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富貴
-
2 # 小月亮生活
現在還沒到35歲,就感覺壓力好大。育有一兒一女。小兒子才剛三個月,現在一點兒收入都沒有。只靠孩兒他爸一人,生活拮据,看到外面正在建設的高樓,感嘆啥時候能買個屬於自己的樓房
-
3 # 城市獵人學好曳步舞
我好像沒有這個顧慮,帶著孩子忙碌的就過去,現在過了35的年齡,依然覺得很年輕,可能跟跳舞有關,平時有時間都聽聽音樂跳舞,自娛自樂吧
-
4 # 潤子福
俗話說“三十而立”。我理解的這個提問應該是個泛指,是指35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為啥焦慮呢,上有老下有小,老的已經辛辛苦苦在工作崗位上工作了幾十年了,小的要麼懷裡抱著,要麼剛上幼兒園。而立之年,立的是啥?以我粗俗的理解:起碼生活不愁,父母偶爾生病也有所保障,有自己的事業,有穩定收入。縱觀這個社會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又有多少能達到而立呢?!35歲剛大學畢業,在工作崗位上已經上班幾年,工作技能有所提升,人際關係略有提升。但我們不得不考慮我們的壓力,首先最大的房產。我們剛大學畢業,想在自己心儀的城市生活,再說大部分35歲左右夥伴的心理是: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房產,心理上就沒有歸屬感。所以哪怕是背上房貸也會努力做到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屋。這無疑是形成焦慮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扶養子女也是造成現代人焦慮的原因。從妻子懷孕開始,初為人父的興奮,讓自己下定決心,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系列的營養品,定期的檢查,然後定生產醫院,孩子出生後買奶粉,營養品,尿不溼,孩子大了去讀幼兒園等等,這一部分所謂的教育支出也是一項大計劃。最後就是扶養老人的必須支出。已經三十多歲了,沒有父母的教育培養就沒有自己的現在。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一個心理,讓父母過上好日子,衣食無憂。這部分是必須部分,正常人都會滿足,咱們就不多贅述。家裡的生活支出說過,咱們聊聊而立中的事業,35左右的小夥伴擁有自己的公司,而且有盈利的很少。大多是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掙著與自己能力不相符的工資,所以這也是焦慮的一部分。然後我們都是社會人。社交生活必不可少;這也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也不用贅述。那麼如何化解壓力呢,首先是利用現有的平臺提升自己的實力,這個實力也是自己將來吃飯的飯碗。其次是調整心態。不盲目攀比,量力而行。一些不必要的開支能省則省。最後瞅準時機,找一個自己擅長的領域,試著自己創業,做到拼搏到自己感動,杜絕懶惰,杜絕好高騖遠,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最終會有自己而立的。
回覆列表
我理解這個35歲是個年齡的泛指,是大概35歲上下,對未來的擔憂,也就是現在太火的中年危機。以當前社會普遍的情況來看,除非是體制內的鐵飯碗,或者是機緣巧合已經財富自由不問世事的,絕大多數職場人都有著深深的焦慮。焦慮來自於工作,也來自於生活,這裡也結合個人經驗說一下這些可能的焦慮。
首先說說工作上!最常見的如做技術的擔心技術更新太快,年級大了學習能力變弱,會被年輕人取代。這方面又以程式設計師變現的最為明顯,程式語言更新快,做程式碼又是體力活,經常加班熬夜,年級大瞭如果沒有提前轉型還真的是越做越辛苦,所以常見的各種問題中就有如何從技術走向管理。做到了管理後發現居然不是一勞永逸,沒有很強的業務背景和對行業趨勢的瞭解,純粹的管理很容易被替代,被空降兵替代,被副職替代,於是天天如履薄冰,好不艱難,所以有那麼多人考MBA,也是希望在管理上進一步精進,增加一個不被替換的理由。想想年級一大把了,還天天要啃著書本做題,實在是辛苦。其實大家不知道,就是空降兵也是不好做,三把火還沒有燒完,擔心搞不定業務和搞不定下屬,如果再有幾個刺頭那工作更是沒有辦法開展。被空降的則是更辛苦,自從空降兵過來,就不知道新來的老大什麼時候開始大刀看人,因為見過了太多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另外,不同行業感受也是冰火兩重天,現在做製造業的,通訊業的,鞋業的等等,行業轉移或者消退趨勢明顯。眼見著行業同類倒閉越來越多,兔死狐悲感同身受,不由得不焦慮。前段時間中興通訊有因辭退跳樓的,就是因為如此。另外我有一堆做鞋業的朋友,之前行業紅火賺錢大把,目前行業蕭條不得不轉型做保險銷售的,也是這個原因。這個是大環境給人帶來的焦慮,年輕人覺得自己年輕,還能拼搏和奮鬥,擔子不重,但是到了35歲的年級就感覺完全不一樣了,這種焦慮只有35歲上下的人能懂。
除了這些還有因公司型別而焦慮的。在外企的人,年級到了35歲上面一般都是到了天花板,向上通路已經堵死,將來何去何從實在是讓人焦慮。剛剛從外企轉到民企的,則擔心企業文化差異太大,能否成功適應和站穩腳跟是非常大的問題,因此從進去的那一天就開始謹小慎微,生怕出錯,看著民企的各種盤根錯節的關係和混亂的流程,實在是滿頭大包,在不得不堅持的信念下但內心實在是不知道自己能挺多久。還有些在創業公司的,幹活看老闆臉色,擔心老闆過河拆橋。公司剛剛有些起色的,擔心老闆給的期權兌現不了。
你看看,不同的人在職業上都各有不同的焦慮,關鍵是看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