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綿州四知堂

    俄國在兩次雅克薩之戰失敗後,派出了以戈洛文為首的談判使團,同清政府以欽差大臣索額圖為首的使團在尼布楚進行邊界談判。

    談判本是中俄雙方,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談判時,既不用漢語,也不用俄語,而用拉丁語進行。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怪現象呢?這還得從傳教士南懷仁談起。南懷仁是義大利傳教士,來到中國之後,深得康熙皇帝寵信,曾讓他主持中國的天文工作,享受特殊待遇。南懷仁表面上對康熙皇帝感恩戴德,但骨子裡仍想著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效力。當沙俄對中國東北地區進行侵略時,南懷仁認為這是開啟傳教士從俄國進入中國的最好機會。所以,他不惜出賣中國的利益,為俄國入侵出謀劃策,他知道當時中國只有外國傳教士懂拉丁文,於是,便秘密給沙皇寫信,建議俄國在談判中堅持用拉丁文作中介語,這樣,清政府就只能用外國傳教士作翻譯,而外國傳教士便可藉此影響,甚至操縱談判。清政府不知底細,雖然也曾提出用蒙古語作為談判的中介語,但在遭到反對後沒有堅持。中俄《尼布楚條約》談判時,南懷仁已經死去。充當中方拉丁語翻譯的是法國傳教土張誠和荷蘭籍傳教土徐日升,他們也是深受康熙皇帝恩寵的外國傳教士,談判前,康熙為表示對他們的信任和尊重,授他們二品頂戴,並賜黃馬褂,但他們在談判中並沒維護中國的利益,而是秉承了南懷仁的旨意,充當了俄國的內奸。

    談判翻譯時,張誠故意篡改索額圖的談話內容,加上自已的話,挑起談判席上的對立情緒。在俄方理屈詞窮陷入被動時,他和徐日升又主動替他們解圍。他們還提醒俄華人用俄語交談時要多加小心,說中國使團中有人精通俄語。他們甚至將中國皇帝康熙欽定的談判條件底牌和中國使團成員情緒告訴俄國談判頭子戈洛文。戈洛文根據這一情報,安排了一個以雅克薩為釣餌的方案,致使中國談判使團判斷失誤,認為俄方同意考慮撤出雅克薩,而作了讓步。當談判中,俄方一個又ー個侵佔中國權益的方案被中國使團堅決拒絕時,張誠就勸說索額圖遷就俄方要求,並威脅中國使團不要提“超過了他們奉行的命令”的要求,而“冒有使談判破裂的危險”。當時中國使團尚不知張誠他們的內奸身份,被他們的話搞得猶豫不決,被迫作了新的讓步。

    張誠他們在談判中的內奸活動,使中國蒙受了重大損失,使沙皇俄國在談判桌上得到不少不可能得到的利益。

  • 2 # 浪淘沙hero1995

    清朝時期,中國對於自己疆域地圖是很不清晰的,結果付出很大代價擊退了沙俄,反而把自己廣大的實際控制區讓給了沙俄,這也大大刺激了沙俄胃口,清朝末期,沙俄大肆侵佔清朝領土,外東北,外西北等等,總計150萬平方公里以上。

  • 3 # 甲乙丙丁戊

    首先透過條約的形式正式將西伯利亞以及清朝實際控制的地區納入沙俄的疆土,並且也得到清朝的承認,俄羅斯肯定會笑逐顏開,好不費吹灰之力便能得到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使俄羅斯一躍成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拓寬了俄國的生存空間。

  • 4 # 豫章舍人

    首先,我得糾正一下提這個問題的人,實際上對於《尼布楚條約》,沙俄並沒有喜笑顏開,沙俄覺得自己吃虧了,中國也覺得自己吃虧了,實際雙方都覺得自己吃虧了。

    明末清初,沙俄就開始了對遠東的殖民擴張。明朝末年年沙俄就征服了遠東地區,由於中國內戰,沒有誰注意。直到清康熙年間,沙俄越過外興安嶺,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燒殺搶掠。不過,此時俄軍勢力並不強大,加之康熙康熙正全力平“三藩之亂”無暇顧及,直到平定三藩後,康熙開始調兵圍攻雅克薩城,大敗沙俄,沙俄投降,清軍就漸漸地將部隊撤回。清軍剛走,俄軍又偷偷進入雅克薩城,康熙皇帝命當地將領督促沙俄儘快撤軍,對清廷的警告沙俄視而不見。第二年春天,清軍分兩路合圍雅克薩,用大炮日夜轟城,令俄軍死傷慘重,俄軍又一次投降,不過康熙帝放了他們並與沙俄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條約明確劃分了中俄兩國東西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清政府同意把貝加爾湖以東的尼布楚之地劃歸俄羅斯。康熙此舉一是有利用沙俄軍遏制蒙古勢力的想法,二是他認為尼布楚乃化外苦寒之地,派兵佔據糜費錢糧。天朝上國不屑,賞給你們老毛子了的心態,將尼布楚地區大大方方的送給俄國。

    尼布楚地區雖在以前為蒙古茂明安部落的遊牧地,但茂明安部落早在後金時已經內遷歸附,離開了尼布楚,當時尼布楚地區遊牧的是蒙古布里特亞部落,他們並不屬於清朝,清朝也未對這一地區實行有效統治,因此談不上清朝割讓了本國領土給俄國,其實質只是一塊無主地。無主地誰先佔了就是誰的,尼布楚、雅克薩都是俄國建的城堡,從俄國角度來講,確屬於俄國。面對一大片的無主之地,俄國在遇到清朝之前,在北亞的領土擴張,可謂相當迅速,毫無阻力,一直擴張到了黑龍江南岸。而清朝與俄羅斯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之後,徹底終結了俄國在北亞擴張的第一階段。所以沙俄也覺得自己吃虧了,並沒有欣喜若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明孝宗的後宮只有皇后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