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典麟須

    首先,哲學和科學均出自西方,舶來詞,哲學本義是愛智慧,科學本義是以理性思維為前提的一個研究方法、一個知識體系。

    其次,科學來自於哲學,在近代西方,許多大牛以自己是哲學家引以為榮,而對科學家並不以為然(比如愛因斯坦直言自己是哲學家而非物理學家)。科學和哲學的其共同點是,理性思維。其不同點是,科學偏重從現象出發尋找本質來解釋世界,哲學偏重從整體出發統攝現象來解釋世界。

    再後,理性思維分為歸納思維+演繹思維,兩種思維各有優劣,但是,到了現代,已經變異只注重演繹思維,導致很多人誤以為(包括很多大學教授),不用數學建模說話就不叫科學,不用數學建模說話就評不上優質論文(拿諾獎更是痴心妄想)。

    最後,中國傳統文化中,有歸納思維,如陰陽(二元對立統一)。也有演繹思維,如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科學大神貝塔朗菲提出的系統論可勉強與之對標)。還有超邏輯思維,如太極、無極、太和、中、空、道、明德、虛極靜篤等等,這已經遠遠超出了科學和哲學的邊界。

    真理到底在哪裡?

    絕非哲學,絕非科學。

    真理是理性思維無法認識也無法進入的。

    故西諺雲: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理性思維就是見到真理的障礙)。中國古人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理性思維就是見到真理的障礙)。

  • 2 # 晉人老峰

    你不是學哲學的,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並不奇怪。但是,這實在是一個關於哲學史的問題了,不是現代哲學問題了,現在哲學人覺得有點可笑。

    你們所說的哲學思維和科學的思想的關係,不是現代哲學的一個特徵。相反,它是傳統西方哲學史上的基本的思維方式和方法。

    現代哲學的基本特徵就是拒絕所謂的“巨集大敘事”。拒絕解釋所謂的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徵和基本存在形態的解釋。

    科學思維完全不同的形態是:科學的思想的、一個最最重要的特徵是,對於一個問題的探索,必須尋找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就是說,科學的思想是有其精確的答案。哪怕是差一絲一毫都是謬誤。這就是科學之所以稱之為科學最最重要的特徵。

    但是,哲學完全不同。

    一個哲學家所探索的一個哲學命題,最終並沒有一個精確的答案。大家在一起討論這個哲學命題是相互指責,都說別人是錯誤的,而自己的解釋才是正確的。最後,熱鬧一陣,大家散了,沒有興趣了。不了了之。

    哲學史上的許多問題都是這樣的結局。

    這就是哲學探索與科學探索的最大的區別。

    比如,黒格爾所探索的“絕對精神”,後來的哲學家不再探索。所有的哲學問題根本就沒有答案。

    比如,關於“存在”這樣一個哲學領域裡的基本概念,黑格爾的內涵和馬克思的內涵完全不同,胡塞爾和黑格爾完全不同。甚至胡塞爾的存在的概念,和他的學生海德格爾的存在的概念,也完全不同。

    一個哲學家探索的問題,後來的哲學家根本不去涉及的。即使涉及一個相同的概念,其內涵根本就不一樣。同一個詞,實際上根本就不是一個個概念。

    這就是為什麼後來從羅素以後,哲學開始了所謂:語言學的轉向,這樣一個西方現代哲學的一個基本特徵。

    現代西方哲學所探索的是語言學的問題,根本和物理學沒有關係。

    所以偉大的科學家霍金說:哲學死了,就是這個意思。西方現代哲學,不能給科學提供巨集觀的、思維空間上的絲毫能力的指導了。

    但是,也不要太悲觀,哲學領域現在出現的分化,分化出許多交叉性學科。比如:文化哲學,科學哲學之類。這是專門探索科學研究領域內的哲學問題的思想方法、思維方式的問題。

    比如英國的大哲學家:約翰 波普,就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哲學家。

    現代哲學的極度分化,可以說,已經沒有了一個完整的說、哲學到底是什麼這樣一個概念了。

  • 3 # 智慧575

    哲學思維與科學思維在相對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本質沒有區別的,因為他們都是對事物表現的認識。只有依據絕對智慧及其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的哲學思維與科學思維具有本質的區別,因為這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 4 # 女王朱瓊

