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片迷
-
2 # 陪豆兒媽看四季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不能控制情緒個人認為和性格有很大的關係,有的人就是急性子說話直,不說話會憋的很難受,其實我是喜歡這種性格的。但是我們還是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說話是門學問,我們還在學習的路上
-
3 # 惡棍糖
成熟標誌是能很好的控制情緒 人類從開始到現在從核能到縫衣針 說白了都是再為了控制想要得到的。情緒屬於自己 失去控制情緒的能力就等於丟了自己
有的人只要情緒一來,就什麼都顧不得了,什麼難聽的話都敢說,什麼傷人的話都敢罵,甚至還作出後果嚴重的違法亂紀的行為來,這就是人的情緒化。 人的情緒化行為有哪些特徵呢? 行為的無理智性。
人的行為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意識的外部活動。人區別於其它動物之一,就在於人的行為的理智性。但是,人的情緒化行為的一個重要特徵,往往缺乏這一點:不僅“跟著感覺走”,而且“跟著情緒走”。行為缺乏獨立思考,顯得不夠成熟,浮於表面,輕信他人,而且有時還依賴於他人。 行為的衝動性!
人的行為本應受意志的控制聯絡,受意識能動地調節支配。但是,人的情緒化行為反映了意志控制力的薄弱,顯得衝動。一遇什麼不順意的或不稱心的事,就象一個打足了氣的球一樣,立即爆發出來。帶有情緒化行為的衝動,看起來力量很強,然而不能持續很長的時間,緊張性一釋放,衝動性行為就結束了。這種衝動性行為往往帶來某種破壞性後果。 行為的情景性。它的顯著特點是為生活環境中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刺激所左右。滿足自己需要的刺激一出現,就顯得非常高興;一旦發現滿足不了,就會異常地憤怒。因此,這種行為就顯得簡單、原始,比較低階。如果他人故意地製造一個情景,那麼,一些人就會按照他人預計的方式行動,就會上當受騙。 行為的不穩定性、多變性。人的行為總有一定的傾向性,而且這種傾向性一經形成,會顯得非常穩定。但是,人的情緒化行為卻具有多變、不穩定的特點。
喜怒哀樂,變化無常,給人一種捉摸不定的感覺。 行為的攻擊性。這類人忍受挫折的能力相當低的,很容易將自己受到挫折產生的憤怒情緒表現出來,向他人進攻。這種攻擊,不一定以身體的力量方式出現,也可以語言或表情的方式出現:如不明不白地諷刺挖苦他人,在臉色上給他人難堪和下不了臺等。 正因為人情緒化行為具有上述特點,就使這種行為具有不少消極特點。例如,情緒化行為會成為個人心理發展的障礙,使人變得缺乏理智、不成熟,甚至成為後果不堪設想行為的起端;對於群體來說,過多的情緒化行為會妨礙青年人之間的融洽與和睦;對於社會來說,當人的情緒化行為成為一種傾向時,就比較難於為社會控制,甚至成為某個社會事件的起因,給社會造成重大的損失。 那麼,應該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化行為呢? 要承認自己情緒的弱點。在每個人的情緒世界裡都有他的優點弱點,長處短處,為此自己一定要認識自己情緒世界中的弱點和短處,不能迴避,不能視而不見。譬如,有的人喜歡激動,而且一激動就控制不住自己。怎麼辦?就要承認自己有這個毛病,在承認的基礎上再認真分析自己好激動的原因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容易激動?然後再找一些方法去克服它。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隨時隨地提醒自己:“可不能放縱自己啊!” 要控制自己的慾望。人的情緒化行為大都是自己的慾望、需要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當一個人的行為都只與“我”字相關的“功”與“利”聯絡在一起而不能滿足時,只與能不能滿足自己需要的“物慾”聯絡在一起時,行為就為變得簡單、淺顯,就會產生短視、劇烈的反應來。在“索取和獲得儘量多一點,付出和貢獻儘量少一點”的不正常心態下,產生情緒化行為是不足為怪的。因此,要降低過高的期望,擺正“索取與貢獻、獲得與付出”的關係,只有加強了理性認識,才可能防止盲動的情緒化行為。 要學會正確認識、對待社會上在的各種矛盾。有很多情緒化行為是與不會認識、處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引起的,所以一定要學會認識問題的方法,不能走極端,不能片面化,不能以點概面,不能形而上學,不能主觀主義,這樣只能使增加自己的消極悲觀情緒,使自己越來越沉重;要學會全面觀察問題,多看主流,多看光明面,多看積極的一面,從多個角度、多種觀點進行多方面的觀察,並能深入到現實中去,這樣能使自己發現原來發現不了的意義和價值,使自己樂觀一點,這樣會增加他克服困難的勇氣,增加自己的希望、信心,即使遇到嚴重挫折也不會氣餒,不會打退堂鼓。 要學會正確釋放、宣洩自己的消極情緒。一般來說,當人處於困境、逆境時容易產生不良情緒,而且當這種不良情緒不能釋放、長期壓抑時,就容易產生情緒化行為。怎麼辦?要承認現實,要認識到,環境的不幸是難免的,關鍵是不要自己折磨自己,過度的壓抑不會幫你擺脫痛苦,相反地,它會加速縮短你的生理壽命和社會壽命。為此,就要舊地重遊這種消極情緒適時地將它釋放、宣洩出去,譬如多找一找好朋友談心,以自己最“拿手”的方式參與社會,多找一些樂趣的事幹,多參與社會活動,多出一點成果,從中去尋找自己的精神安慰、精神寄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