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濟州府大鵬哥
-
2 # 哩哩小資訊
第二集相對於第一集來說其實要平淡很多,因為它不再是打打殺殺的劇情,而是簡簡單單的三個機器人的聊天劇情。但從他們的這些話語中,也是很深刻的反映出了這一集的思想。創作者透過三個機器人簡短的談話,以機器人的視角充分表達了它們對人類的極度諷刺。他們對人類世界的各個事物都表現出了疑惑並且難以置信。當世界上沒有一個人類倖存,都變成了一個個骷髏的時候,只有機器人。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活物,就是貓。在最後畫面裡,貓具有了講話的能力,且隊伍壯大。不難令觀者猜測貓統治了地球。表面上,這集是透過黑色幽默的諷刺,來反思人類“如何作死”和“不能想太細”的那些事兒,但我覺得本集真正有趣的特點,是透過機器人的視角來複述、解構人類自己習以為常的那些事兒……因為我們人類一直在用自己的常識去解釋那些不瞭解的事物。當然,人類和機器人能在“喵星人統治世界”這點上達成共識……即使第二集看起來很難抓住主題,甚至可能有些晦澀難懂,但思考起來的確也能讓我們想到很多。
事實上是他們的狂妄結束了他們的統治
就像劇中臺詞說的:
他們相信自己是一切造物的主宰
他們汙染水源
佔有土地扼殺天空
最後根本用不上什麼核冬
只剩下他們孤勞自賞帶來的孤芳自賞的深秋
“不他們只是犯傻作死了自己”
-
3 # 吳懟懟
當然,這個主題相當老一套,在諸多災難片中都是這麼個說法,但是,片子在表達過程中選取了不一樣的視角,透過三個機器人你來我往的臺詞塑造出故事邏輯。
對人類文化一無所有在參觀的過程中可以略知一二的是,三個機器人對人類文化一無所知,並且連常識性知識都難以理解,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黑色幽默。
擴充套件開來,是不是整個機器人族群都不瞭解人類文化,但是,實際上網路儲存的海量資料是可以幫助機器人瞭解人類文化的,但是他們對人類文化卻難以理解,這是不是意味著雖然智慧化,但是再深度的機器學習都無法達成共情。
而三個機器人也有明顯的人設。三角金字塔類似是一個智庫,相當理性,是人類文化的知識庫,但是缺乏共情能力,因此更像是現代機器人,點名moss和賈維斯。
而小橙色機器人則非常跳脫,即遊移又膽大,對未知充滿好奇,並敢於設問,但是缺乏求真精神,因此,果斷認定貓會爆炸後,成功帶歪了隊友,坑了白色人形機器人。
白色人形機器人相當擬人化,在情緒、表達方式上非常像人,但終究不是人。
在三個機器人的對話中,常常出現賤嗖嗖的吐槽,機器人在籃球場看到籃球,在餐廳裡看到發黴的漢堡,進而吐槽人類製造者為什麼不留下建立者簽名,而在核彈面前則對人類這種毀滅自我的文化表示難以理解,而在面對會說話的貓時,集體懵逼。
我在看到貓說話的時候,有一種疑惑,會說話的貓比起機器人更像是人類,而機器人本身則困於資料之中,顯然影射貓才是主角,難道無論是人還是機器人都逃不過淪為貓奴的結局。
回覆列表
人類自詡為高高在上的食物鏈最頂端,可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的劣根性,自己把自己殺死了。
我記得劇中人類滅亡的原因是因為相互攻擊,引發了核戰爭。引發核戰爭的結果就是,大家一拍兩散,核爆引起的環境溫度的變化,讓嬌嫩的人類逐漸滅絕。就像那驕傲的恐龍一樣,即便它們統治了地球上億年,還是照樣被環境所打敗!
我們經常說人定勝天,其實不然,現在的很多災害,我們不是可以避免,只是因為我們恢復生產建設的速度較快,被摧毀,很快就能恢復如初。在我們人類科技不能抵擋的自然災害面前,我們其實也如同小螞蟻一樣脆弱。
《三個機器人》中,人類毀滅後,機器人統治了地球,他們瀏覽人類的殘骸,姿態各異,一個個似乎都死的那麼慘。
當看劇的人們都以為,世界在機器人的統治下,已經沒有了別的生物,卻出現了一隻變異的貓,能自己開金槍魚罐頭的貓。傳說貓有九條命,果不其然,它們能躲過核爆滅絕人類的環境災害,並且適應環境的變異了四肢,變成了手腳,甚至可以說話。
當三個機器人轉身後發現,它們已經被變異貓大軍包圍,黑夜中的貓眼睛,好像星星,漫天的繁星,把沒有情感的機器人震驚!
浩瀚宇宙,時間的長河,人類只是地球漫長時間上的一個匆匆的過客,我們是那麼的渺小,渺小到在地球的歷史中無足輕重。當塵土落滿地面,輕輕一撫,又是乾淨如新。這就如同我們人類一樣,我們自覺偉大,不可替代,其實跟這塵土一樣,隨處可見,極為普通。
《愛,死亡和機器人》系列的美劇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儘管每一集的表現方式不一樣,卻同樣表達了一個發人深省的主題:人類沒那麼偉大,渺小的很。同時,這麼嚴肅的主題,美劇往往用戲謔輕鬆的手段來表達,這才是美劇最好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