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桔子的日常

    關於教育孩子問題,我覺得是一本很深奧的學問,每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方式,有命令式的,有放縱試的,也有談判試的。更多的是言傳多於身教,可是教育最好的方式還是在於身教大於言傳,只有父母用行動去影響孩子,這才是成功的教育方式。那麼關於教孩子守規矩我個人有以下幾點。

    1.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小時候父母常會說,去了別人家要守規矩,在長輩面前要守規矩,在學校要守規矩等等,這一類的規矩都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做到的最基礎的規矩,更長遠目的其實就是修身養性,這應該是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

    2.社會上該遵守的規矩: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社會上的紅線不能觸碰的就是不能觸碰,不然社會大亂,所以才有法律來約束,我認為父母應該教育到孩子社會上的規矩,長大了才不會誤入歧途。

    3.有原則,不盲目:頑皮是孩子的天性,我並不覺得老實聽話的孩子將來就一定有出息,因為曾經勉強剋制下的東西得不到釋放,在未來某一天一但有了導火線,一定會爆炸,所以該讓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開放思維,不能太死板,循規蹈矩並不是一件好事。

  • 2 # 鵝媽媽講閱讀

    判斷教孩子守規矩對不對?要看是怎麼教的?守得又是什麼規矩?

    教孩子守規矩,我的理解是教孩子遵守規則,規則意識是一定要培養的。規則都具有絕對的或相對的約束力。人的行為是一種在一定的範圍內才可以得到許可的行為,才是可行的行為,而不是一種完全的無拘無束的行為。

    出門做客,在親戚朋友面前丟臉了,回來暴打一頓,然後規定以後怎麼怎麼樣?

    其實完全可以在出門前就給孩子講清楚出門做客的幾個重要規則,然後做客過程再提醒一下,估計不會有大的錯誤發生。

    最好的教法是界定規則,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一定時期適用,過期的,可以不遵守。

    某人權威規定的某個集團的,不在這個集團的,可以不遵守。

    規則不再符合當前情況的,可以不遵守。

    在生命攸關當下,一些規則可以不遵守。

    有些規則存在需要不斷完善的侷限性,可以不遵守。

  • 3 # 辣姐包包裡有糖

    古人有云: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說明了一點,規矩的重要性。現在很多傳統老規矩,已經名存實亡了,家長們在孩子的教育中,強調個性,強調自由,強調特立獨行,對於規矩嗤之以鼻,認為是對孩子天性的壓制。所以在這個時代講規矩,是要冒著捱罵的風險的。

    但是,我覺得教育孩子守規矩還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孩子從小就應該明是非,知對錯,辨善惡,長大才能成為一個人!而規矩在某些方面來說,就是孩子行為的指導。比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比如禮貌謙遜,比如就餐禮儀,這些都是孩子需要了解需要遵循的規矩。規矩,體現了孩子的教養,真的應該從小教育。不同家庭對孩子的教養是不一樣的。我家小姑娘,從小被外公講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家的規矩就是不允許剩飯,飯碗裡一粒米都不剩。現在我家小姑娘掉桌上飯粒還會撿起來吃掉,攔不住。她已經習慣了珍惜人家的勞動成果,這就是我家的規矩。

    同樣的,孩子在社會上生活,必須遵守公共道德,法律法規,這也是規矩!不能用釋放孩子天性做藉口,讓熊孩子越來越多。

    所以,守規矩是教給孩子最重要的一課。

  • 4 # 培多分教育

    孩子聽話好還是調皮好?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數家長教小孩要聽話、要乖,但是同時又擔心小孩缺乏主見及判斷力,從而陷入困惑,那麼到底孩子聽話好還是調皮好呢?

    1、孩子聽話好還是調皮好

    經常聽到媽媽們嘮叨:“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可專家們告誡父母,“太聽話的孩子問題更大,因為他們很可能失去更重要的東西——主見”。

    孩子太聽話,個性將不復存在。這個社會上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而那些讓人銘記的事物往往都是獨具一格的。孩子太聽話,童年將一片空白倘若童年將是一片空白,怎麼樣的教育能讓孩子擁有未來呢?

