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峰迴路轉22996445
-
2 # 唐草大魔王
首先來說NS不成功的機率極低,這可能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
伴隨著任天堂的遮遮掩掩,NS以主機之名,行掌機之實,而且為其護航的第一款軟體就是距離上作《塞爾達 天空之劍》已經6年之久的《塞爾達 荒野之息》,這就保證了NS至少在首發上面不會跑偏。
再來看對手,NS的對手一定不是PS4和Xbox One,它的對手只能是PSV,而在NS發售之前,PSV早已被3DS打敗了,所以在同一使用者範圍內,並沒有競爭者。
並且NS由於便攜特性很好的規避了效能這一大短板,從NGC之後,任天堂就已經不再與索尼微軟拼效能了,這點will和NDS以及3DS都很好的證明了。而且潛在威脅已經PSV被3DS掃清了,這就意味著效能升級版本的掌機又可以拿出來了,一時半會也不會有競爭對手。
可以說在NS發售的這段時間,直到現在也是,在市面上同類型機種裡是處於壟斷地位的。wii U已經被證明是任天堂最失敗的主機之一,3DS的紅利差不多已經吃完,並且機能對於現在的手機早已沒有優勢,在觸屏這點上,很可能原來的市場也會被手機遊戲市場逐漸蠶食掉。
PS4積攢了這麼多優勢,肯定打不過,這時候拿出一個性能遠超3DS的掌機勢在必行,所以任天堂押寶NS也壓上了鎮社之寶《塞爾達》和《馬里奧》,當然出於壟斷位置的NS根本算不上押寶,因為這些原因導致了它根本不會失敗,壟斷會失敗嗎?
眾人都覺得NS是像NDS一樣屬於任天堂爆紅的產品,這點完全錯了,NS是任天堂在研究了現有自家以及競爭對手現有產品線,和對手機遊戲的深刻理解下,拿出的產品。是經過了精心準備以及完善的市場調研的,完全是用自己最強的強項去佔領市場。
而且劇本也是意料之中的,尤其是這次E3上任天堂讓人引起的尷尬,任天堂也是知道的,主機大作都在索尼、微軟那裡,我又不能明目張膽的說NS是掌機,結果是隻能這麼抻著。沒有強大的第三方,可以看到這段時間NS的熱度已經有所下降,NS下一波節奏應該會是《口袋妖怪》和《火紋》帶起來的,讓我們期待《let"s go 皮卡丘》以及《火紋 風花雪月》吧。
-
3 # 狼叔說遊戲
簡單來說,Nintendo Switch是一款任天堂旗下“只允許成功、不允許失敗”的產品,如果NS依舊像Wii U那樣不溫不火,那任天堂恐怕就真的要面臨轉型了。即便任天堂再怎麼倔強,公司董事會都會不允許這家公司繼續“胡作非為”下去了。
其實縱觀NS上市的一年多時間,我們其實可以透過一些小細節觀察到這臺主機所經歷過的一些事情——
首先,任天堂採用了市面上已有的Tegra處理晶片,以整合化的方式降低硬體核心的開發成本,同時利用Nvidia的開放平臺,為旗下游戲提供更多通用介面和遊戲引擎。
其次,NS初期的供貨緊張事件,絕不僅僅是產能供應不足或良品率問題。這件事情的背後,是任天堂在有意控制主機的發貨量,以此降低可能發生的軟體或硬體事故而產生的大批硬體“回爐再造”。這樣一來,一旦出現類似“三紅”的巨大硬體危機、或是玩家們的集體不買賬,任天堂也能儘可能降低損失。
(其實這種事情在手機行業中也相當普遍,大家也應該是見怪不怪了)
任天堂這樣的企業,沒有索尼的影音、保險部門當靠山,也沒有微軟旗下龐大資金流的支撐,只能透過控制產能的方式避免可能到來的巨大經濟損失。同時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不斷最佳化主機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初期版本爆出的右手柄訊號不良事件,隨後幾乎就沒有類似案例的反饋了),降低產品的差評率。
從這兩個案例中我們就可以發現,NS這臺主機照比此前的Wii U已經有了很大差異——
1、它對開發者更加友好(Wii U的開發環境遭到了大批遊戲開發者的吐槽)2、採用了非常“穩”的已有架構和平臺3、在生產過程中不斷降低可能遇到的風險總結起來一個字,就是“穩”。
任天堂這次已經不能再輸了,它不可以失敗,就算失敗了也不能賠太多錢……任天堂在很多方面做出了妥協,如果這次的NS重蹈Wii U的覆轍,這家公司怕是真的要做出重大結構轉型了。其實此前,已故社長巖田聰宣佈拓展手遊業務就是在給任天堂做一個“Plan B”,還好NS的近況不至於讓老任啟用這個萬不得已的選擇。
回覆列表
謝邀。 ns不成功它們還有3ds。還可以發展新一代主機。 但現在看很明顯ns還是成功的。 看任天堂下一步遊戲怎麼發展吧。 體感再好 審美也會疲勞。 需要遊戲的可玩性和耐玩。 試問不成功我們玩什麼。 就ps4。 ps4不是掌機。 繼續3ds?那麼答案來了。ns不成功我們任天堂還有3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