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丨好好先生

    雞鳴即起

    古代的上班下班時間,和現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但具體時辰上又

    比現代一般機關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與農業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作息習慣相適應。《詩經·齊風·雞鳴》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雞已經叫了,上朝的都已經到了;東方已經亮了,上朝的已經忙碌了(雞既鳴矣,朝既盈矣;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因知古人雞鳴即起準備上班的傳統,至少在春秋時代就已形成。往後,這個時段逐漸定型為卯時(早晨五至七時)。

    由中國傳統的行政體制所決定,古代公務員的所屬機關,可分中央和地方兩類。凡在中央各機關供職的官員,一定品秩以上,或有職務所規定,必須參加由君主親自主持的最高國務會議,通稱朝會,故京官上班的第一道程式,便是"上朝",亦稱"朝參"。朝會有大朝、常朝等區分。《梁書·武帝紀》裡有一篇梁武帝的詔書,道是一切國務,必須先在朝會上諮詢大家的意見,所以百官應該"旦旦上朝,以議時事,前共籌懷,然後奏聞"。也就是說,除法定的節假日外,這種具有實際內容的常朝,幾乎每天都要舉行。倘是君主生病或怠政,所謂"從此君王不早朝",那便是例外了。

    借光行路

    上朝規矩,除一二品大員年高者,特賞可以騎馬或坐椅轎外,其餘人一律步行入宮;又因隨從不得跟入的緣故,沒人給你舉燈照明。說是黎明開會,但若是把從宮門步行到朝殿(開會的大殿)這段距離算上,加上御史整隊、等候傳呼,得提前一些時間抵達。明高啟《早至闕下候朝》詩云:"月明立傍御溝橋,半啟拱門未放朝。"所述便是常參官提前到達的情景。適值黎明前的黑暗,進宮之後,叫人如何擇路而行?據《天咫偶聞》記,明代紫禁城皆有路燈照明,天啟時太監魏忠賢當權,才下令盡廢路燈。

    其後,該制度又為清朝繼承,紫禁城內,除朝房及各門外,絕無燈火,理由為消弭火患。結果便是百官"戊夜趨朝,皆暗行而入,相遇非審視不辨"。想象其萬一相撞或"追尾"之情景,唯有《三岔口》可比。因為無燈照明,還發生過有人在雨夜趨朝時因路滑失足跌入御河溺死的意外,如按現在的制度,當視為工傷死亡,應予撫卹。

    當然,這種上班時的犧牲絕不會發生在王公大臣身上。清制,凡親王與部堂長官上朝,皆有專人打燈引至景運、隆宗二門;軍機大臣則有角燈匯入內右門。還有,奏事處官員、各部院衙門遞奏官和各省提塘官,因為他們提前送到的各種檔案和報告或許會成為皇帝在朝會上提出討論的議程,因而也特許給燈。上述這些燈火,就是廣大"無光"上班族防備工傷的借光之源。大體辦法,各自趕早,如等早班車似的站在東華門外,遠遠看見有燈過來,便蜂擁而上,亦步亦趨。沒趕上這趟的,只好再翹首以盼下一個"有光"上班族到來。

  • 2 # 凡夫小白520

    《詩經•齊風•雞鳴》中【雞既鳴矣,朝既盈矣;東方明矣,朝既昌矣。】中國古代官吏也有嚴格規章制度限制上班時間,應該是更早時間,雞鳴[卯時]上朝,[申正]散值。

  • 3 # 西山講歷史

    早九晚五是現代人才有的福利,古代人工作要比這麼辛苦的多。常言道,鐵甲將軍夜度關,朝臣待漏五更寒,山似日高僧未起,看來名利不如閒。

    比如清代的皇帝,他的工作時間大部分現代人受不了。清代的皇帝會在凌晨5點上朝,這就要求凌晨3點就要起床,現代人凌晨三點很多人還沒睡呢。

    皇帝凌晨5點上朝,作為大臣,誰敢遲到,所以清朝的大臣們也是在凌晨三點左右起床,離皇宮遠的大臣凌晨兩點起床,現代人這時候可能剛加班下班。

    這種朝會一般要持續到早上8點左右,沒有特別事項的大臣可以回家睡個回籠覺,皇帝覺得有必要再開個小會的大臣,會被召集到書房繼續商議。

    這種早起在夏天還能忍受,到了冬天,凌晨兩三點起床,對誰都是一種折磨,但是為了保證國家運轉,當了官就要承受這樣的辛苦。

    清朝官員惲毓鼎(日講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講,國史館協修、纂修、總纂、提調,文淵閣校理,鹹安宮Quattroporte,侍讀學士,國史館總纂,憲政研究所總辦等職)有寫日記的習慣,他在日記中記載,有一次凌晨三點出門上朝,“因為道路泥濘,抵達東安門時天已黎明。’天顏清減,深以為憂,竟無人敢以攝養之說為聖明告者’。連皇上都對老上上朝耷拉臉,何況大臣們還要有比公雞還要早起的辛苦哪。還有一次,惲毓鼎為參加在頤和園的慈禧太后生日會,凌晨一點半鐘就起床出門。

    當官的這麼辛苦,老百姓們更辛苦,老百姓如果想賣家裡產的東西,要天不亮就挑擔走路去市集。

    清代的皇子們被要求早上五點起來唸書,敢睡懶覺就要挨鞭子,而且皇子們唸書的地方離皇帝的書房很近,皇帝要是聽不到皇子唸書的聲音,也會懲罰皇子們。皇子們上午唸書,下午習武,一天也不能放鬆。

    古代生產力低,古人的生活遠沒有我們想象的安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很懶沒有跑步動力的時候,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