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876850684198

    建議一:不催婚,多鼓勵

    坦白講,當下的年輕人壓力真的很大,由於社會競爭激烈,機遇難尋,很多年輕人都為此焦心,壓力可想而知。更有甚至會因為長期的焦慮不安,引起心理問題,比如抑鬱。

    這個時候父母需要注意的是,萬不可在孩子焦慮的時候給予其太大的壓力,催婚便是如此。

    我們也看到,每逢節假日,我們諸多的催婚言語會讓孩子們躲避我們,甚至因此吵鬧,把原本美好的節日氣氛搞得一團糟。

    更為糟糕的是,一些孩子為了應付父母的催婚,時常以各種理由迴避父母,這就讓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推向對立面,進一步激化了矛盾,甚至有的時候會讓孩子加深對於“婚姻”的恐懼。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簡直瞎扯淡,一派胡言,不催婚孩子知道著急嗎?

    催促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壓力,會讓被催促方感到不適。它不是一種善意的表達,與其催促,不如鼓勵!

    建議二:知緣由,多試探

    現代的適婚男女很多人至今單身,其願景有很多。有的希望找到比自己條件好的;有的希望找到自己愛的;有的希望找到三觀合拍的;有的希望找到愛自己的。不管是哪一種,總有一種“我所願”的表達。

    就是因為這樣的情感訴求不一,我們很難去猜測適婚男女究竟想找什麼樣的伴侶。而對於伴侶的要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歷的增多、環境的變化,發生本質上的轉變,你很難去猜。

    猜不到,就不要去猜,直接去問即可,讓孩子們自己說出自己的願景,她(他)究竟怎麼想的,為什麼不願意找物件,有什麼計劃等等。

    對於父母而言,假如你還在焦心於孩子們的要求高,或者根本不知曉孩子們究竟想要什麼的時候,就需要進行試探。試探性的表達出你想知道的意願,記住,一定不是要求孩子回答,而是平等的交流。

    建議三:勤交心,要尊重

    我們會看到一種現象,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孩子們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交流。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前幾天,入微看到這樣一對父子,他們坐在客廳,簡簡單單的一瓶紅酒,一人一杯。父親問兒子:“方便給大家自我介紹一下嗎?”兒子靦腆的笑笑,抿了一口紅酒,對著鏡頭開始自我介紹。

    開始的時候,父親說話很放鬆,兒子顯得很拘謹。但是隨著父子倆互動的頻率加大,兩人之間的交流逐漸的加深,甚至聊到了兒子的擇偶標準,以及對於婚姻的個人看法。

    你可以想象自己的孩子和自己說這些嗎?回到開始,這位父親用委婉的詢問式問法,去讓孩子表達自己,“方便嗎?”這個問句,代表著一種平等的尊重。

    假如一開始,父親就用命令式的口吻,如:“給大家自我介紹一下自己!”這個時候,父親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就成為上下級關係,兒子不可能跟父親交心,說出心裡話。

    因此,想要探究孩子內心最深處的想法,一定要做到真正的交心。並且需要經常性的如此,才能有此效果。多交心,交透心!

    建議四:做準備,找機會

    當你知曉孩子內心的想法的時候,你需要做好兩手準備。其一、思想準備;其二、應對準備。

    無論孩子說什麼樣的理由,只要是真正的和你交心,說的真心話。你都應該對此表示肯定,並讓他(她)認為你是真的理解他(她),讓其感受到你的善意。與此同時,你需要對此做出足夠的思想準備。概因,無論你接受與否,這便是孩子們最為真實的現狀。

    對此,我們同樣需要考慮,如何去應對。如:孩子說自己現在忙於事業,根本無暇他顧,更別提婚姻大事。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知道,什麼時候孩子不忙,(工作)事業穩定期,便是時機。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安排一些機會,刻意的去製造機會,讓他(她)和異性多接觸。

    建議五:看機緣,不強求

    近些年,每逢節假日,我們看到很多父母給自己的兒女安排相親。這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製造機會,讓他(她)和異性多接觸的一種形式。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子女們對於相親本身的抗拒。究竟因何抗拒,就是因為沒有做好以上4點建議。不尋求孩子的意見,強勢安排相親,這樣的相親成功機率不大,孩子們甚至只是對你應付了事。

    為了說明以上4點,入微儘可能地詳細說明,就是為了最後一步地實踐,提高其實踐後地成功率。相親的成功率,取決於孩子的需求,更取決於你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孩子們個人的意願。

    子女之所以不願意遵從父母的意願,大多都是因為這是“父母的意願”,而不是他(她)本人所願。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千萬不要在拿子女當作小孩子看待,他(她)已經成年,並且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父母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剩下的便是耐心等待,一切自有其定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算買條真絲圍巾送給媽媽,誰知道買哪個牌子的既便宜東西質量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