    在我們這個時代,最為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評判準則是“這不科學”,那什麼是科學呢?一切都可以按照科學標準來衡量嗎?是否科學可以涵蓋一切其他學科?那哲學是否是在科學之內呢?我們現在總是掛在嘴邊的科學與早期的科學有什麼區別呢?我以為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來明晰下“這不科學”中的“科學”的意思,這裡的“科學”顯然是一個形容詞,它在這裡不是我們嚴格意義上解釋的科學,它已經與我們理解的傳統意義上的“科學”不同了嗎,也不同於我們總是批判的科學,而是代表著理性的一個形容詞,最有意思的是你反問這個人:“什麼是科學的呢?”,這個人便啞口無言。

    顯微鏡

    早在西方近代的開端,科學是由自然哲學轉變而來的,例如當時很多的哲學家同時都是數學家、物理學家,例如萊布尼茨,牛頓,康德等。慢慢的這些自然哲學開始得到一些固定的結論、公式,進而就成為了科學,最初的科學例如物理學、數學等,然後在十九世紀再發展出生物學、化學、地質學等學科,這些屬於自然科學,這些自然科學主要強調實驗資料及其結果的重現性,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有發展完善出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兩大門類,從而心理學等一些看似不屬於“科學”的學科歸入到了科學的領域(但心理學不好歸類,但是逃不出上述的三個門類),所以我們現在講的科學已經不同於早期的自然科學,按照官方解釋來說,現在的科學是“指的就是分科而學,後指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是關於探索自然規律的學問,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現在人批判科學大部分的意思是指對“實證主義”或者“理性”的批判,現在講的“科學”更多的是一種追求知識的態度,但由於科學有著自己的傳統,避免不了方法上的缺陷(或者說習慣),我們可以拿它與哲學比較進而觀察出兩者在方法和物件上的不同。

    希臘先哲

    哲學確實不是一門追求實際效益的學科,從古希臘開始便是這樣,但這不妨礙後來從哲學中誕生出各個學科,每當一門學科有了自己的確知的知識,它便不再屬於哲學(這也可以看出哲學的偉大)。在當今的社會我們看到的最大對比是科學的進步,與哲學的墮落,這主要因為哲學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科學方法無法證明的,諸如一些龐大的問題,善惡、美醜、自由等,哲學向來追求的是智慧,而科學則是追求的知識(這裡的知識指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確定無疑,可以被操作於實際的東西),“每個學科都是從哲學開始,以藝術終結。”我十分相信這句話,因為這是人類心靈的必然。

    我們能夠探究明白整個宇宙嗎

    那麼科學與哲學有什麼具體的不同呢?威爾杜蘭特有段話可以清晰的表明,“科學是分析說明,而哲學是綜合解釋;科學總是化整為零,把有機體分解成器官,把晦澀轉化為明晰。它不管事物的價值、理想的可能性,也不管它們的終極意義,只是滿足於說明它們的現狀和作用,只專注於事物本身的性質和運動過程。”當一個現象出現在我們眼前時,科學家則熱衷於解釋眼前現象,並不太在乎這個現象背後是否有更為巨集大的意義,這是科學研究的一個通病,也是科學研究的一個傳統,不論是哪一門作為科學的學科基本上都有這樣的習慣。但這不是否認科學家的良知或德行,這是科學的隱形要求,是科學自身的體現。

    AI機器人

    “但是,哲學家卻並不滿足於描述事實,他希望弄清楚事實與經驗的普遍關係,從而把握它的意義與價值。他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絡,進行綜合解釋。他盡力把被好奇的科學家像拆鐘錶一樣地拆開的宇宙再重新組裝在一起,而且要比過去更好。”科學就像是工具,但這個工具什麼時候要使用,什麼時候不能用,這就是哲學需要審視的,這就像是“理智”與“理性”的不同。“科學教給我們如何救人和殺人,它一點點地降低了死亡率,卻又在戰爭中把我們大批地殺死。只有智慧這種按照全部經驗進行過協調的願望,才能告訴我們何時救人、何時殺人。”

    “科學觀察運動過程,設想解決的方法;哲學則對目的進行評議和協調。正因為我們目前的方法和工具在不斷地增多,遠遠超過了我們對理想與目的的解釋,我們的生活才會喧囂不安,卻又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事實如果不與願望產生聯絡便毫無價值,除非與目的和整體發生關係,否則,僅有事實是不夠的。只有科學而沒有哲學,只有事實而沒有價值觀和對未來的展望,是不能把我們從劫難和絕望中拯救出來的”

