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興35

    謝邀:其一:”忘我”是無私、無畏的精神,試看那些舍已救人的英雄們,在危機關頭,想到的是救人,完全忘記了個人安危。其二:“忘我”是思想修養的高層次,心中裝著的是別人,從不計個人得失。其三:“忘我”是一種執著的工作態度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比如焦裕祿同志帶病堅持工作,為改變蘭考面貌全然不顧個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2 # 明月入懷618

    1858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不久,孩子染患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症,喪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長的太太給孩子講船長有一隻天堂鳥,她被這隻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於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長。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務生立即帶她去看天堂鳥。那服務生並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顧帶著她一道去看那隻美麗的小鳥。奇蹟發生了,孩子因為過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務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來。從此,孩子的病便痊癒了。女孩子長大後,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最後成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也就是茜爾瑪;拉格蘿芙。

    翻開古今科學史上光輝燦爛的史冊,哪一個科學家,成功人士不經一番寒徹苦?他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甚至通宵達旦。他們把事業當做生命,他們忘我的孜孜以求,終於成就了自己,也為人類科學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勳。牛頓常常苦苦地思索,簡直使他痴呆。有一次邊思考問題邊煮雞蛋,鍋裡的水沸騰了,趕忙掀鍋一看,“啊!”他驚叫起來,鍋裡煮的卻是一塊懷錶。原來他考慮問題時竟心不在焉地隨手把懷錶當做雞蛋放在鍋裡了。

       還有一次,牛頓邀請一位朋友到他家吃午飯。他研究科學入了迷,把這件事忘掉了。他的傭人照例只准備了牛頓個人吃的午飯。臨近中午,客人應邀而來。客人看見牛頓正在埋頭計算問題,桌上、床上擺著稿紙、書籍。看到這種情形,客人沒有打攪牛頓,見桌上擺著飯菜,以為是給他準備的,便坐下吃了起來。吃完後就悄悄地走了。當牛頓把題計算完了,走到餐桌旁準備吃午飯時,看見盤子裡吃過的雞骨頭,恍然大悟地說:“我以為我沒有吃飯呢,我還是吃了。”

       正是他對科學極度的專心,進入了忘我的境界,在科學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他被譽為近代科學的開創者。可見,忘我工作、學習能產生如此神奇的力量,也能爆發你無窮無盡的潛能。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透過班會的形式或透過真實案例或透過講身邊名人,講偉人的故事啟發、誘導他們。教育我們的學生,應該有這種學習的精神,應該保證最長學習時間和有效學習時間,應該思考無間隙,應該將軍趕路,不抓小兔。因為“志不強者智不達”。特別是初三學生正是過渡期,小學學習靠記性,初中靠靈性,高中靠悟性,而臨近中考的學生,必須鍛鍊他們的忘我學習品質。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這些內化成一種習慣,一種品質,自覺地學生就養成了優秀的學習好習慣,也能適應高中生活了。

  • 3 # 東華禪

    任何方法達到最高境界時,都是不經過頭腦的。——導語

    做什麼都要經過第一個過程——把心收回來,達到專注統一。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完成,達不到專注統一,你的身心是不會起變化的。

    功夫就是方法加時間。剛開始我們往這裡一坐,一年兩年三年什麼都不要想,每天就是重複一個方法。

    就像練功一樣,一個動作重複一千遍。當達到一千遍時,它就變成了一種本能,形成了一種肢體語言,不需要經過頭腦。

    任何方法達到最高境界時,都是不經過頭腦的。就像比武一樣,出手是不經過頭腦想的。如果經過頭腦才出招,對方早就把你的鼻子打塌了!

