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遊家紅鬥魚
-
2 # 想到什麼就說什麼08
我也不知道我的工作算不算錢多事少離家近,有沒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一週大概至少三天可以保證按時下班,其餘兩天加班一小時內下班,週末基本不加班。
離家公交一站路10分鐘,走路20分鐘,8點出門8點20之前可以到單位。
收入的話,就汗顏了。對比同學,我的收入真的算較低的了,只能說能生活。
最大的感想,就是早上可以多睡一會,下班到家吃完飯,有的同事才到家。
-
3 # Q街拍
事少錢多,一覺睡到自然醒,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首先,這種生活,雖然不是全部人所向往,但最少是99%的人所向往的生活。
事少:無憂無慮,盡情享受生活的樂趣,給自己充分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感覺有意義的事情,真是悠哉悠哉啊!
錢多:錢離了人,廢紙一張;人離了錢,廢物一個,多麼現實的字眼啊。錢多,自然生活水平代表著高等,享受著常人無法享受的待遇,滿足感,幸福感爆棚有木有!
一覺睡到自然醒:這一點應該向往的人就不足99%了,甚至不足90%。有些人,喜歡早起,去充分利用時間去學習讀書,晨跑鍛鍊,享受晨光的沐浴。一覺睡到自然醒真的太浪費時間了,畢竟人生有限,我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不浪費時間的前提下,去做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多麼誘人的三個條件,畢竟許多人都達不到這種高度,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幹,給有限的人生一個滿意的答卷!
-
4 # 春申君張老師
就我個人而言,假設我的小孩長大找到這樣一份“事少錢多離家近,一覺睡到自然醒”的工作,我一定打斷他(她)的腿。因為,這樣的理想工作狀態現實世界中根本不可能存在。或者說不可能長期存在。
首先,“事少、錢多”這本來就是一個相對的感性概念,這根本就沒辦法量化。到底“多少事才算事少,多少錢才算錢多”呢?
至於“一覺睡到自然醒”,除非是退休養老階段。如果不是,這根本就是浪費人生和青春。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最近陷入漩渦的華為任正非。作為公司創始人跟靈魂人物,雖然他自己戲稱是華為公司的傀儡,但不可否認,任先生的對外發聲有別人無法比擬的作用。按道理,作為公司的精神領袖,任老現在基本不參與公司的具體運營,公司就是他的家(或者他可以在家辦公)。只有少數重大的決策他有知情權,極少數他才有否決權(不過否決權至今沒運用過)。像這樣的狀態才真真正正的“事少錢多離家近,一覺睡到自然醒(按自然規律推測,75歲高齡的任老先生應該大多數情況下是“一覺睡到自然醒”)”
話說回來,人家的事少確實少,但是他的一件事可能抵得上我們的100件事。就以最近華為被美國政府商務部列入實體禁止名單為例。任先生作為公司領頭羊及精神領袖,必需在集團公司董事會、公關、法務等方面,配合做各種工作及發聲。比如之前很少接受媒體採訪最近密集接受全球知名電視臺及媒體的訪問。定期參訪世界各地分支機構、研究所等。與各國政府首腦舉行會談...
另,話說“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對於大部分知名上市公司的CEO來說,感覺他們行程非常靈活,形式上確實達到“事少錢多離家近”,但是“一覺睡到自然醒”只能心嚮往之(我的一個好友就是上市公司CEO年薪上千萬,一年365天有300天飛來飛去,跟他聊天被告知時差還沒倒過來)。如果真正說有,那隻能是戀愛階段中的男女關係一方(往往是經濟上弱勢一方的狀態)或者不符合社會倫理及道德規範的情況(比如被有錢人包養)。這個就不在此討論範圍之內了。
最後,為追求這種理想狀態。可以建議大家狂賺一筆錢,然後給自己休個假。短暫地放空自己。每天除了吃飯就是睡覺,除了睡覺就是吃飯。等過段時間發現自己太無聊太墮落了。可以迴歸正常生活。因為,人類的價值體現就是勞動。勞動才是最理想、最完美的人生常態。
回覆列表
題主所題的簡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啊。
首先離家近確實會帶來極大的滿足感。曾有過一段上班通勤一個小時左右的經歷,大約三四年吧,那會上班都感覺很累,每天早起不說,一上車就打磕睡,美其名曰:養精蓄銳。上下班高峰期還得擠車,要是晚了一點,錢包就要很受傷。現在上班坐車十分鐘左右,走路半小時,要是早起的話,走路上班穿過公園,一路經過那些唱歌、鍛鍊、吹樂器的大爺大媽們,嗅著檸檬桉的特殊香味,感覺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事少錢多,說明不管是工作壓力還是經濟壓力都不會大。這種情況下,只能用企業好這一個詞來形容,不然的話不管任何崗位都會有壓力。企業發展好了,員工待遇自然也就相應提高了。
而一覺睡到自然醒的判斷則要看年齡段,可以透過習慣來控制。有些老人家天天四五點起來,年青人可能會覺得好早啊,這個點正是睡覺的好時候,可是對老人家來說,這也確實是自然醒,沒毛病,因為睡不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