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雲之語手工摺紙大全
-
2 # 亮仔學史
歷史上以德報怨的例子很多,像韓信當年受過胯下之辱,受封楚王后,衣錦還鄉,不但沒有懲罰那夥流氓,反而對他們進行了賞賜,彰顯了一個大丈夫的胸襟與情懷。
而朱元璋登基後,回到家鄉看望鄉親們,正當鄉親們都翹首以盼跪迎皇帝的時候,只有一個人顯得極不自然,他就是當地的大地主劉德。
當年朱元璋年幼喪父,到地主劉德家裡想討得一寸土地來安葬父親,結果被劉德掃地出門,還是劉德的大哥劉繼祖看朱元璋太過可憐,就挪出了一點地把朱元璋的父親安葬了。朱元璋從那時起離開了家鄉,陰差陽錯的加入了起義軍,後來竟然成為大明的開國皇帝。
回到家鄉的朱元璋可能自己都還在回味自己的童年,他可能都不相信自己當年背井離鄉,差點餓死,如今能以這種身份回到家鄉,面對劉德,朱元璋並沒有橫加指責,反而是賞賜了三十頃田地給他,老朱究竟是怎麼想的?
人之常情其實相比於韓信,朱元璋這點事壓根就算不上侮辱。在元末官吏的橫徵暴斂下,百姓們都吃不上飯,而地主劉德家裡的地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是自己一步步省吃儉用才有的。
更何況他與朱元璋非親非故,憑什麼就要把地給你這個窮小子?今天給了你,明天大家都來要,那我還過不過日子了。就像現代社會的借錢一樣,能借是情義,不借是本分。
朱元璋後來也說,我那時候那麼窮,你哪能知道我會到達今天的地步?
皇帝的性格朱元璋一生所採用的酷刑,都是針對於貪官汙吏,他出生在底層,從小就痛恨官府的強徵暴斂,所以制定了許多政策,如貪墨60兩以上者剝皮實草。
可反觀對老百姓,朱元璋卻是一位仁慈的好皇帝,曾經制作“大誥”分發給老百姓,如遇到冤屈,可以手持“大誥”上京城告御狀,地方官不得阻攔。
而劉德雖然是個小地主,但他不對統治階層造成任何麻煩,在朱元璋眼裡,他也就是個比老百姓好的稍微好一點而已,皇帝以政治為出發點,他沒有必要為難一個小地主,那樣太有損自己“皇帝”的身價了。
龍脈之地古人對家鄉都有著特殊的感情,衣錦還鄉是那是所有出門在外之人的夢想,即使到了現代,這種想法依然存在。
朱元璋回到家鄉,更多的是懷念是欣慰,心情大好,不想處理劉德而讓鄉親們寒心,皆大歡喜的事情,沒必要搞得大家都不愉快,更何況也不是什麼大事。
再者,朱元璋是極其迷信之人,當年派劉伯溫去給自己的父母重新選擇陵寢,但劉伯溫一眼就看出父親埋葬的地方是龍興之地,貴不可言。
假使當年劉德把地給了朱元璋,哪裡還有這龍脈之地?自己能否統一天下都還是未知數。
因此,朱元璋沒有報復劉德的做法,按照人們普遍認為的朱皇帝暴虐殺戮的一慣行為不符,但仔細分析,這一做法又相當合理,朱元璋不愧為一代雄主。
-
3 # 新世紀淺水魚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身世其實很悽慘,自幼跟著父親為地主種地為生,經常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受地主剝削日子過的十分悽苦,平時生病患疾根本沒錢醫治。有一年朱元璋的老父親患重疾臥榻不起,最終死去。朱元璋悲痛不已連給父親下葬的錢都沒有,不得已去向地主求情,看在這麼多年替他賣命的情分上沒有空看也有苦勞,地主不到沒有同意反而尖酸刻薄的嘲諷了朱元璋一番,後來地主的哥哥實在看不下去地主的做法才幫助朱元璋安葬了父親。這段往事成了朱元璋一生的痛,他恨自己無能連老父親死後連安葬父親的能力都沒有。