    為什麼那些動作會變成本能呢?因為天天訓練,每個動作都訓練一千次以上。而且訓練時,頭腦不允許有第二個念頭。

    一旦達到高度專注和統一,萬念就變成了千念,千念變成了百念,百念變成了十念,十念變成了一念,這一念保持半年、一年、三年之後,再從這一念裡分出十念、百念、千年、萬念,就像一條寬頻可以分給十臺、百臺、千臺、萬臺電腦使用一樣。

    但前提條件是必須由萬、千、百、十達到一。也就是欲散先專,專的目的是為了散。

    所以佛門裡常說:我今天出世,關起門來與世隔絕,專心修煉,是為了明天入世,與眾生打成一片。明天積極入世與眾生打成一片,是為了後天歸於山林隱修。

    脫離紅塵——煉於紅塵——超越紅塵,就這三步路。

    ——摘自《萬行開示:八萬四千法門離不開“善護念”》

  • 4 # 葉落之初158

    “忘我”是個視覺和知覺的問題。視覺是外在的存在,知覺則是內在的感知。“忘”即沒有忘,“我”是人們的認知。所謂忘我即人們所認知的住境,即心停留的片段相連、疊加。“忘”即沒有忘,即將心的片段暫時斷開;“我”是人們的認知,即將視覺和知覺以認知的式形開啟來。認知淺則為“小我”,深遠則為“大我”;大我以無私的形式展現;大公無私是忘我、無私奉獻是忘我;山川大地是我、緣起緣滅是我;識見聞覺知是有我、知見聞覺知是無我;斷煩惱憂愁是忘我、識得煩惱憂愁是無我;所以“忘我者”可大可小可有可無…

  • 5 # 桃源默默然

    談一談忘我。忘我,先要搞清楚我的根本是什麼,然後才能進入主題,進行忘我。我的根本是什麼?我的根本,是自己的心啊。一個人在忘我的時候,如果見不到自己的心,而大談忘我的境界,則是在自己騙自己。一切世界,都有主宰。我的主宰就是自己的心。心不可見,人們看到的永遠是現象。真正的忘我,就是忘記了自己的妄想的心。這裡的忘記並不是真正的忘記,而是不執著自己妄想的心。就好比一個人,一心一意的工作,他專注於工作,他安住於工作的境界中,心不再妄想分別,心不再四處遊蕩。不分白天和黑夜,一心一意的安住在工作中,這才是真正的忘我。世間,能做到真正忘我的人,都是往昔修過菩提大道的人。因為忘我的根本是自己清淨的心啊。沒有清淨心,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忘我。能見到自己清淨心的人,才是真正忘我的人。這樣的人,他的心中沒有煩惱和憂慮,只有無憂和安詳。因此,忘我這種境界,亦是深不可測的。

  • 6 # 蕭晗之十二子門

    這個人所有的地方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就是唯獨沒有自己,他把自己給遺忘了,這樣的人一般就是對別人過多依賴的他人內心世界的人,而這樣的人因為沒有自己所以是屬於他人的,並且這樣的他人就如同天天上班下班的人一樣,是屬於團體的人,這樣的人是在一個組織內生存與生活的人,並且這個人的方方面面都不屬於他個人,即便是他日常努力也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他人,那麼這樣的人實際上時對他人過多依賴並且生活在他人意志之下沒有價值而有意義的人生,這樣的人太多,在公司乃至官場,假如他偏離了生活的主題那麼就無異於行屍走肉,他甚至不會給自己打理衣物照顧自己,對於他人是完全依賴,那麼這樣的人本身就是沒有自己的依附於他人意志之下的生活在他人精神世界裡的組織人,這樣的人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自我,他不會為自己去做一件事哪怕很微小,因為他已經失去自我了,抑或者他完全聽命於他人,而沒有自我意志和意識,所以這是一個熱衷於工作而沒有自我情趣的失去自我意識的人,是被生活同化了,當有一天他失去這樣的生活後,他也會失去自我,乃至跟隨他人的腳步雲遊去了,找不到自我了,當有一天他重新照鏡子找回自我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他的一切都屬於別人,包括靈魂和肉體,因為他是聽命於他人併為他人工作的人,假如能夠給他一個機會哪怕這個世界只有一秒鐘,一分鐘,一個小時,乃至重新找回自我,這樣他才能夠復甦,重新勃發生機和活力,並且活出自我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改掉孩子不給買東西就大哭的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