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妖大就是仙
-
2 # 腳踏一枝梅
謝友邀答。
曹操是三國中最撥尖的厲害人物,火燒赤璧,他該有此劫!為啥呢?
一來是老天爺安排,天意如此,曹公安有回天之力?
二來老羅導演的此劇,劇場和演員如何,老羅事前已設定好了,誰叫老羅是導演呢?曹操就一主角之一,戲份有限。
三來曹公能想的該乾的似乎都弄了,別忘了他的敵手孫權劉備,可是出類拔萃的蓋世英誰,以一敵二,難啊!
稼軒詞雲: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坡詞雲:遙想公瑾當年,雄姿英發,小喬初嫁了。羽扇綸巾,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
曹公戰敗,非戰之罪,天亡我也!
赤壁之戰,作為以少以弱勝多勝強的經典名戰,載入史冊,誰也無法變動。為曹公設破敵策,不是畫蛇添足嗎?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3 # 耕讀186
輪到火燒赤壁時,曹操已經是無力迴天。一系列的失誤導致曹操伐東吳必敗無疑。
第一,伐東吳臨時起意,毫無戰略謀劃和準備。曹操起兵鋒芒指向的荊州,以解心腹之患。可兵未到荊州劉表病亡,劉琮舉州投降,兵不血刃佔領荊州,應該大功告成。曹操想挾勝勇趁勢一舉滅東吳。戰略準備不足,是其必敗原因之一。
第二,急於求成,軍事不當。曹操長於兵馬步戰,順江南岸初攻東吳,水路頗多,致使進攻不利,退守北岸於赤壁與東吳隔江對峙,此時兵老將疲、鋒芒已鈍,駐守烏林已是無奈之舉,只是期望挾天子之威,重兵壓境迫使東吳內部分裂,投降歸順。再者就是像官渡之戰,以尋戰機。進有長江之險,退又無功而獲。屯兵北岸亦如雞肋一般。
第三,天時不利。駐守烏林已入寒冬。北方將士不習南方寒冷多有疾病流行於曹軍之內,戰鬥力大衰。再者寒冬臘月有東南風西北吹,給火攻創造條件。真是天滅曹操,曹操已無回天之力。
時入寒冬又起東南風,曹操天時不利。長江之險、遍地水澤,曹操不佔地利。兵老將疲、疾病流行,曹操又無人和。三不利,再加上伐吳無戰略謀算,將士不習水戰,曹操僅有的優勢就是人多了。就軍事而言,赤壁失敗,並不會引起整個戰場形勢的潰敗。即使水軍全失,曹操進軍還是以步兵為主。可赤壁之戰後曹軍整個潰敗,荊州七郡曹操只佔南陽郡和部分南郡。即使沒有火燒赤壁,曹操也應該毫無勝算。種種不利,已將曹操置於敗地。
-
4 # 潘不安講究史
相應的破局之法歷史上早就發生過,只需兩招即可!
在南宋末年,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張世傑護衛趙昺在崖山建立據點,準備在海上繼續抗元。
隨著文天祥的被俘,陸上抗元力量損失殆盡。元將張弘範終於於祥興二年(1279年)正月,率軍攻擊崖山,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張世傑否決了幕僚向西撤退的建議,併為了防止士兵逃跑,焚燒陸上所有建築,將所有軍民遷移到船上。又仿效三國時期的連環船,將上千艘船隻用繩索連線成一體,一字橫亙在海灣中,並將趙昺的龍舟置於中心保護。
張弘範見此,心想不正是讓我學三國周郎赤壁,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嗎!於是便命令元軍乘著無數搭載引火之物和茅草的小船,藉著風勢衝向宋船。
但張弘範既然能想到路人皆知的連環船計,怎麼會沒有應對之法呢?他先在每艘船上都橫放一根長木,再在船身外塗滿溼泥,讓船隻根本無法被引燃,使元軍的火攻無功而返。
火攻不成的張弘範封鎖海灣,斷絕宋軍汲水和砍柴的通道,使得宋軍民只能吃乾糧喝海水,嘔吐腹瀉不計其數。此後張弘範發動猛攻,寡不敵眾的宋軍民終於在同年三月十九日全體殉國。陸秀夫背年僅7歲的小皇帝趙昺投海自殺,張世傑突圍後在風雨中不幸遇難。次日清晨,崖山海面上浮屍十萬,慘不忍睹。
張弘範妄想學周瑜火燒赤壁,但張世傑只是在船身上塗滿溼泥,即告破局。可見赤壁之戰中,火燒連環船之計並非無懈可擊,其勝只在出其不意。
曹操至官渡之戰以少勝多攻滅袁紹,又兵不血刃的吞併荊州,全軍上下的信心膨脹,加上認為南方冬天沒有東南風,才會在沒有防備下中了東吳的火攻之計。
而實際上,赤壁火攻只是燒燬了曹操南下的船隻,傷亡主要是荊州的降兵水軍,本部主力依然完整。主要導致曹操退兵的是原因是,南下準備不足,導致糧草嚴重緊缺,此時荊州又瘟疫橫行,大量士兵因飢病而死,曹操才不得不撤退。
所以曹操即使可以在火攻中破局,雖防的了人謀,但無論如何破不了天災,實在是天意。
回覆列表
水火無情,“火燒冰窖一天意”。為防止火災,必須建立預防機制。曹操可在水寨外建鐵網攔截系統,對各級官兵進行防火安全演練,臨危而不亂。江水中煙火的傷害是震攝意義大於實際燒害意義,戰爭中最忌軍心大亂,不戰而自潰。《宴長江曹操賦詩》一章中,曹操倚強而驕,驕兵必敗。當年我為曹謀,或改寫三國曆史,魏公掃江南,吞東吳,統華夏。
俱往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