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牙齒先生
-
2 # Xrush牙刷寶
準媽媽在孕期如果出現牙齒問題,不僅帶來痛苦,而且服藥不慎也會給胎兒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準媽媽應該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牙齒,避免滋生牙病。
一、孕前勤檢查
一般而言,計劃生寶寶的女性在懷孕前半年就要對牙齒做一次全面的檢查,排除可能在孕期內出現的牙齒疾病。如果孕前牙齒很健康,則準媽媽只需檢查是否會長齲齒;而懷孕前牙齒就老不舒服,檢查的專案就會比較多——牙周病、齲齒、冠周炎、殘根、殘冠等牙齒病變檢查都得做。
如果不做全面檢查,到了孕期才發現牙齒問題,將會給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因為拔牙屬創傷性牙齒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會產生疼痛等刺激,在孕期的頭三個月拔牙,使用麻藥會傷害胎兒,但如果不使用麻藥孕媽又可能會因為疼痛刺激太大而流產;在生產前三個月拔牙,則容易因為受不了疼痛而引起宮縮,導致早產。所以懷孕頭三個月、生產前三個月都不能做拔牙手術。
二、孕期嚴護牙
1、保持口腔清潔
早晨起床後與晚上入睡前,準媽媽都應仔細刷牙,吃完食物以後也應該及時用水漱漱口,隨時保持口腔清潔,避免食物殘留。如果牙縫嵌入食物,不要用牙籤剔牙,否則會誤傷牙齦導致炎症,應該要學會運用牙線清理牙齒縫隙的殘渣,這樣更加安全有效。
2、選用軟毛牙刷
妊娠期間,內分泌系統會發生很大變化,牙齦黏膜充血、水腫,牙齦處血管增生,質地變脆,觸碰容易出血。此時孕媽應選用軟毛牙刷,刷頭要小,刷牙時也儘量使用溫水,以免涼水對牙齒造成刺激。
3、減少甜食攝入
孕媽在懷孕期間進食次數增多,本身較容易發生齲齒。有的孕媽又比較喜歡吃酸甜的食物,例如糖果、蛋糕、餅乾、碳酸飲料等,這類含糖類食品在口腔內殘留更會促進齲齒的發生發展。所以在孕期應減少甜食的攝入,降低患齲齒的風險。
4、注意補充鈣質
孕期容易缺鈣,不僅自己牙齒會受到危害,也會殃及胎兒的健康。胎兒的骨骼形成需要大量的鈣質,所以孕媽在此期間要多吃含鈣的食物,如蝦皮、牛奶、豆製品等以補充自身及胎兒對鈣的需要,還能保護自身牙齒健康。
5、注意飲食平衡
在孕早期,準媽媽往往感覺噁心,常有挑食、偏食的現象。這時需注意,攝入不足,營養缺乏會使人抵抗力下降,不僅口腔中易滋生細菌,唾液中的酶類、微量元素等物質抗擊口腔細菌的能力也會下降,因此充足的營養是保證口腔健康的第一步。
在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熱量及蛋白質的前提下,孕媽媽還要多吃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蔬菜瓜果,這樣可以起到牙齒清潔作用。
6、功能牙膏緩解牙齒不適
如果孕期不慎出現齲齒現象,又不便用藥,可以選用含氟牙膏,但不要使用藥物性和氣味太濃的牙膏;如果有輕微出血、水腫,可以選用消炎止血的藥物牙膏,牙周病患者使用後會感覺清爽舒適。
7、勤用鹼性漱口水
孕吐時,倒流的胃酸和口腔中酸性唾液的分泌極易損害牙釉質並滋生細菌,孕媽媽使用鹼性漱口水可以很好改善口腔環境。
8、慎用抗生素類藥物
如果出現口腔疾病,孕媽媽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類藥物,這很可能對胎寶寶造成很大危害。如果必須要使用,一定要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按照合理的劑量服用。
9、定期檢查口腔
一般人每半年就需做一次牙齒檢查,但對於準媽媽而言,最好每月做一次口腔檢查。由於孕早期胎兒易受到藥物影響,孕晚期子宮較敏感,容易收縮,所以發現口腔疾病後,最好在3-6個月之間進行治療。
回覆列表
準媽媽由於處於特殊的時期,保護牙齒就顯的特別的重要,懷胎十月,對於自己的口腔健康問題也密切關注,作為一位準媽媽在懷孕前後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來保護自己的牙齒呢?
1.懷孕之前,建議去正規的口腔醫院對自己的牙齒做一個全面的檢查,作到早發現問題,早預防,早解決問題,由於懷孕期間的特殊性,還多口腔問題是不能處理的,以免對準媽媽產生不良影響。
2.準媽媽懷孕期間一定要保持好口腔衛生,懷孕後由於體內孕激素的水平增高,在口腔中細菌的作用下,患有妊娠期牙齦炎的機率大大增加,建議準媽媽懷孕前洗牙,徹底的清理掉口腔內牙結石,孕期保持好口腔衛生,減少患有牙齦炎的機率。
3.準媽媽在懷孕前應該把口腔中齲壞的牙齒及早的補一下,以免懷孕期間齲壞程度加重,發展成牙髓炎,牙髓炎疼痛比較嚴重,給準媽媽帶來不良影響。
4.準媽媽在懷孕前應該拔除口腔中齲壞或可能誘導發炎的智齒,懷孕期間一般不建議拔牙,給準媽媽帶來痛苦。
5.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應該做到飯後漱口,早晚刷牙,定期使用漱口水,減少口腔中的細菌,減少口腔疾病發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