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少山紅杏管理員
-
2 # 西門爬雪
投餵多采用撒餌法,每天投餵2次,日投餵量一般為魚體重的4%左右,具體應根據天氣、水溫、水質、水體交換、魚的健康和吃食情況靈活掌握,適當調整。注意不投餵腐敗變質或脂肪含量過多的食物,以防引起魚患腸炎病。由於香魚有爭食習慣,投飼時要注意投勻,以保證魚都能吃到飼料和均衡生長,據觀察香魚在早、晚應多投。投餌量在溶氧充足,水溫在17-22℃時為魚體重的20%,如果溫度低於17℃且溶氧量低時應減少投餵量。
-
3 # 玲玲的記錄生活
魚類是變溫動物,在最適溫度時吃食最多,生長也較快。應根據水溫情況,確定每月的投餌量。通常飼養的魚,一般水溫在十度開始攝食,但真正生長水溫在十五度以上,水溫在二十度以上為吃食旺季,應當多投餌。每年六月到九月這四個月時間內是淡水魚迅速生長期,其投餌量為全年的三分之二以上。投餵飼料可以根據下列幾種情況來確定日投餌量:
淡水魚投餵飼料
首先,投餵飼料要看天氣。魚池的溶氧主要由浮游植物提供的。晴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強烈,水中溶氧高,魚吃食旺盛,適當多投餌,陰雨天水中溶氧低,魚攝食量減少,應少投,悶熱無風天,下雨前要停喂,以免引起嚴重浮頭。
第二,投餵飼料要看池塘的水質。水質清瘦的塘,可增加投餌量,較肥的水和肥水池,溶氧較高,水質較好,可照常投餌I過肥的水,溶氧低應減少或停止投餌。
第三,投餵飼料看魚的吃食情況。如果餌料在投餵之後很快被吃完,可以適當的增加飼料的投餵量,而如果餌料在投餵之後長時間吃不完,可以適當減少飼料的投餵量。
最後,投餵飼料要看魚的活動情況。如果與比較健康,在池塘中比較活潑,可以適當的增加飼料的投餵量,而如果魚正處於發病期,可以選擇少投或者不投。
淡水魚飼料的選用和投餵
給魚投餵飼料的目的是:為飼養魚類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最佳的生長、最佳的產量提供必要的營養需求,並儘可能減少給環境帶來的廢物,為最佳的利潤支付合理的成本。飼料良好的營養質量和物理性質是養魚技術達到生產和經濟目標的關鍵。
用於養魚的飼料質量須滿足下列條件:
1.飼料必須製成顆粒狀或浮性的或沉性的。
2.只能採用符合營養質量和物理性質的顆粒飼料。
3.採用的飼料必須營養完全,包括完全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預混料,以及補充的維生素C和油脂。
4.飼料的蛋白質含量一般在32—36%。蛋白質含量高的飼料價格較貴,但這是值得開支的,尤其是當魚的平均體重為≥50克時。
5.飼料的質量會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而降低。飼料應該在製造後6周內用完,因為存放時間過久,其維生素和其它營養物質會損失,並會受到黴菌和其它微生物的破壞。
池塘魚飼料的投餵
1.池塘魚類投餵飼料的目標是將符合質量要求的飼料以規定的數量和投餵次數投餵魚類,從而取得最佳的生產效果和效益。
2.為使魚類的生長和飼料係數之間平衡,每次投餵和每天投餵的最適飼料量應為魚的飽食量的90%左右;如果投飼量只有飽食量的80%,其飼料係數會比較低,但生長比較慢;如果投飼量達到100%的飽食量,生長會好但飼料係數會比較大;如果投飼量超過魚類100%的飽食量,就會汙染水質,增加水質管理和無用飼料的開支。
池塘中魚類攝食飼料的數量主要與水溫和魚的平均體重有關。
投飼料的方法很多,但以下是一些建議的基本原則:
a.開始投餵(最初幾天)以3%的投飼率投餵(魚體重的3%),當魚能積極攝食後,魚會在2—5分鐘內吃完。
b.有些魚類,如溝鯰,平時通常在晚間攝食,應該訓練它們在白天攝食。投料的時間最好在上午8:00到下午4:00,或黎明後2小時至黃昏前2小時。
c.每天投餵二次或多次一般是沒有必要的,但將每天的投料量分成2—3份,間隔6—8小時喂一次,在某種情況下會使魚生長快些,飼料係數會低些,對個體較小的魚和羅非魚及鯉魚尤其如此。
d.應該嚴格避免過量投飼,過量投飼的標誌是在投飼後10分鐘以上,還剩餘的飼料未被魚吃完。當池塘中魚類的現存量接近魚載量時,過量投飼的問題尤應加以重視。
e.每次投飼應將分配好的飼料量全部立即投入,不能分成小批次用手撒的方法一把一把地在幾分鐘內投完。
f.每天投餵魚類的飼料量是有限的,因為代謝廢物所造成的汙染會對水質造成不良的影響。
飼料的購買和貯藏
每次購買的飼料,應以能滿足4—6周的需要量為好。飼料應該貯藏在乾燥、通風、避光和陰涼的倉庫中,能防止動物和昆蟲的侵擾。
飼料係數
飼料係數是有飼料的營養物質生產魚的效率的一種評定標準。它常受幾種因子的影響,這些因子包括飼料的質量、飼料的用量、魚的種類、魚體的大小和水質。
投餵尼羅羅非魚、溝鯰和鯉魚的高質量顆粒飼料,從15克養至500克,體重每增加1.0kg,其飼料用量應1.2kg—1.7kg。當魚長到較大規格時,其飼料係數會增大。
飼料和投飼方面其他需要考慮的問題
營養(飼料)是養魚管理中自始至終需要加以注意的重要因子,飼料的質量不能掉以輕心。在購買和操作飼料時要特別加以注意,因為飼料和投飼的開支是養魚生產成本中最大的一筆支出。魚類的攝食行為是魚類健康狀況的標誌。如果魚類攝食積極,說明魚類的健康狀況良好,反之,說明健康狀況較差。
建議不使用自動投餌機,因為這要額外的裝置開支,通常使用它們時飼料係數也會較高。養魚者應該經常觀察魚類的狀況,魚類攝食行為和水環境的總體狀況,至少每天一次。每次投餵魚的飼料量應該稱重,並記錄下來。如果給魚吃的飼料量難以每天稱重,那麼可以用容量法(由體積與重量的換算關係確定)來估計飼料量,但每當飼料的品牌和型別更換時,應重新確定
飼料的容量與重量的關係。
沉性顆粒飼料比浮性顆粒飼料的價格便宜,可以用於池塘養魚。但浮性顆粒飼料較好,因為使用浮性顆粒飼料不易造成浪費,還便於養殖者直接觀察到魚的攝食行為和其它情況。
如果飼料價格的高低直接關係到飼料質量的高低,那麼用低價格的飼料養成一季魚的開支會比高價格的開支要多。調整飼料與養魚的生產效能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不能單從飼料的價格方面加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