    太聽話的孩子容易把事情憋在心裡,久而久之不僅會造成心理上的壓力,一旦爆發還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答案是肯定有機率的。這是孩子缺乏主觀意識的表現,什麼都聽父母的,從而失去了自己做判斷的習慣,養成了依賴父母的可怕慣性。

    2、孩子調皮的利與弊

    孩子調皮的利:調皮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建立在探索慾望上的。在大人看來司空見慣的東西,對孩子來說都是新奇的,他想弄清楚。孩子的這種好奇心就是一種求知慾,它是創造生活的原動力。

    孩子調皮的弊:愛玩愛鬧,精力旺盛,過分淘氣會使“人見人嫌”,因為常常會危害到他人的利益,而且,家長放任不管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3、孩子調皮的原因

    好奇心引出的“調皮”.幼兒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幼兒性格的典型特徵表現為活潑好動、好奇。幼兒期孩子知識貧乏,許多事物對他們來說,是充滿神奇和奧祕的。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孩子渴望瞭解更多的事物,也希望自己能摸摸試試,往往成人越不讓看,越不讓做的事情,孩子偏偏要看要做,成人則視為“調皮”。

    4.如何教育孩子

    1、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並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2、分析並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3、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4、家庭教育不能前後矛盾-----手錶定理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錶,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錶時,這個看錶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為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 5 # 睿爸說

    規矩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有一部分是人類社會為更好的維持大家美好的生活設定的有規律性的規則。如果是符合大多數人的意願,為大多數人所認可的規矩,當然是要遵守的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無規矩不成方圓”。

    一般我們所說的讓孩子守規矩是指讓孩子懂得明白社會的道德標準和倫理關係。這是符合大家的認可度的,是可以遵守的。

    比如:公眾用餐的規矩,乘坐公共交通的規矩,尊敬師長的規矩等。

    但如果只是家長的一廂情願,或者只是試圖為了控制孩子做出不合理的要求,那就不叫做規矩了。那就是不科學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是有害的。

    比如:做不完作業不許吃飯,學習不好不給玩的機會,學習成績好時給獎勵等。

    如果既想要孩子遵守社會道德、法律和倫理關係,又不想讓孩子盲從和失去自我,那就需要家長平時多多引導才可以。或者可以嘗試開家庭會議和制定家規家訓,這是非常好的方法。[祈禱][玫瑰]

  • 6 # 溫風暖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覺得教孩子守規矩是很必要的。

    首先,守規矩的孩子紀律性好。他在學校能很好的遵守校紀班規,有班級榮譽感。所以他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會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歡。

    其次,守規矩的孩子自控力好。他能很好地判斷這個事情是不是現在必須要做的,要不然就會對自己產生不良的後果。

    那麼如何教孩子守規矩呢?我認為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教孩子守生活規則。每個人都是社會人,孩子也不例外。對大家的生活有幫助的規則要教孩子知道,比如:坐電梯先下後上,坐公共汽車要排隊上車,在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譁。

    3、教孩子守心裡的規矩。要讓孩子知道真善美,知道尊老愛幼,學會感恩別人,明白禮義廉恥。

  • 7 # 教育研究人三石子

    首先非常感謝的提問,對於教孩子守規矩這個的教育問題應該用辯證的思維的來看待。

    因為任何事物都是有雙面性的,出發點不同就會看到不同的結果。

  • 8 # 一起讀書會

    假裝正確的回答是這樣的。

    既要懂得守規矩,也要懂得打破規矩。因為今天的規矩已經和五百年前的規矩不同。

    但這樣的答案沒有用。

    我猜你想問的是,我的孩子守了規矩,吃虧怎麼辦。

    沒有辦法,唯有自己內心有足夠的信念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才能在吃虧的時候內心儘量保持平和。

    如果你覺得活著,能夠內心安寧,坦然,是有很大價值的,守住規矩,讓世界更有秩序,就是值得的。

    這很難。

    祝順利!

  • 9 # 嶸默默

    怎麼說好呢?生活百態,每個人想法不一樣,我一直覺得自己在逼孩子,從小我教他們要懂禮貌,要尊重老人家,愛護兄弟姐妹,每次接受他人幫忙都要感恩,謝謝、不客氣這些都是在嘴巴里一直說的,是的,這樣別人對他們的評價都是很有家教,很乖很聽話。但是,他們卻不是自信的孩子,也不是有自我的孩子,不知道是不是我要求太高最終導致的還是性格如此,我看到其他小孩他們想哭便哭想說不就不很隨性,雖然給我感覺無理取鬧但是卻不失自我,而且他們有主見任何時候不被壓迫的感覺

  • 10 # 阿庭同學

    必須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樹不修不成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修不成人,提高孩子的素質教育,道德教育,自我保護意識,尊守交通安全意識,不做違法犯罪行為人,教育出來的孩子才不會自私自利,有公德心,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胃不好的人,絕對不能碰的“4果3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