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晟府小書僮
-
2 # 夢煥讀書
您說的這首詩應該是陸龜蒙《懷宛陵舊遊》這首詩,這首詩的全部內容是“陵陽佳地昔年遊,謝朓青山李白樓。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風影落春流。”
這首詩從字面上都能看出來是一首山水詩,是詩人對當年遊歷宛陵城的一種懷念。清代的沈德潛曾評價“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風影落春流。”說“佳句,詩中畫本。”由此看來,這首詩延續了“山水田園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
陸龜蒙是晚唐時期的詩人,他的這首《懷宛陵舊遊》是詩人對往年遊歷的懷念所寫的一首詩。“陵陽佳地昔年遊,謝朓青山李白樓。”陵陽是現今的安徽的宣城。詩人回憶起自己當年在陵陽這個勝地遊歷,那裡還有謝朓、李白的遊蹤遺蹟。謝朓,是南齊詩人,擅長辭賦和散文。李白,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詩仙李白。
當年謝朓在宣城任職太守,實現了他“凌風翰”,“恣山泉”的願望。但此時的他,他既捨不得放棄公服,又想遠離血的現實,所以算是比較矛盾的。但正是在這一時期他創作了一些流傳至今的詩歌。
李白也曾遊歷宣城,而且他流傳的詩歌中有200多首都是在宣城寫的,其中為人所知的有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雖然說謝眺和李白在宣城的時候,人生都不盡人意,但他們二人還都可以藉助詩來抒發情懷,謝眺寄情山水,李白豪情萬丈。此時,陸龜蒙覺得自己就是一介布衣,無名小輩,面對古之聖賢所遊歷的地方,他心中感慨萬千。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風影落春流。”這時,詩人又將視角轉移到現實的宣城風景上。深思片刻,抬頭望去,溪水中倒映斜陽令人無限遐想,溪邊的小店,迎風飄揚的酒幌也映入小溪。
試想一下,傍晚時分,詩人在句溪和宛溪旁肚子踱步,橘黃色的夕陽眼看著就要落下去,獨留一些餘韻散落在水中,細風吹佛,溪邊小店的酒旗也映在了流水中。此時的詩人心中也是無限遐想,時間流逝,當年謝眺、李白也都曾在宣城遊歷,而今自己也到了這座城市,同是人生不如意,但他們兩人相比自己那是很好多的。自己一介布衣,不曾為官實現政治抱負,也不曾為天下蒼生勞碌,即使自己也曾吟詩,但也未曾像他們二人一般有才華,想到這也詩人似乎有點心灰意冷。
理解了當年陸龜蒙寫這首詩的背景,我們與其說這首詩是一首山水詩,不如說這首詩也是一首懷古詩。他想表達的是,面對古人聖賢深感自己愧對聖賢的一種悲傷、感傷的情緒。
回覆列表
這首詩並不太出名,所以我們先看一下原詩。
懷宛陵舊遊
陵陽佳地昔年遊,謝朓青山李白樓。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風影落春流。宣城謝朓樓
這首詩,情感的表達含蓄幽微,“溪上思”,思什麼呢?詩人沒有點破,但我們可以從前後文中細考當中含義。
題目是《懷宛陵舊遊》,就是回憶往事,所以首句“陵陽佳地昔年遊”即交待了主題。宛陵在安徽省,是一個山水絕佳的形勝之地。南朝謝朓曾在此築樓,世稱謝公樓,後李白登臨此樓,寫下著名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謝朓青山李白樓”,陸龜蒙將此二人都提出來了。
三、四句從遙思前人的思緒中回到眼前景色,宛溪日落,溪邊酒樓的酒旗迎風招展,夕陽將酒旗的影子投映到宛溪碧綠的春水中。
詩人在溪邊有滿懷思緒,但沒有說明是何思緒,只道眼前風景“酒旗風影落春流”,這一句以景結情,卻並沒有明顯的感情寄託,似乎單純狀景而已,因此說,情感表達非常含蓄幽微。
那麼讀者如何瞭解作者的思緒呢?
我們回到前面看,詩人提到過謝朓和李白,這兩人都曾寫過關於宣城的詩。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寫道:“既歡懷祿情,復協滄州趣。囂塵自茲隔,賞心於此過。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彼時的謝朓,既捨不得放棄功名,又想隱逸山林,而宣城太守之職確實讓他實現了理想。所以宣城任職期間,是他詩歌創作的爆發期,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高峰。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則是抒發懷才不遇的牢騷,當然,這首詩寫得豪邁激昂,調子並不低沉。
前人文采風流、流芳百世,而其時的詩人陸龜蒙只是一介布衣,寂寂無聞。他來到宣城,想到謝、李二人,自然生出對身世境遇的感慨。落日西斜,酒旗飄搖,溪水流春,這幅黃昏的畫境引發了作者的無限感傷。這首詩,實際是透過詠懷宣州古蹟以抒發作者身世之慨的作品。
這首詩熔情入景,淡而有味,意餘言外,咀嚼不盡。末句寫景流麗俊逸,與文采風流的謝朓和壯懷逸興的李白氣質非常相近,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對於謝、李的仰慕之情。晚唐詩歌有一種感傷的情緒,注重感覺和情緒的抒發,或悲涼蕭瑟,或淡泊幽微,追求韻外之致,陸龜蒙此作,也反映了這種審美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