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譽美醫生張全樂
-
2 # 腎病主任王偉
建議還是低蛋白飲食。能減少尿蛋白排洩。另外,在充分保證熱量條件下給予低蛋白飲食,機體將會適應性增加蛋白質合成,減少氨基酸氧化及蛋白質降解。機體透過這兩方面機制即能維持中性或正性氮平衡,改善蛋白質代謝。
1.腎病患者不能或少吃高脂食物。動物脂肪對高血壓和貧血是不利因素,因為脂肪能加重動脈硬化和抑制造血功能,故慢性腎炎病人不宜過多食用。
2.腎病患者不能吃高鹽分飲食。
3.限制含嘌呤高及含氮高的食物為了減輕腎臟的負擔。
4.忌用強烈調味品。
-
3 # 一顆小李子
當然不是。
得了腎病就要低蛋白飲食,是很多人的一個“常識性誤區”,而且這個誤區包含2個方面。下面,我會為您一一解答。
1.是否需要低蛋白飲食,需要根據腎功能狀態來判斷。
2.“低蛋白飲食”其實是“優質低蛋白飲食”,而不是限制所有蛋白攝入。
第一點,誤區一定會對病情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不是所有的腎病都要低蛋白飲食,切記切記。
是否需要進行低蛋白飲食,是根據腎功能狀態來判斷的。
判斷腎功能不全,最簡便的是看驗血時的肌酐是否超標。
如果超標,需要再透過腎小球濾過率來最後確定腎功能。
根據最新國際指南,CKD3期及以下、腎衰竭但未透析患者,需要進行優質低蛋白飲食。
透析患者,過度限制蛋白攝入易引發營養不良增加死亡率,因此應保證充足(優質)蛋白攝入。
第二,低蛋白飲食,準確來說,應該是優質低蛋白飲食,包含了優質和低蛋白2個方面。
優質低蛋白飲食=減少非優質蛋白+適量優質蛋白
優質蛋白指動物性蛋白,如蛋、奶、魚、肉,特殊的是大豆類(黃豆、黑豆、青豆,也富含優質蛋白。
非優質蛋白指植物性蛋白,如普通米麵、堅果、除上述3種大豆的其它豆類等。
優質低蛋白飲食,需要在蛋白質總量控制前提下,減少非優質蛋白攝入,為腎臟減輕代謝負擔,同時保證優質蛋白質攝入量在50%以上。
優質低蛋白飲食必須與臨床治療相結合,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根據國家衛計委2017年8月1日釋出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限制普通米類、面類等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可選用低磷、低鉀、低蛋白質的米類、面類食品替代普通主食”。
回覆列表
腎病患者們經常會聽到醫生囑咐,要控制蛋白的攝入,要低蛋白飲食。那低蛋白飲食是所有的腎病患者都要需要的嗎?
不一定,對於腎功能尚處於正常的腎病患者,蛋白質可以正常吃,並且至少一半以上來源於優質蛋白質;但當腎病患者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時,應採用以優質蛋白為主的低蛋白飲食。不過,腎病患者不論在腎功能正常或是腎功能不全,都應該選擇優質蛋白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值得注意的是,在慢性腎病患者的“低蛋白”飲食中,優質蛋白必須佔一半以上。
蛋白質分成兩種,一是動物蛋白,二是植物蛋白。而慢性腎病患者要求的是低蛋白飲食,為了可以補充體內蛋白質所需,又不能加重腎臟的負荷,因此在攝入蛋白質時主要以優質蛋白,即動物蛋白為主,比如瘦肉、牛奶、雞蛋、魚類等。
為什麼要低蛋白飲食?
低蛋白飲食在腎臟病的治療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低蛋白飲食是透過減少從食物中攝入的蛋白質的量,來減輕對腎臟的負擔,改善蛋白尿,從而延緩腎功能減退。因此,低蛋白飲食必需貫穿腎臟病的整個治療過程。
那如何做到低蛋白飲食?
計算每日攝入蛋白總量根據腎功能確定每天所需多少蛋白,其中要求50%-70%都是優質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低蛋白飲食不等於無蛋白飲食,若蛋白攝入過少,則易使腎友營養不良,反而加重病情進展。低蛋白飲食需要長期堅持,但要想達到最好效果,還需注意一些細節。定期監測腎功能、電解質,定期監測白蛋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