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33641358

    大概意思就是從這個人存在的價值和他的生活狀態所說的吧!

    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25歲死了指時候無所事事,沒有既定目標,不追求上進,對小家大家無益,這種人,就如同死了一樣,沒有價值,沒有用處。所以說25歲已經死了。

    75歲才埋葬,意思他就庸庸碌碌過來一輩子,行屍走肉般過來一輩子,直到結束。

  • 2 # 七束光圈

    他還想行屍走肉的再活一段時間吧。可以理解成心已死毫無追求,活著對自己或者社會作用不大,只是還有生命跡象而已

  • 3 # 所有名字都沒有了啊

    沒有希望,沒有變數,沒有明天。每一天活的都和昨天一樣。電話除了推銷的就沒有別的事找你。睡覺可以連睡一個星期不下床。如果不是還要吃喝拉撒,可以永遠睡下去。

  • 4 # 天啟大叔

    首先從字面上來講。

    25歲“死”,死加了引號,可以理解心死了,沒有目標沒有動力,軀殼活著,靈魂不在,宛如行屍走肉。

    75歲埋葬,這裡才是肉體的死亡,真正的死去,塵歸塵土歸土。

    後半句很好理解,這裡主要剖析一下前半句。

    有的人25歲可能就“死”了。

    有的人。。。。。。可能。。。。。。“死”的人自己都不知道,或者別人沒看出來。

    什麼情況下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

    真的心死自己會不知?真的活成行屍走肉別人看不出?

    似乎矛盾了,有點解釋不通。

    看來要重新理解“死”的含義了。

    這裡為什麼要說25歲“死”,為什麼不是15歲,不是35歲。

    試想一個人25歲的時候,應該在幹嘛?

    大多數這個年紀的人應該都在忙一件人生大事吧,戀愛,結婚。

    再此我想到一句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這句話曾經被無數人剖析,解釋。依然沒有一個準確的解釋,或者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見解。

    我的理解,是愛情是每一個少男少女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他們在這個時候可以無所顧慮,不去考慮太多的外在條件,只要能夠在一起,不惜付出一切代價,最後卻落得遍體鱗傷。

    而兩人一旦步入婚姻,面對的就是一些人情世故,家長裡短,柴米油鹽的瑣事,而一個人的真正成熟正是從學著處理這些瑣事開始的,時間久了愛情慢慢就被親情代替了,或者說愛情到了極致變成情親。

    就好比一個分界線,戀愛到婚姻跨過去真正走向成熟。

    古時有《鳳凰涅槃》死而後生的故事,在這裡不正好印證了“死”的含義,“死”非死,而是重生,死去的是青澀,重生後迎接成熟。

    所以說,有的人25歲已經“死”了,一直到75歲才埋葬。這句話的可以理解成,一個人到了25歲,結婚生子,從青澀蛻變成一個有擔當有責任成熟的大人,一直活到75歲去世。

  • 5 # 溼地先森

    “有的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75歲才埋葬。”這句話,是因為一則動畫短片《墜樓》而被人所知。那麼,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

     你是否覺得兒時時光充滿了快樂新奇,而成年後的日子反而如白水般單調乏味?你是否覺得青春歲月充滿美好了的回憶,而現在的日子卻很難讓你頻頻回首?

     Steve Cutts這部動畫短片《In the Fall》用100秒給我們講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人生倒計時故事。一箇中年男子在樓上澆花,不小心從樓上掉下來,在這危急時刻,他卻開始回憶起他的一生,從多姿多彩到單調乏味。這麼單調的日子繼續又會如何呢?所以在接觸地面的最後一刻,他忽然釋然了起來。

      

     整個影片頗有迪士尼早期作品的風格,黑白的色調加上讓人應接不暇的鏡頭,讓這部片子充滿了黑色幽默。

     “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

     “死於25歲,葬於75歲。”——這是美國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的一句名言。這裡所謂的“死”是指激情的褪去、夢想的幻滅,是指精神上的死去。

    我們很多人都像影片中的中年人一樣,少年時也曾經擁有豐富多彩的人生,但是工作之後開始每天忙忙碌碌,循規蹈矩地生活,直至死方休。

     我們總是在老去的時候才後悔這一生碌碌無為,可是為何當初選擇了行屍走肉般生存?20歲那年買得起10歲那年買不起的玩具,可卻沒了當初那般期待感;30那年有勇氣去追20歲那年不敢追的女孩,可女孩早已為人婦多年;40歲那年想再去珍惜30歲那年該珍惜的朋友,可卻已經疏遠多年……

     人生就是這樣,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再也不會做了。有些夢,現在不追,以後再也追不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所謂的宇宙其實來自一個奇點的爆炸,那宇宙只是一個奇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