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韻的書屋
-
2 # 逍遙1906
演義的事不可全信,曹操南下荊州,應該是大舉行動,因為劉表的荊州軍有二十三萬,其中水軍八萬。而曹操用兵不在比對手多,而在能擊敗對手,而拿下荊州後又要準備對孫權動手,困此,曹操應該出兵二十萬左右。拿下荊州後要留守襄陽江陵及其他重地,又徵荊州水軍征戰赤壁,因此赤壁之戰曹操應該是十五萬加水軍八萬共二十三萬,號稱八十三萬。赤壁之戰戰敗後損失主要是荊州水軍八萬,自己的陸上軍隊損失五萬左右。從後來的曹仁激戰周瑜劉備一年多才敗,而曹操主要謀士集團和將領集團均未受損,一年後能大舉攻打西涼馬超(210年)來著陸路損失不是很大,五萬都可能多了。
劉備東征時,劉備入川時帶兵一萬多,諸葛亮張飛入川帶去三萬多,收編益州軍十五萬左右。下辨之戰損失三萬左右,巴西之戰損失一萬以上,定軍山之戰十萬人打了九個月連敗十多陣損失三萬以上,漢中之戰慘勝損失五萬左右。精兵損失十二萬以上,強徵益州兵壯二十多萬。因此東征前劉備擁有兵力二十五萬左右。劉備東征,認為荊州是自己老基地,大舉東征有炫耀武力之意,也有收回失地就地分派駐守之念。因此劉備東征是大舉行動,旌旗儀仗隆重,官員謀士眾多。應該不少於十五萬。加上借少數民族兵力,總數量應該達到十七萬,因此號稱七十萬,能戰精兵約為五萬左右。夷陵之戰,劉備戰敗,五萬精兵基本喪失,主要謀士戰將損失慘重,因此十七萬大軍損失超過十五萬。
-
3 # 不一樣的馬哥
這個問題很簡單,古代打仗,基本不會幾十萬以上的,主要是後勤問題,一個士兵需要3個農夫運輸糧草,所以大規模的南征不可能這麼多人,當然具體多少沒人知道,我們只是能判定,也就20萬左右吧,這個數字也是估算的
-
4 # 中行偃1
答:根據曹操給孫權的信上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顯然是誇張的說法,或者是威懾。周瑜曾經給曹操的兵力進行了一次解剖,也是對孫權說的: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所得劉表新降的七八萬人。但是,周瑜漏了一支軍隊!
《武帝紀》秋七月,公南征劉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陽,劉備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備走夏口。公進軍江陵,下令荊州吏民,與之更始。乃論荊州服從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使統本兵,引用荊州名士韓嵩、鄧義等。益州牧劉璋始受徵役,遣兵給軍。十二月,孫權為備攻合肥。公自江陵徵備,至巴丘,遣張熹救合肥。權聞熹至,乃走。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周瑜漏掉了劉璋的部隊,按照劉禪投降時交的戶籍,戴甲軍士十餘萬人,統計,劉璋支援曹操的部隊也應該有7、8萬人。這樣連同周瑜的估算,差不多有40萬大軍了!
接著就是舉世矚目的“赤壁之戰”了——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舉世矚目的赤壁之戰結束了。非常清楚,就是與劉備戰,出兵不利!失利了,於是大疫,大規模的流行病蔓延開來,官兵大多數都病死了……撤軍!與此同時,為策應劉備,孫權在合肥開戰,曹操派張熹支援合肥,估計也應該有5萬人,張熹到合肥,孫權撤兵!40萬-5萬=35萬人。
根據上面的統計資料,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分水陸兩部進擊,陸路方面先鋒部隊張楠、馮習部有3萬人(孫權說給曹丕的資料),劉備主力5萬人,黃權督水路也有3萬人,另據《雲別傳》記載,趙雲後備軍應該不會低於2萬人。這樣統計一下,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先後動用了13萬武裝力量。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記載,曹操起兵八十三萬,詐稱百萬。
正史中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雲:“今臣將兵二十萬……奉國威靈,仗鉞征伐,……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所以曹操實際帶兵20萬。
“孫權有水軍三萬”,“劉備有水軍一萬”,又加“步軍一萬”,聯軍總兵力有近五六萬人,同時據《諸葛亮傳》認為東吳有“十萬之眾”。
《三國志•文帝紀》注引《魏書》曰:“癸亥,孫權上書,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其中黃權帶領的水軍,是已經歸屬到劉備支黨當中的。再加上一部分人馬還是蠻兵和臨時抽調的各郡縣守軍。因此不難推測,劉備在討伐吳國,只帶了不過五萬士兵。
《三國志•陸遜傳》記載:“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可以看到,陸遜作為東吳一方的最高指揮,其麾下足足有五萬精兵。除此之外,遠在長沙的步騭,也帶領了一萬人馬牽制蜀軍。據《三國志•步騭傳》記載:“延康元年,權遣呂岱代騭,騭將交州義士萬人出長沙。會劉備東下,武陵蠻夷蠢動,權遂命騭上益陽。”綜合來看,東吳集團在夷陵之戰中,大約派出了六萬兵馬,這是可以確定的。
綜上,《三國演義》裡赤壁之戰曹軍83萬,正史記載20萬;劉備討伐東吳《三國演義》裡描述為75萬,正史記載為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