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知
-
2 # 故事總要有人聽
當年的奧斯曼帝國又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帝國等。1571年,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在勒班多戰役中的戰敗,使其失去了對地中海的控制。奧斯曼帝國因此開始走下坡路。1871年以後的奧斯曼帝國更是屢屢受辱,時有亡國危險。 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在一戰前後進行了獨立或分割,只留下了擴張前的領土,奧斯曼帝國的中心,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由於一戰中的失敗使得奧斯曼帝國政權產生了重構,英國等列強為後盾的希臘進攻奧斯曼使得國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國民情緒爆發,今土耳其國父凱末爾領導國民抗擊,並取得勝利,據小亞細亞立國,廢哈里發,國號更為土耳其。
-
3 # 夢想成臻3
土耳其脫胎於奧斯曼帝國。
土耳其人原來居住在阿姆河流域。後來蒙古人逼迫他們遷移,在拜占庭帝國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了一塊封地。土耳其人的部落酋長埃爾託格尼爾死後,他的兒子叫奧斯曼(1258年一1326年)繼位。1299年宣佈獨立,創立了奧斯曼帝國。
土耳其人從中亞興起,進軍歐州,極盛時期勢力達歐亞非三大州。佔有南歐、巴爾幹半島,向北及北非大部領土,西邊到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裡海及波斯灣,北至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邊到蘇丹及葉門。
奧斯曼帝國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現在的伊斯坦布林。奧斯曼帝國經合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伊斯蘭的文化。領土面積最大到1200萬平方公里。
進入20世紀,歐州國家的工業革命的興起,大大提升了英法國家的實力,奧斯曼帝國已經徹底落後了。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奧斯曼帝國只有喪失土地節節敗退了。
一戰爆發時,當時奧斯曼帝國駐保加利亞武官叫凱末爾。1914年,凱末爾作為軍人毫不猶豫的奔赴前線,被任命為新編第十九師師長。在達達尼爾海峽保衛戰中,成功的阻擊了協約國的登陸。蠃得了“伊斯坦布林救星”的稱號。並晉升為准將。
1916年在保衛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布林立功,被任命為笫二軍團司令,晉升為將軍。1918年10月,奧斯曼帝國被迫簽署喪權辱國的條約。許多領土被協約國列強瓜分。老牌帝國英國還想分割土耳其民族世代生存的固有領土,身懷報國之志的凱末爾挺身而出。通電全國軍隊,發出了“不獨立,毋寧死”的口號。他呼籲全國的愛國組織團結起來,為領土完整和祖國獨立而戰鬥。凱末爾辭去軍職,投身於救國的事業中去了。在他的推動下,1920年,通過了獨立宣言《國民公約》。
凱末爾的行動,激怒了協約國列強,它們佔領了伊斯坦布林,妄想撲滅這反抗的浪潮。凱末爾又逃亡安卡拉發起召開了大國民議會。成立了以他為首的國民政府。組建軍隊,並與當時列寧領導的蘇維埃俄國建交,取得了列寧的支援。1920年6月,英國鼓動著希臘進攻土耳其,想扼殺土耳其的獨立運動。凱末爾出任總司令,一鼓作氣將希臘軍隊趕出了土耳其,並活捉了希臘軍的總司令。
打退希臘軍後,協約國不得不在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洛桑會議上,簽訂了《洛桑條約》。正式承認土耳其的獨立和擁有主權。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宣佈成立,凱末爾當選為第一任總統。安卡拉被訂為首都。廢除了奧斯曼帝國的封建蘇丹制的統治。
回覆列表
土耳其近些年來是中東國家裡GDP最高的國家,人均GDP也達到了1萬美元以上。而且土耳其總體局勢還比較穩定,人民生活比較安定。土耳其能有今日穩定繁榮的局面,應該感謝一個叫作加齊·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的人,也就是土耳其的國父凱末爾將軍。
凱末爾原名穆斯塔法,與他的一位數學老師同名,為了區別,他在自己名字後面加上“凱末爾”(又譯“基馬爾”)。凱末爾的意思是“完善”。 阿塔圖爾克的意思是國父,土耳其議會規定只有凱末爾可以用這個稱號,可見凱末爾在土耳其的地位有多高。
1881年,凱末爾出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庭裡,他自幼喜歡使槍弄棒。小學畢業後,凱末爾進入初級軍校學習,後來又進入陸軍軍官學校學習, 24歲時,他以上尉參謀銜畢業於軍事學院。凱末爾德青少年時期,土耳其內憂外患,奧斯曼帝國衰落,歐洲列強在土耳其競相逐利。在38歲時,凱末爾在軍中振臂一呼,發誓“不獨立,毋寧死”,舉起了抗擊英殖民者的大旗。
他以阿納多盧地區為基地,聯合土耳其各派勢力,建立了土耳其國民軍,並且召開了土耳其第一次國民會議,透過 “國民公約”宣佈了土耳其對民族自決、國家主權和政治獨立的要求。經過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土耳其人民終於在凱末爾德領導下戰勝了國際帝國主義,實現了國家的獨立和自由。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正式宣佈成立,奧斯曼王朝壽終正寢。凱末爾被選為土耳其共和國首任總統。凱末爾對土耳其進行了一系列世俗化的改革,實行政教分離,制訂民法典,改革教育,廢止一夫多妻制,大力發展工商業,最終使得土耳其走上了富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