    “哲學”與“科學”是我們創造的概念,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兩者的關係已經變得錯綜複雜。隨著各個研究領域的細分,哲學往往被看成是“形而上學”,科學囊括的東西反而是越來越多,其實這是學科交叉與現代治學思路共同作用產生的,就像思維科學反而包括了本該屬於哲學的邏輯學。而哲學呢?也開始劃分為邏輯學、美學、倫理學、政治學、形而上學,這分明也有科學“分科而治”的影子嘛!所以這反而說明了哲學與科學的不可分割性,我們可以把一切知識歸於科學的名義下,因為一切都可以劃分不同的領域慢慢分析,但是哲學的任務是不能變的,哲學的根本目的是不能變得,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哲學,也要用哲學的眼光指導科學。我們回頭來看,哲學與科學的區分並不是在特定的時刻劃分了截然不同的區域而產生的兩個學科門類,反而是不知不覺中產生的。

    思維的豐富

    在我看來,哲學與科學最根本的區別是兩種思考路線的不同,兩種精神的不同,兩種態度的不同。但這不同是必然的,就像你無論走哪條路都可以選擇兩個方向一樣,其中反映的也是人類思維的根本屬性,我們一方面渴望確切無疑的東西,一方面又對確定的東西反感;我們一方面注重大局觀,一方面又希望事無鉅細。我們註定要一邊用我們的頭腦來鋪路搭橋,一邊問自己該往哪裡搭。

  • 5 # 順其自然方能久遠

    哲學,是分析、推理、判斷因果的學問。

    哲學,與自然規律與法則密不可分,是遵循自然規律與法則的學問,是研究必然的學問。

    哲學,是“道”的具體代表,“道”是通過哲學而發揮作用的。

    哲學,是指導一切學科的頂層科學,是科學中的科學。

    哲學,是道與理相結合。(根據“道”,也就是法自然法則進行推理),是在“道與理”的層面上。

    科學,是理與術相結合的學問。

    科學,是在“理與術”的層面上。

    科學,是想辦法利用各種手段,包括實驗,要證明某種因果關係是否存在的學問。

    科學,側重於更多的是,研究用什麼手段或者叫做方法,才能證明因果存在與否的學問。側重於找到證明因果的手段。(手段,代表術)

    通過科學證明,人們可以,得到需要的結果,避免不需要的結果。

    在證明因果關係是否存在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哲學的分析與推理對其進行指導,多數都是以通過哲學的分析,推理與判斷所得出的理論結果,作為要證明的課題。

    簡要回答這些,有不當之處,望讀者給予指正。

  • 6 # 布衣吳新建

    一個是必須符合絕對的邏輯,也就是無可挑剔,類似於終極答案,這就哲學思維。

    科學思維不遵守邏輯性,往往天馬行空,甲與乙之間可能風馬牛毫不相及,可最終卻找到了它們之間的聯絡。

    歷史上,科學家可以成為哲學家,哲學家卻成不了科學家,原因在於,當你尋找哲學上的終極答案時,必須藉助於科學,而科學卻認為沒有終極,無止境,比如物質可分,無限的分下去,沒有終極。

    說一個有趣的現象,西方許多大物理學家最後歸屬於神學,原因也就是人的認識受侷限,科研找不到答案,於是只有藉助於神力。

    以上就是說哲學思維與科學思維的聯絡。

    人類探尋終極的手段是運用科學,而科學在具體的方向上必須有嚴密邏輯,哲學一方面是嚴密邏輯的體現,給科學指明方向,同時,哲學本身也在發展,許多宗教也是自成體系的哲學,當科學解決不了的時候,宗教那裡尋找答案。

    哲學思維與科學思維的區別,主要就是開放度。哲學是內斂,尋找認知的邊界,給認知畫個圈圈;科學是外向,尋找運動的邊界,遠一點,更遠一點。當內斂與開放形成了和諧的統一,往往就是人類有重大發展的時刻,比如歐洲的文藝復興,五四的新文化運動。

