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反應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時間、物質,但孩子卻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不僅不感激,反而小小年紀便跟父母對著幹,特別不孝順。青少年心理諮詢為您揭露父母為孩子付出很多,孩子卻為何不知感激,不孝順。
小雯的爸爸,反映10歲的小雯性格任性倔強,脾氣大,說話衝,想要什麼時一定要得到,不給就鬧;對父母的付出不知道感恩,經常頂撞父母,不聽從父母的教導;犯錯後沒有承擔,嘴上承認錯誤但行動上卻沒有任何改變。現在還出現偏科現象,語文課聽不懂。
據瞭解,因收入低,小雯的父母沒法在廣州租一個稍微好點兒的房子,所以小雯的媽媽懷孕後就回老家生養了,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把她丟給爺爺奶奶了,6歲的時候才把小雯接到廣州上小學。為了能讓孩子在廣州上學,小雯的父母也是費了不少的力、花了不少的積蓄。
但孩子不僅沒有體會到父母的艱辛,還對父母很排斥,也不珍惜學習機會。這讓爸爸很惱火。在這次期中考試的時候小雯語文考試不及格,爸爸把她打了一頓,小雯鬧著要回老家,要跟爺爺奶奶在一起,並對爸爸說“我才不要你這樣的爸爸”。
對此,爸爸非常沮喪、憤怒,覺得這孩子小小年紀就不知道感激父母,如此不孝順,今後更“翻了天”。爸爸委屈道:“就這一個孩子,我們愛得不得了,什麼都慣著她,從沒敢動過她一根手指頭。可再這樣下去,她連高中都上不了,以後肯定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那可怎麼辦?打是親,罵是愛,我怎麼就不打鄰居家的孩子啊?”
現在小雯的語文成績不但毫無長進,她還對語文課產生了畏懼,不想上語文課,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
小雯爸爸的遭遇確實讓人感到心酸,他對小雯是愛,可又不是愛。小雯的爸爸覺得自己是愛孩子的,為了孩子自己付出了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好,這確實是父母之愛。但很多父母常常是不知道怎麼去做,不知道如何愛孩子。最常見的是,他們未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從自己的心理需求出發,為孩子設計人生。結果,他們出於愛心教育孩子,最後卻發展出束縛孩子成長的非愛行為。
這常與父母自身的經歷、接受愛的教育有關。以前,物質匱乏,生存問題是人們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所以父母之愛的表達方式集中在 :犧牲自己的物質,保證孩子的物質生存條件。但現在物質匱乏已經居於次要地位,父母應該改進愛的方式,從以前關注物質的方式擺脫出來,應該更多的考慮孩子的人格成長和心理需要。
當父母不自覺得把自己當成“債主”,甚至逼孩子“還債”,從而站到了孩子的對立面,親子關係也變得像“債主”和“債務人”般緊張,孩子又怎麼會心情愉悅對父母表示感激呢?!在小雯的心中,在自己小的時候、最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棄自己而去,爺爺奶奶成了自己的“代替父母”,在她心中爺爺奶奶才是最親最愛的人,爺爺奶奶在哪裡哪裡就是自己的家。而父母是自己的“敵人”,是他們把自己從最親最愛的人身邊奪走了,是他們破壞了自己的幸福快樂,給自己帶來了痛苦。
而父母不曾理解小雯與最親最愛的爺爺奶奶分離的傷痛,不理解她初入城市的恐懼和慌張,不理解她在學習上的壓力。在學業上,父母希望小雯能夠上好的高中,上好的大學,有一個好的未來。當孩子成績跟不上時,很焦慮,一遍又一遍的給孩子講要好好學習的道理。可這並沒有解決問題,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幫助,幫助她儘快跟上,而不是一大堆道理和焦慮。
小雯的爸爸說,“我們夫妻倆都不是愛學習的人,初中沒畢業就出來打工了。(現在我們)想給她補補課、輔導一下作業也沒那個能力啊!”這確實很無奈。但也暴露了核心問題,父母沒能負擔起做父母的責任,且把自己的焦慮轉嫁給了孩子。父母自己的成長停滯下來,他們對自己能否適應社會產生了巨大的焦慮,但他們不是透過自己的成長去解決問題,而是將希望更多地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在社會競爭上“奪取制高點”,自己也因此產生成就感。有勁兒就往孩子身上使,而不是往自己身上使,結果讓孩子承受了雙倍的壓力。
父母要求她孝順,可是,什麼是孝順呢?
