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所見未必真
-
2 # 一戈話事
分三點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這是個偽命題。中國的貿易順差是進出口順差,而不是財務盈餘。外匯順差對國家來說是外匯增加,國家增加的外匯,需要支付相應數值的人民幣。所以貿易順差所得的美元,主要表示外匯可用額度的增加,而不表示財政收入的增加。因此這問題是一個偽命題。
第二,國家財政不可能每年撥2000千億美元投資於晶片研發。200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超過14000億元!中國一年的國防預算才12000億元左右。這意味著晶片研發撥款比國防開支還要大很多,這是絕對不現實的。如果國家通過增發人民幣來解決這龐大投資金額的話,人民幣必然會大幅貶值!
第三,晶片研發確實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光靠砸錢是不可能就解決問題。晶片研發是當今最前沿最尖端的科學,其科學規律決定了研發不可能立竿見影,一步登天,需要成果積累的時間。同時,更需要人材的集聚。所以,晶片研發的成果不僅僅取決於投入,而是必須具備三大要素——資金、人材、時間。
-
3 # 碧海雲天王工
順差是銀行的,不是財政的。銀行把大家存款人民市給了外貿工廠,換來的美元是大家的存款。如果投資失敗,大家的存款就沒了,所以外匯不能隨便花。
-
4 # 使用者9152974242576
國家每年拿出貿易順差2仟億美元搞晶片研發。請問:這錢怎麼用?買光刻機外國不賣。給科研人員,中國不缺錢,還需要用外惠美金換人民幣嗎?關鍵是缺人才,搞研發的天才!
-
5 # 呦呦強強
高精尖技術的研發不是靠錢能堆起來的,關鍵的是要靠人才。靠的是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的研究。基礎學科不紮實,那麼 你砸上多少錢也研製不出高新技術來。中東國家不是靠是靠石油賺了很多錢嗎? 那麼,他們又研製出幾個世界上的高新技術呢?
-
6 # 人在獅城2019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晶片的製造光刻機是關鍵。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生產晶片的過程同樣也離不開蝕刻機。
今早看到一條訊息。由上海中微生產的5奈米蝕刻機已經經過臺積電檢驗並開始出口給臺積電了。這說明中國在微小(5奈米)奈米的裝置製造工藝上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光刻機還會遠嗎?
-
7 #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錢雖然說是萬能的,但有些東西不是錢能搞定的,技術的積累雖然是靠錢砸出來的,但人才的培養選拔,並非是靠錢能砸出來的,人才的培養,除了人才的天賦,良好的教育水平,還必須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實驗環境,好的學習環境和實驗的環境,就必須要有一流的師資和一流裝置的實驗室。
晶片屬於高階精密的微電子元器件,一個晶片包含很多各類功能的單元電路,所以設計晶片必須要掌握很多的單元控制電路,晶片內部電路是通過串聯和並聯組成的,為了能控制晶片內部的各單元電路,所以晶片還必須要有配套的軟體控制系統,才能完成對晶片內部各單元輸入輸出訊號的指令控制。
晶片分為三個環節部分,一個是設計晶片,二個是配套的軟體控制系統,三是製造晶片,所以若要完成一個商業晶片,三者不可缺一,否則就是半成品。所以晶片產業是一個配套的系統的工程,需要很多行業領域的專業技術知識,才能完成一個晶片的商業化。
-
8 # 歷史的昨天2
大學教授說話一個不小心就被自己的學生舉報,作家寫點心得體會就被群毆。這樣的環境下,晶片就算了吧,畢竟這種小玩意還是有技術含量的。
-
9 # 堯天舜地
你還不太明白什麼是順差。
姑且我理解為需大力發展晶片行業吧。
用任正非的話說,蓋房子修公路,砸錢就可以,要多少有多少,取決於你砸錢的數量。晶片不行,晶片不是砸錢砸出來的,而是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董明珠也想造晶片,去臺積電瞅了一眼,決定不做了。
晶片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世界綜合各國頂級技術的綜合體,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立製造,你不服,可以去試試。
做自己特長的事,不要整天想什麼都是獨立製造,你的思路本身就錯了。
-
10 # 陳燎原776
中國不差錢,買美國國債的那麼多錢,隨便拿點出來就不止這兩千億美元了,個人認為,關鍵還是國家的戰略布暑和人才。
-
11 # 晴空一鶴
能解決卡脖子問題但不一定領先世界
任何一個國家,只要經濟環境穩定,都可能通過持續大量投入,在某一行業乃至某一領域逐步追趕進而取得領先地位。關鍵問題是,只有讓這種投入轉化成社會效益,才會有效率,也才能形成不斷強化的正向激勵效應。
如果國家每年投入巨資,相信不出十年就能解決晶片領域的卡脖子問題,因為我們國家最其實不缺人才,而且往往是一個大師就可以帶出一大批頂尖人才,加之有新型舉國體制的威力,完全可以通過研發的強度彌補速度上的不足。當年“兩彈一星”就是例證。
國家意志和市場需求相結合,是改變中國晶片產業落後局面的有效路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這個市場足以讓任何產業成為“巨無霸”。晶片雖然是高科技,但最終還是要到市場中轉化。所以,有的國家雖然技術領先,但也不敢無視中國市場,搞摩擦的最終目的還是想控制中國市場。這已經不僅僅是科技競爭,而是經濟控制力和影響力的競爭。對於一個主權國家,尤其是中國這樣一個有過慘痛歷史的國家來說,可以讓利,但不可能在這方面受制於人、任人擺佈。
回覆列表
我們每天都盯著晶片,其實這只是冰山一角,在軟體方面我們更加薄弱!
真正掐脖子的是那些上游產業,比如設計工具,那些工具軟體都需要很多學科的頂級專家和程式設計師配合才能完成,研發非常慢 成本非常高,比如說設計光刻機的工業軟體也是其中之一,這些軟體目前都是美國的,但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和資金投入 我相信中國可以開發出來!
但是問題就來了,能下這麼大的決心嗎?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同樣是100個億,一個人拿著他去開發軟體,另一個人拿著它去架一座橋,小汽車往前面一停 伸著手一指“您看這是我們剛建成的大橋!”,另外一個人在實驗室,這是電腦螢幕,您看這些程式碼就是我們正在開發的軟體 已經投入了100億,目前還沒完成,只能給您看看程式碼……這個畫風你腦補一下!
這種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上面很難認可,甚至會懷疑這是不是騙子,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目前科學界的現狀,耗時長 投資大 見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