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臨風閣知書
-
2 # 烽煙九歌
不是,張猛龍碑是頌德碑。這塊碑帖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張猛龍這個人,而是碑刻的字型。“魏碑第一”有點誇張了,現在留世的魏碑碑刻有很多,其中不乏精彩佳作。
張黑女墓誌銘,鄭文公碑等等,我自己就收藏有魏碑系列十餘種。
-
3 # 起個名字好聽點
《張猛龍碑》全稱《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碑》,為正宗的北魏書體,在山東曲阜孔廟,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碑陽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陰刻立碑官吏名計十列,額正書“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三行十二字。書法勁健雄俊,瀟灑古淡,奇正相生。古人評價其書為開唐楷之門戶,被世人譽為“魏碑第一”
那介紹了這麼多《張猛龍碑》是個叫張猛龍的人寫的嗎?並且他還是文武全才?其實際上張猛龍此人並不是字面理解的古時的武將或者是俠客,也不是書寫魏碑的書法家,他實際是一位古時一個地方的地方官,像是現在的縣長?市長?其實無從考證,只知道他是一位地方官。至於張猛龍碑是誰寫的,到現在為止無人知道,可能永遠都不知道是誰寫的。此碑能為魏碑時期最典型的代表,可不知道是誰寫的確實有些遺憾,但碑是為了紀念張猛龍的事蹟索性就叫了張猛龍碑,其實此碑的全名叫《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可能因其名字太長為了簡單也方便記憶就被喚成了《張猛龍碑》。
-
4 # 麓風軒
搞錯了,搞錯了!《張猛龍碑》是後人為紀念一位叫做“張猛龍”的人,給他歌功頌德所立的碑,書寫者沒有留下名字。不是張猛龍自己寫的!1、張猛龍何許人也
這個碑的碑額上正書刻有“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可見張猛龍是當時官職為魏國魯郡太守。接下來,正文交代了他的身世:“君諱猛龍,字神冏。南陽白水人也。其氏族分興。源流所出。故已備詳世錄。不復具載。”當然,有很多省略。
2、緣何為張猛龍立碑從碑文來看,《張猛龍碑》為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碑石在山東曲阜孔廟。碑正文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主要記載了張猛龍在當地興辦教育的事蹟。立碑的人是當時的一些官員,在背面有十行名字,可見張猛龍在當地的影響很大,受人尊敬。
3、藝術價值古人評價這塊碑“正法虯已開歐虞之門戶”,並被世人譽為“魏碑第一”,大概是說這塊碑開啟了歐陽詢、虞世南的楷書之門。
歷代書評家對這塊碑的評價也很高。清楊守敬說:“書法瀟灑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康有為也認為:“結構精絕,變化無端”、“為正體變態之宗”。該碑已開初唐楷書法則的規模。
不過,這麼一塊書法藝術價值極高的碑刻,卻沒有留下書寫者姓名,也是一大遺憾!
-
5 # 如石書藝
《張猛龍碑》的碑額“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三行12字,是為正書,這在碑刻史上屬首見。
此碑額大於碑文字型3倍多,筆勢開張,橫、豎、撇、捺、折,筆筆見方,勁健非凡。是為一絕。
此碑沒留書者、刻者姓名,而卻在碑陰有立碑署名十餘人,似各自簽名,風格獨特,又為一絕。
古人評價其書“正法虯已開歐虞之門戶”,向被世人譽為“魏碑第一”。清楊守敬評其:“書法瀟灑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沈曾植評:“此碑風力危峭,奄有鍾梁勝景,而終幅不染一分筆,與北碑他刻縱意抒寫者不同。” 康有為:《張猛龍碑》結構為書家之至,而短長俯仰,各隨其體。吾於正書取《張猛龍》,各極其變化也。列為“精品上”,並稱“結構精絕,變化無端”。
《張猛龍碑》的筆法結體特點可概括為“勁健”、“欹側”、“峻拔”。臨此碑,可從碑額12個大字開始,注意三個特點(1)橫畫和撇勁挺堅實,勢如劈斧,落筆取斜勢,呈圭角,橫的收筆切筆頓挫,撇的收筆力到末斷,而捺一波三折,呈隸書勢。(2)豎畫起筆、轉折轉鋒和鉤,都有切筆轉鋒頓挫動作,為典型內擫筆法。(3)點多取圓勢,或錐勢,愈顯氣韻生動。通篇左低右高,彰顯雄強剛勁,瀟灑脫俗,翰逸神飛之勢。尤其是碑陰,風格面貌多樣,揮灑自如,筆勢流暢,結體意趣盎然,實為魏碑中獨具一格,清以來,許多書法大家皆精通此碑,如趙之謙、沈尹默、胡問遂等。尤其 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師)深得此碑精神,自成一格。
回覆列表
張猛龍碑不是由張猛龍書寫的。
《張猛龍碑》全稱《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碑》,是北魏正光三年立的,無書寫者姓名。該碑書法勁健雄俊,一直被世人譽為“魏碑第一”。
《張猛龍碑》碑文記載了張猛龍興辦教育的事蹟,運筆剛健挺勁、斬釘截鐵,筆劃有方有圓,結體端莊秀麗。有的筆畫結體中,甚至有一點行書的味道,顯得字型靈動。《張猛龍碑》是書法愛好者學習魏碑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