孝順意味尊重父母。但很多情況下,孝順的意思是“什麼都聽父母的”。
但父母的意見就很對,很成熟嗎?事實並不是如此。其實,父母慪起氣來常和孩子一樣,缺乏理性,總是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去要求,但他們要麼提的要求根本不合理,不合時代,要麼就常常只是為了捍衛父母的權威。
一個做了多年青少年心理諮詢的老師說,如果只是孩子的成長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但如果孩子問題的背後是父母的問題,那就需要父母們先做改變,父母不改變,孩子回到家庭中還是會出現問題。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尋求怎麼解決孩子的問題,而不是在自身找原因的話,孩子的問題就無法解決。所以,家長應該與孩子一起成長,這是最好的辦法。
很多父母反應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時間、物質,但孩子卻感受不到父母的愛,不僅不感激,反而小小年紀便跟父母對著幹,特別不孝順。青少年心理諮詢為您揭露父母為孩子付出很多,孩子卻為何不知感激,不孝順。
小雯的爸爸,反映10歲的小雯性格任性倔強,脾氣大,說話衝,想要什麼時一定要得到,不給就鬧;對父母的付出不知道感恩,經常頂撞父母,不聽從父母的教導;犯錯後沒有承擔,嘴上承認錯誤但行動上卻沒有任何改變。現在還出現偏科現象,語文課聽不懂。
據瞭解,因收入低,小雯的父母沒法在廣州租一個稍微好點兒的房子,所以小雯的媽媽懷孕後就回老家生養了,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把她丟給爺爺奶奶了,6歲的時候才把小雯接到廣州上小學。為了能讓孩子在廣州上學,小雯的父母也是費了不少的力、花了不少的積蓄。
但孩子不僅沒有體會到父母的艱辛,還對父母很排斥,也不珍惜學習機會。這讓爸爸很惱火。在這次期中考試的時候小雯語文考試不及格,爸爸把她打了一頓,小雯鬧著要回老家,要跟爺爺奶奶在一起,並對爸爸說“我才不要你這樣的爸爸”。
對此,爸爸非常沮喪、憤怒,覺得這孩子小小年紀就不知道感激父母,如此不孝順,今後更“翻了天”。爸爸委屈道:“就這一個孩子,我們愛得不得了,什麼都慣著她,從沒敢動過她一根手指頭。可再這樣下去,她連高中都上不了,以後肯定連個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那可怎麼辦?打是親,罵是愛,我怎麼就不打鄰居家的孩子啊?”
現在小雯的語文成績不但毫無長進,她還對語文課產生了畏懼,不想上語文課,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
小雯爸爸的遭遇確實讓人感到心酸,他對小雯是愛,可又不是愛。小雯的爸爸覺得自己是愛孩子的,為了孩子自己付出了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好,這確實是父母之愛。但很多父母常常是不知道怎麼去做,不知道如何愛孩子。最常見的是,他們未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從自己的心理需求出發,為孩子設計人生。結果,他們出於愛心教育孩子,最後卻發展出束縛孩子成長的非愛行為。
這常與父母自身的經歷、接受愛的教育有關。以前,物質匱乏,生存問題是人們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所以父母之愛的表達方式集中在 :犧牲自己的物質,保證孩子的物質生存條件。但現在物質匱乏已經居於次要地位,父母應該改進愛的方式,從以前關注物質的方式擺脫出來,應該更多的考慮孩子的人格成長和心理需要。
當父母不自覺得把自己當成“債主”,甚至逼孩子“還債”,從而站到了孩子的對立面,親子關係也變得像“債主”和“債務人”般緊張,孩子又怎麼會心情愉悅對父母表示感激呢?!在小雯的心中,在自己小的時候、最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棄自己而去,爺爺奶奶成了自己的“代替父母”,在她心中爺爺奶奶才是最親最愛的人,爺爺奶奶在哪裡哪裡就是自己的家。而父母是自己的“敵人”,是他們把自己從最親最愛的人身邊奪走了,是他們破壞了自己的幸福快樂,給自己帶來了痛苦。
而父母不曾理解小雯與最親最愛的爺爺奶奶分離的傷痛,不理解她初入城市的恐懼和慌張,不理解她在學習上的壓力。在學業上,父母希望小雯能夠上好的高中,上好的大學,有一個好的未來。當孩子成績跟不上時,很焦慮,一遍又一遍的給孩子講要好好學習的道理。可這並沒有解決問題,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幫助,幫助她儘快跟上,而不是一大堆道理和焦慮。
小雯的爸爸說,“我們夫妻倆都不是愛學習的人,初中沒畢業就出來打工了。(現在我們)想給她補補課、輔導一下作業也沒那個能力啊!”這確實很無奈。但也暴露了核心問題,父母沒能負擔起做父母的責任,且把自己的焦慮轉嫁給了孩子。父母自己的成長停滯下來,他們對自己能否適應社會產生了巨大的焦慮,但他們不是透過自己的成長去解決問題,而是將希望更多地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在社會競爭上“奪取制高點”,自己也因此產生成就感。有勁兒就往孩子身上使,而不是往自己身上使,結果讓孩子承受了雙倍的壓力。
父母要求她孝順,可是,什麼是孝順呢?
孝順意味尊重父母。但很多情況下,孝順的意思是“什麼都聽父母的”。
但父母的意見就很對,很成熟嗎?事實並不是如此。其實,父母慪起氣來常和孩子一樣,缺乏理性,總是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去要求,但他們要麼提的要求根本不合理,不合時代,要麼就常常只是為了捍衛父母的權威。
一個做了多年青少年心理諮詢的老師說,如果只是孩子的成長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但如果孩子問題的背後是父母的問題,那就需要父母們先做改變,父母不改變,孩子回到家庭中還是會出現問題。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尋求怎麼解決孩子的問題,而不是在自身找原因的話,孩子的問題就無法解決。所以,家長應該與孩子一起成長,這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