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玩圖
-
2 # 李濤PS
如果要拍好建築黑白,前期和後期都很重要。
前期最好透過減光鏡讓建築和背景乾淨的分離開。此外,還要注意用移軸校正建築的透視變形。
在後期上,我推薦高高手線上教育平臺簽約老師李大偉的明度黑白方法。雖然這種方法當下很流行,但如果從不趕潮流的角度看,我認為這個方法解決了對影像區域性反差和整體反差的認識。
這種方法的後期核心其實是讓所有的地方都曝光正確,有足夠優質的細節呈現。而這個特點,其實正好是人眼最優秀的特質。
附上一張李大偉的黑白建築作品,讓我們多用更高階的眼光來看待攝影作品,早早離開那些平庸的、無特色的、引數型的教程。
-
3 # 汀葞央央
題主好,我也常拍黑白與建築,
我認為題主的這張照片很普通,缺乏特色。
理由:1:這張取景範圍太尷尬,說它廣吧,整棟樓沒有全露出來,大樓頂端還被切掉了;如果說它不廣,那麼下面的門店還有招牌即使在被切掉的情況下仍然保留了一半,在這裡屬於扣分的情況。
因此,對於題主這張照片來說,我覺得要麼使用更廣角的焦段進行拍攝,除了完整的建築物以外,可以保留小部分的天空以及地面街道的樣貌,比如車流人流。
還可以索性只保留建築物的方格,加濃重的嘿哎對比,讓觀眾的視線放在建築物的重複規律的線條上。
只要規避了建築物上的不整潔的地方,區域性也是很有張力的。
下面是我用手機拍攝的鳥巢的區域性和我居住的小區的住宅樓的區域性:
2:照片沒有矯正畸變,正常來說對於建築攝影的建築物拍攝,因為鏡頭自身關係是存在畸變的,所以我們後期需要矯正過來,但是這張照片並沒有。
下面是我矯正畸變之後的:
希望對您有幫助噢!
點進頭像可以看到更多回答噢!
-
4 # 攝影PS醉美證件照
先開啟PS,在開啟圖片去色的方法有很多(假如這是一張彩色的照片)
CTRL+SHIFT+U去色,
CTRL+U,色相飽和度,把飽和度調到-100
SHIFT+CTRL+ALT+B,黑白
但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樣去色(漸變對映)
在來個色階
還可以用中性灰的圖層來調整明暗的部分
新建圖層
用畫筆,前景色黑和白來調
合併圖層, 在銳化下
最後出來的效果圖:
回覆列表
這張照片呢,如果要說在調性方面來談呢,建議大家可以先去看看之前有一個關於“
如何決定照片的調性?”的問答,裡面對照片的調性有一個詳細的介紹,比如什麼是低調?什麼是短調?什麼又是低短調?
先來說說題主的照片吧:
對於我而言,這張照片有兩個問題:
1、垂直線不直,畫面下方的商戶和綠化帶我覺得多餘;
2、對不不強烈,質感不夠。因為是一棟老樓,我希望有強烈的對比和質感帶來更大的視覺衝擊。
如果是我會這樣來處理,就借用題主的圖一用。
觀察直方圖對於一張黑白照片,我們必不可少的要透過直方圖來觀察:
透過這張照片的直方圖,可以看到現在是一個低長調調性的照片。
並且在黑色和白色的兩端都有溢位,這個溢位來自與下方“周大福”的廣告牌部分的比較多,這個廣告牌在畫面中太搶眼了,我不想要。
拉直和裁剪在Camera Raw濾鏡中,我先對畫面進行一個拉直垂直線的處理:
然後再將下方的的畫面進行裁剪:
這時候來看直方圖:
黑色和白色兩端不像剛才那樣溢位嚴重了,而且整個畫面沒有下方的純黑純白的廣告牌,能夠使人的視線更多的放在建築物上。
影調調整之前說了,這張照片是一個低長調調性的,但是我想要低調更低,就是直方圖往左側,我就繼續在Camera Raw中對畫面調性進行調整:
主要就是降低畫面的曝光,增強明暗對比,並增加清晰度。
這時候的直方圖如圖:
畫面的影調分佈更偏向低調,畫面的調性更低了。
現在的照片效果如圖:
我覺得這樣的一個質感強烈,並且建築的明暗對比、黑白對比強烈的照片會比較好。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細節充分的膠片效果也還是不錯的:
基本調整如下:
這裡主要是將畫面中明暗部分的細節都能夠展現出來,這樣畫面中包含的細節更多。
然後曲線調整:
壓縮暗部,讓畫面中沒有純黑,模擬膠片效果。
這時候的效果如圖:
還可以再新增一個照片濾鏡的調整圖層讓畫面泛黃等等色彩傾向效果: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一點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