朱元璋登基後也回過故里,以前那位地主也在跪拜的人群裡,面對年幼時曾刻薄對待過自己的地主,以朱元璋殺伐果斷的性格,很多人幾乎都可以預知他有什麼下場了,然而朱元璋發現地主後卻做出了讓人驚訝的舉動。他緩緩托起跪伏在地的地主,並詢問了曾經幫過他安葬父親的地主哥哥的情況,得知地主的哥哥已經逝去後朱元璋也是感慨萬千,人們都好奇為何地主當年那樣對待朱元璋卻沒被報復,用朱元璋本人的話來說,事情已經過去了,在當年那樣的情況下如果他是地主他也會那麼做的怨不得別人,只怪自己沒本事。也許是感恩地主的哥哥,朱元璋最後不僅沒有責罰地主,還免了地主家很多稅收和賞了地主家很多錢財並加封了官職,讓地主家世代都對朱元璋感激不盡。
-
4 # 水舞半江
“吾貧時,爾豈知今日為天子也。”這句話很好地解釋了朱元璋的所作所為,也道出了兩層意思。一是“天子”,當時天下初定,百廢待興,作為皇帝的朱元璋急需一個好的“政治效應”來穩定民心,從結果來看,他做到了,也帶來了後面的“洪武之治”。二是“豈知”,道出了朱元璋以德報怨的高尚情懷,“說你劉德當年那樣做,放心我不會追究的,畢竟也是人之常情。當年我那麼地窮,你那時候怎麼會知道我能當上皇帝呢?”同時也有可能當時李德的兒子曾施捨過朱元璋,哪怕是剩飯殘羹,都對朱元璋來講是莫大的幫助,由此可見,人在做,天在看,心存善念,必有福報。
回覆列表
歷史上有兩個人對待曾經侮辱過自己的人,做法不和常理,一個是戰神韓信,一個是明太祖朱元璋。
韓信我們都知道,成功之前碰到一群無賴,然後受到胯下之辱。而功成名就之後,韓信衣錦還鄉,不但沒有責罰和殺害當年侮辱過自己的人,反而進行賞賜。
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因為家裡窮,所以給地主劉德放牛來維持生計。劉德為人刁鑽刻薄,朱元璋沒少被他欺負。有一年朱元璋的父母去世,朱元璋來求劉德施捨一塊地來安葬親人,誰知劉德不但不答應還對朱元璋進行侮辱和謾罵。劉德的哥哥劉繼祖在一旁實在看不下去了,就給了朱元璋一塊地安葬親人。
朱元璋當時皇帝后也衣錦還鄉。鄉親們得知之前的窮小子成了大明的皇帝,紛紛前來跪拜。而人群中就有一個人跪著瑟瑟發抖,他就是劉德。劉德害怕朱元璋報復他,就嚇得跪在地上連頭也不敢抬起來。朱元璋把劉德叫過來不但沒有殺他,反而安撫他說:“當年你也不知道我是將來的皇上,所以不怪罪於你”於是就給了劉德很多賞賜。
那麼問題來了,韓信和朱元璋為什麼都對成績欺負過自己的人這麼好呢?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可是一個殺人如麻的人,看誰不順眼就殺誰,因此大批功臣倒在他的屠刀之下,為什麼反而放過一個欺負過自己的地主呢?
原因有兩點∶一、正在考慮:熟知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朱元璋屠殺的都是功臣和貪官。而對老百姓,朱元璋是非常體恤百姓疾苦的,所以朱元璋上臺後致力發展農業和經濟,儘量讓從廢墟中走出來的老百姓過上好的生活。朱元璋殺的只是認為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皇位和威脅到自己統治一群功臣,而老百姓並不會威脅到自己統治。雖然劉德是一個地主,也遠威脅不到自己的統治。而且一個帝國的發展除了老百姓,依然離不開社會各級階層的支援。劉德是屬於地主階層,地主階層在古代社會也是屬於一支中堅力量,也是朱元璋拉攏的物件,所以他不但沒有殺劉德反而進行賞賜,這是處於政治層面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