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清風別枝驚鵲

    1.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出自《易經·乾傳》。

    釋義:在上位不驕傲自大,在下位就無須擔憂了。

    2.人之所助者,信也。

    出自《易經·繫辭上》。

    釋義:對於人最有益的東西是誠實。

    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出自《易經·繫辭下》

    釋義:事物發展到了盡頭,就要發生變化,變革了才能繼續發展下去,這樣才能永久存在。

    4.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釋義:可以愉快地實現抱負時,便入世行道;當抱負難以實現時,便出世隱遁。信念堅定,從不動搖,這便是潛龍的德性啊!

    5.《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出自《周易·謙卦第十五》。

    釋義:《象傳》說:“謙虛又謙虛的君子”,就是說用謙卑的德性約束自己。

    6.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言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釋義:忠信誠實,是增進美德的主要基礎。修飾文辭和言語,確立至誠的感情,是營修功業的基礎。一個人能夠把握時機、全力進取,就可以跟他商討事物發展的徵兆;一個人知道事近尾聲,能夠適當終止,就可以與他共同儲存道義上的適宜狀態。

    7.《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釋義:《周易》說:‘龍出現在田間,利於大仁大德之人出來治世。’這意味著出現了具有君主品德的賢人。”

    8.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

    出自《易經·繫辭下》。

    釋義:言行一致是道德的基礎,謙虛是首先的根本。

    9.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出處:《周易·繫辭上》

    釋義:對同一個問題,仁者看了說是仁,智者看了說是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10. 人道惡盈而好謙。

    出自《易經·泰傳·謙》

    釋義:人之常情都是討厭驕傲自大的人,而喜歡謙虛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幼兒園該不該給老師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