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閩鄉樂樂
-
2 # 南寧小楊禽苗
1.看小雞的屁股
小雞剛出生是判斷性別最好的機會,隨著小雞的生長,性別標誌也會逐漸的萎縮。這裡可以看小雞的屁股盆腔一塊是否狹小,如果較寬可以判斷為母雞,母雞盆骨很寬可以下蛋。
2.看外表
公雞的外表要比母雞大些,重些,更加威風凜凜,在雛雞階段就可以表現出這些特徵。一窩雞一起比較,比較大比較重吃得多比較兇的往往是公雞。
母雞相對於公雞,體形小,性格溫馴,眼睛也
沒有那麼圓。
3.看頭部大小
一般來說,公雞頭佔的比例大,頭也重,如果看不出來可以拎著腳把雞倒過來(僅限於大點的雞,別拎小雞)母雞撲騰頭部可以勾起,公雞則不行,就能判斷頭大小了,頭重的是公雞。
4.看羽毛
公雞換毛比母雞慢,特別是尾巴和翅膀上的毛。
小雞一樣大的情況下,母雞羽毛已經很豐滿了,公雞說不定還是半禿,很多人覺得這是小雞生病了,其實是按照雞性別決定的。
還有一種判斷方式,稍微長開的時候再去看雞的尾羽,母雞的羽毛是圓的,公雞的羽毛是尖尖的。
5.摸摸小雞
往往摸小雞的時候,母雞比較溫馴,公雞則百般掙扎,會啄人。但這不能成為判斷的標準,也許會遇上漢子般的母雞,摸小雞正確的辦法就是揉揉小雞,比較結實的是小公雞,公雞新陳代謝比較旺盛,卵黃吸收多,手感比較韌,母雞則羽毛細膩,手感好。
6.看走路方式
公雞一條直線跑,母雞則不是,聽老人們說的,在沙地上行走,或者在雞腳上抹上水,能夠看見小雞的行走痕跡,一條直線的肯定是公雞。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還不知道,也給大家補充下吧,算是可選專案。
-
3 # 華少音樂坊
民間的方法也有很多種,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肛門鑑別法,即根據初生雛雞生殖隆起外觀和組織學上的差異來辨別公母。一般情況下,這個方法準確率可達98-100%。
公母雛雞生殖隆起外表有以下幾點顯著差異:
外觀
對比公雞雛來講,母雞雛生殖隆起輪廓不明顯,萎縮,周圍組織襯托無力,沒有關聯,手感是軟軟的;而公雛的生殖隆起輪廓明顯、充實,其周圍組織聯絡穩固。
光澤
對比來說,母雞雛的生殖隆起柔軟透明;公雛生殖隆起表面緊張,有光澤。
彈性
母雛生殖隆起幾乎沒有彈性,一旦外力壓迫或稍用力伸展容易變形;而公雛生殖隆起富有彈性,加上一定的壓迫、伸展也不會讓它變形。
充血
母雛生殖隆起的血管不發達,也不到達表層,即便接受刺激不容易充血;而公雛生殖隆起血管發達,表層也有細血管,稍加刺激便很容易充血。
突起
母雛生殖隆起前端尖;公雛生殖隆起前端圓。
一般的經驗告訴我們,根據雛雞生殖隆起的形態差別便可以判斷公母。如果經驗不足,用眼觀法一時難以分辨,可採用手指觸控的辦法,檢查雞雛的生殖隆起,同時觀察充血和彈性程度。這幾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基本上可以鑑別出來雞雛的公母,也為養殖戶制定的分群計劃做準備。
最後強調一點,對雞雛來說,最適宜的鑑別時間是出雛後2-12小時,最好不要超過24小時。
回覆列表
雞苗怎麼分公母?
剛剛出殼的雞苗是很難分清公母的,雖然在農村也有許許多多的土辦法,但是準確率不高,所以沒有什麼實用性。如果想要分清雞苗的公母,需在出殼前或出殼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挑選,錯選率會低很多。
出殼前2~3天見過孵化小雞的人都知道,在孵化過程中需要兩次照蛋。第一次在孵化7天后進行,檢視是否有受精不完善或者死胚的種蛋;第二次在孵化18天左右的時候,再次檢視胚胎是否發育正常。
選擇公母雞也就這第二次照蛋的時候,把種蛋的大頭朝上,使用光線檢視種蛋裡面的空度,空度大的多為母雞,反之,空度小的為公雞。
出殼一月齡後一個月左右,基本上的小雞都已經開始長羽毛了,第一次長出新羽毛的是翅膀,然後是尾巴。
這個時候可以根據雞的生長情況辨認公母雞了,母雞的換羽時間相對較早。所以在同一批雞苗裡面,發現翅膀上沒有長小羽毛或者長得少的小雞,一般都是公雞,翅膀上小羽毛長得比較多的就是母雞。
剛剛出殼的雞苗選公母個人感覺沒有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選擇是否健壯。但也要在小雞1周齡以後,剛剛出殼的小雞體質非常弱,有些膽小的可能會站著發呆或擠堆,所以選擇的準確率沒有1周齡後高。
筆者本地有個很多人都認為有效的挑選方法,就是抓住小雞一條腿拎起來,公雞掙扎有力,叫聲清脆響亮。不過沒有親自試過,大家有這種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