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道001

    1. 對編制的規範,定額,當地的投標預算等環境要非常熟悉。 有一些小專案可能定額裡面沒有,但是如果你對定額,非常熟悉的話,基本上都可以套用到裡面的專案。 預算編制後還要進行一定的下浮,各地區的情況都不一樣。

    2.熟悉施工場地所在地的,地理,礦產,交通,天氣,水文等基本資訊。 如果工地靠近大河,建築材料可以考慮水運,可以大大的降低運輸成本。如果本地盛產礦石,沙石,建築成本也會大大降低。如果本地,是多雨天氣,就要考慮雨季施工成本。如果地勢低窪,就要考慮防汛,防洪的成本,等等。

    3.有施工經驗,對施工過程非常熟悉,可以大大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率。很難想象一個不懂施工的人,編制預算是多麼的不靠譜,熟悉施工過程就不會漏項,每一個工序環節都對應著相應的子目。有實體專案,還有服務類的專案。有了施工經驗,還可以在編制投標預算的時候進行不平衡報價,哪些可以在未來得到業主簽證的價格就報報高一點。

    我是易哥,經歷17年股市風雨的老股民。

  • 2 # 連線阿志

    1、強化造價資訊大資料庫建設,實行概預算動態管理

    實行概預算的動態管理,首先是地方造價管理機構隨時關注造價資訊市場變化,建立大資料庫,並建立預測模型,科學預測人工及主材(如鋼材、水泥、沙石等)價格走勢,供概預算員參考,並反映在概預算中,做到可控。以往的研究驗證了“建築資訊模型”(BIM)在工程造價領域中運用的可能性及其資料管理優勢,只是較少運用於工程造價管理實踐,特別是市政工程建設領域。 實際上,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為一般建設專案共有,而BIM是將二者透過數字形式表達出來。BIM平臺中,人材機價格走勢等資訊可充分共享,專案全生命週期內的全部決策依據更可靠;專案各階段,各參與者業務職責也很明確,更便於動態管理。

    2、強化設計招投標管控

    市政工程應視“設計招投標”為重要的造價控制手段,以“招投標控制價”管控為核心,對設計招投標管理持續強化,以技術經濟效果為考慮,優選最佳設計方案。2013年7月1日《新清單計價規範》實施後,編制市政工程“招標控制價”成為國有資金投資建設工程招標 的強制性要求;也對編制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誤差在正負3%間浮動;對比定額工期,壓縮工期超過其20% 時,“趕工費用”須在招標檔案中明示增加。

    以此為基礎,先要完善設計招投標制度,使競標環境公開化、公正化和公平化,使設計單位更樂於參與競爭;其次是在設計評標時,可邀請建築經濟師參與,並將“價值工程分析法”引入設計方案評審階段,切忌設計方案評價指標的單一化,而應作出多種設定,並以工程重要度作為分配權重的參照,更好地比選最佳設計方案;第三是強化設計、施工一體化,在設計階段逐步吸收施工企業參與,強化溝通協調,降低設計同實際施工間的偏差,提高設計水平,最終有效控制工程造價。

    3、遵循經濟適用原則選擇施工方案、材料、工藝

    從專案施工組織來看,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案是重中之重。在工程造價中,施工方案也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通常,選擇施工方案有三個要素:一是選擇重要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法,二是確定施工順序,三是明確工程作業法。只有施工方案合理、可控,專案造價才能合理、可控,因此,應先判斷施工方案是否可實現且技術先進;其次判斷其是否適應工程規模;三是判斷其是否經濟合理;四是判斷其是否安全。最佳的方案是依據上述內容綜合比選,確保最經濟、最安全、最適用。此外,先進的施工材料、工藝有利於施工效率提高、 工程進度加快,但是否選用,需正確評估。

    4、改革工程設計取費方式,探索施工單位獎勵機制

    當前,市政工程設計取費方式的選擇以兩種居多:一是每平方額度;二是投資規模總額百分比。

    事實上,為謀求自身利益,各設計院只求工程做大,而並不持續最佳化圖紙,致工程造價過高。因此,改革工程設計取費方式應是必然之舉。實踐中,為鼓勵圖紙最佳化,不妨推行優質優價收費法,並設定“設計合理節約獎”。而鑑於設計圖無法反映現場全貌的現狀,應探索施工單位獎勵機制,鼓勵其據最佳化圖紙,最佳化施工工藝,使其既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又加大利潤,實現多方共贏。

    5、施行施工管理網路化

    工程施工順序安排合理時,重複工作少而進度快,工程造價能得以有效掌控。市政工程涉及面廣,施工單位交叉作業多,協同作業難度大,常見重複施工。

    大城市常見同一路段給排水、通訊、電網重複開挖,而利用計算機技術實行網路化施工管理,將使這一過程簡化。施行網路化管理即總包方制定可行的施工組織計劃,安排專人制定“工程進度網路圖”,對各項作程序適時監控、協調及調整,避免重複施工、擁擠扎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羅在皇馬與馬競的比賽中又一次被提前換下,這次卻毫無怨言,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