  • 7 # YangliyingDTT

    .哲學與科學

    哲學是研究和探索宇宙運動規律的,就是老子說的“道”。“道”不減不增,不垢不淨,不生不滅。西方哲學界稱“道”為智慧學,聰明學。哲學不屬於任何單科學問,但是任何單科都是以哲學的思辨方式為基礎。例如3加5為8,無論用來計算一群牛的數量,或者豬、狗、羊、大象、獅子、老虎,男人、女人,森林、樹木的數量等等,無論物種千差萬別,但得數都一樣為“8”。這個始終不變的數學”8”,卻貫穿了各個分科學的始終,這就是哲學原理。哲學是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執行規律抽象了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它不屬於任何學科,但它卻貫穿其始終。如果抽去了哲學這根“筋”,所有學科全部坍塌!所以說“道”自在,“道”永存,“道”不會犯錯誤。

    科學即分科學,它是研究如何運用現有知識去認識和探求本來就存在的規律的學問,分科學簡稱“科學”。再說科學,由於宇宙現象是個萬花筒,七彩紛呈。人的壽命有限,精力有限,聞知有限,所以只能分科去探求某個狹窄領域的真相:大到多重宇宙,小到普朗克時間、距離,銀河系、太陽系、地球陸系、海系,有機系、無機系,動物系、植物系等等加等等,分的細之又細。除了“道”可以包容所有,其它任何學科只能儘量爭取闡明“道”的區域性,所以科學不僅僅是今天,在以後無限延長的時間裡,科學家只能儘量藉助於電子顯微鏡或者射天望遠鏡,如此依然是管中窺豹。所以科學每前進一步,都在不斷地修正自己的錯誤。

    科學與哲學的關係,也就是科學與”道”的關係,只能是人類不斷用認識了的知識去證明“道”的正確性,而不是企圖使用自己螞蟻般的粗腿將行走中的大象絆倒!

  • 8 # 朝聞道xszy

    哲學成果與科學成果都是人類思維的結晶。人類認識世界就是一步一步的抽象思維過程。思維開始於我們的感官,我們感官所看到的聽到的,外部具體實物是第一訊號,即具體事物作用於我們的感官進入大腦儲存起來。然而人類有第二訊號系統,語言文字。為什麼叫第二訊號系統呢?因為他是第一訊號(具體事物)的訊號(代號),也即訊號的訊號,所以叫第二訊號,例如:人看到山楂吃到山楂(實物第一訊號),會流唾液,但人聽到說山楂或看到山楂這個字也會流唾液。而猴子聽到說山楂或看到山楂這兩個字是不會分泌唾液的。因為動物沒有第二訊號系統,正因為人類有第二訊號系統(語言文字),才有了別於動物的思維。人類第二訊號系統是思維的基礎,思維就是第二訊號系統在大腦裡的運算,例如,哪篇科學論文不是用文字(第二訊號,也即代號)寫的。我們做夢就是第二訊號的自由運動。人類的思維就是對外部世界(認識世界)抽象過程。抽象低階階段就是科學思維,高階階段就是哲學思維。人類認識世界的兩個過程,先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認識事物特殊性就是認識事物的個性(小道理),認識事物的一般性就是認識事物的普遍性(大道理)。認識事物的特殊性就是認識事物的廣度,認識事物的普遍性就是認識事物的高度(深度)。由於哲學是認識事物的普遍性的大道理,是建立在眾多小道理的寶塔尖上,所以抽象度最高,最能反應世界的本質。所以,哲學思維是科學思維的高階階段。

  • 9 # 情感賦能工匠hyper

    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

    精神思維與實踐思維

    意境思維與認知思維

    關聯思維與程序思維

    延伸思維與邏輯思維

  • 10 # 遊民思

    科學以特定實際具體事物為研究物件的學問。科學思維具有可重複性歸納概括和邏輯性演繹推理兩大基礎。科學思維是理性思維,有其侷限性。曾經的科學概念比如“以太”、“燃素”等等後來被證明是不能用來解釋現象的虛構概念。有的科學理論後來被證明僅在一定條件下才是正確的,如牛頓運動-力學理論等等。

    哲學是綜合研究包括科學理論以及其他非科學理論(宗教、藝術等)在內的所有理論的學問。哲學思維既是反思性思維,也是超前性思維。比如以科學理論為研究物件的便形成了哲學的一個分支——科學哲學,既揭示科學的意義:特有的理性精神、廣泛的可用價值;又預測出未來的科學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作用將會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兒子全款買房,兒子結婚女朋友想加名字,以後如果離婚,會分她一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