  

    中國歷史上第一輛馬車是夏禹時代製造的,商代以後開始改進,馬車不但成了達官貴人的交通工具,也成為了貴族顯赫的隨葬品。

  • 2 # 本草百曉生

    公元前1046年初春,拂曉的牧野,西周聯軍和商王朝都在等待一場決鬥。面對聲勢浩大的商軍,西周聯軍要想取得勝利,必須得以一敵十甚至以一敵幾十方才有獲勝的機會。

    不過,聯軍士氣高昂,他們的自信很大程度來源於前方部隊擁有三百乘的戰車。商王朝的戰車因遠征未能參加這次爭鬥,面對西周聯軍的突然襲擊。商王帝辛只能用戰俘與奴隸充當臨時的大軍。這種趁虛而入,突然襲擊的做法,在當時看來其實並不道義。商王帝辛親自率領這支部隊,他盯著前方敵人的戰車,眉頭緊鎖。

    這種戰車,設計極為簡單緊湊,車上三名士兵一字形排開:中間位置為駕車的御手;左側位置為主將,右側位置為主將助手或護衛。這三名士兵擁有著當時最為先進的武器和防具:主將用的主要武器為弓箭,右側助手用的主要武器為戈或矛,車上的盾和身上的鎧甲則提供進一步的防護。戰車通常配備兩到四匹駿馬。

    首先發起進攻的是西周聯軍,三百輛戰車捲起漫天灰塵,商軍弓箭手繃緊手裡的弦,隨著一聲令下”放“,箭在空中彙集成雨。聯軍不少戰馬死在血泊中,跟在戰車後面計程車兵也倒的倒,傷的傷。可這一切並未阻擋滾滾向前的戰車。等戰車終於衝到敵人隊伍中,車上的護衛揮動手裡的戈,準備收割敵人的性命。四匹馬匯聚的巨大沖擊力,足以碾碎敵軍的軀幹。商軍開始潰敗,恐懼在隊伍中蔓延。

    遠在高臺上的商王帝辛看到大勢已去,以自焚的形式結束商王朝的統治。

    由商至秦的一千多年曆史中,戰車的多少,代表著各諸侯國的軍事實力,簡單說來,馬車就是那時終極戰爭殺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PPO a7值得入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