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子修行日記

    我個人覺得得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

    大多數的人對於這些行為的感官都是子女不孝,但是,這種結論太片面和武斷。

    我們可以看一個類似的例子來感受一下:

    小明拿著母親辛苦掙得錢去高階餐廳請女生吃飯。

    表面上看,很容易讓我們對小明進行道德綁架,作出小明不孝之類的評價。

    但是,如果事實是:

    透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小明並沒有不孝。

    再來一個例子:

    透過這個例子,我們又看到了不同的發心與初衷,所以我覺得,我們不應該一棒子打死所有的人,我們只是一個旁觀者,只是看到了事情的區域性,而透過區域性去推斷整體,往往這種行為都是不負責任的。

  • 2 # 吸清風飲甘露食五穀

    一、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最典型的特徵就是不自信,內心脆弱,對事物敏感。由於大多數農民工和下崗工人的家庭都比較貧困,所以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子女更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在與人的交往中容易輕視自己,辦事缺乏膽量,容易附和別人,缺乏自己的主見。經濟上的窘迫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生怕別人的憐憫。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對很多事情都多疑、敏感,懼怕別人的嘲笑。

    二、虛榮心理。這種心理狀態,是由自尊心受到扭曲後變化而來,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虛榮心表現在行為上,主要是盲目攀比,好大喜功,過分看重別人的評價。有這種心理的人往往有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受到折磨和痛苦。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並不是都有這種心理,但是作為農民工和下崗工人的子女,用父母微薄的收入出去旅遊,還四處曬風景和美食,顯然是要用表象的富有來掩飾對於貧困的恐懼。

    三、炫耀心理。這種心理的產生源於不自信。越是炫耀什麼,說明越是缺少什麼。這種人企圖透過炫耀來展示自己的存在,找到自身的價值。作為農民工和下崗工人的子女,出去旅遊,本來無可厚非。如果是窮遊,曬自己的所見所聞,展示自己成長的過程,而不是隻關注風景和美食,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感受展示出來,那麼,我想就一定會得到朋友圈的讚賞。

    四、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種極想排除或破壞別人優越地位的心理傾向。貧困家庭出來的孩子容易產生嫉妒心理,同是一樣的人,由於家庭生活環境和父母能力的不同,造成了經濟上的差異,存在貧富不均的現象。當然,經濟條件基本相似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也有嫉妒心理,比方說,一個同學嫉妒另一個同學學習成績好,一個女孩子嫉妒另一個女孩子長得漂亮等等,另當別論。這裡要討論的是農民工和下崗工人的子女問題。

    五、攀比心理。是指脫離自己實際收入水平而盲目攀高的消費心理。作為農民工和下崗工人的子女,沒必要在生活上盲目追求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費,更沒有必要透過曬自己似乎富有的生活來抬高自己在朋友中的威信,盲目的攀比帶來的只能是一時的快樂,而非長久的幸福。在自己不能生活自理的情況下,更應該勤儉節約,把有限的錢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以上幾種心理,並非不可調整。透過學習和個人自身的努力,可以改變其負面的影響,增強自己的自信心,拋棄掉虛榮心和自卑感,增強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有一個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

  • 3 # 阿呆夢話

    這個問題很普遍,也很現實。這個社會是笑貧不笑娼,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很簡單:錢。即使你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但是你沒錢,就會被笑話被鄙視甚至侮辱。說白了,現在統一的價值觀就是錢。

    所以,衡量一個醫生,不是你救了多少人,挽救了多少生命,而是你完成的科室營收指標。衡量一個教授,不是你課教的有多好,帶出多少個優秀學生,而是你申請了多少科研經費。

    住豪宅、開豪車、品美食、摟美女、伴帥哥……成了成功的標誌,價值的體現。

    農民工或下崗工人的子女,用父母的錢出去旅遊,還四處曬風景和美食。

    他們沒辦法,他們需要獲得社會的認可和認同。

    農民工或下崗工人的子女,由於家庭條件的限制,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是受歧視的。被同學瞧不起、被老師瞧不起,被嘲笑、鄙視甚至欺負。他們是自卑的,壓抑的,他們渴望得到認可。

    那麼,在這個社會,得到認可有兩種:一種你成為學霸,讓他們敬仰;一種就是你拿出你的財富,讓他們羨慕。

    學霸畢竟是翎毛鳳角,少之又少。你只有獲得世人的認可,才可能有朋友,有愛情。

    這是為了迎合世人的需要,世人的價值觀。

    儘管這種做法很不恥,但阿呆不想去指責他們,跟是為這個社會悲哀。這個社會將醫生逼成生意人,將老師逼成商人,將農民逼成惡人,將孩子逼成廢人……

    一顆好的種子,需要好的土壤和環境。樹長歪了,我們去一味指責樹,是不對的。更應該考慮,同樣的種子,為什麼在這裡會長歪?

    阿呆認為,我們更多的應該從根本上去扭轉這種“唯金錢論”的價值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社會應該為下崗職工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