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牧紙浩
-
2 # 木帛的旅行遊記
318川藏線上,除了“怒江天險”、“72道拐”、“海通溝”天險還有“通麥天險”、“二郎山天險”然而這些曾經讓旅人聞風喪膽的天險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特別是通麥天險和二郎山天險,修建時就犧牲了不少人,通車後的地質災害、駕車技術等也讓不少“路人”長眠於此。通麥天險這十年走過的人倒不少,二郎山天險由於隧道修通早就沒多少人走過了。
其實川藏線上山高彎急、傍山險道很多地方都屬於“天險”地帶,隨處可見的事故現場。不管是騎行還是自駕一定要注意安全,檢查車輛、控制車速。天塹就是通途!▲車過二郎山如闖鬼門關,不死也得凍三天。素有“千里川藏線,天塹二郎山”之說▲如今東坡以徹底廢棄,西坡還可以通行到埡口。
如果喜歡,記得關注。一個熱愛藏區騎行的影片愛好者。
-
3 # 誠信川藏遊
感謝題主的邀請,在川藏線上行駛有那些天險這個問題,我應該還是有發言權的,我每年要在川藏線上行駛至少3個來回,我們俱樂部的每一位同志就專門在這裡行駛,每年要行駛七八趟。 首先要肯定最近幾年川藏線上的基礎設施投入相當大,路況改觀也很大。原來的死亡之路已經變成了現如今的景觀大道。原來的天險大部分也變成了通途了。那麼還有哪些地方算得上天險或者說自駕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1、通麥天險、排龍天險已經變成通途,怒江天險和七十二道拐還算天險,但是路邊狀況良好,雨季和雪季記得拉開車距,觀察且及時通行,不要逗留。
2、海通溝算是川藏線上的最大天險了,這裡有五十公里的路程全部為滑坡路段,路面等同於基耕道,轎車很容易託底,道路山坡容易滑坡,尤其是雨季一定要觀察同行,且在此路段容易因塌方引起堵車。
3、如美鎮到覺巴山算得上目前318國道上的天險了,道路崎嶇,且路面狹窄,短距離內要順覺巴山盤山而上,一個小時的路程還看得到如美鎮。
-
4 # 勒克兒
川藏線318國道,天險與坦途一直在都在動態中拉鋸平衡著。
隨著林拉高速、雅康高速瀘定段、高爾寺隧道、通麥和迫龍“兩橋五隧道”等先後建成,時值2018年,自駕318,心中有交規,基本就沒天險,心中無交規,那處處都天險。
事實上,無論武警部隊怎樣維護管理318,畢竟這條路就像一根毛細血管鑲嵌在中國最負盛名的橫斷山脈高山峽谷之中。而人們對橫斷山脈範圍的認識,至今也只能根據“山川狹窄,嶺谷高差超過2500米”這麼個模糊概念來圈定一個大概邊界。地理學家們對這一單元所圈畫出的範圍,至今也只能獨孤地出現在地圖上,人們也沒任何辦法拿著這樣一張地圖,在地形地貌無限複雜多樣的這一特殊地理地貌單元裡,找到現實中的邊界。
說這段話的意思,無非就是說明:318區區一根“毛細血管”,還表說橫斷山脈打個噴嚏就得缺胳斷退,即使表情稍微嚴肅一點,立馬就可能“血管梗阻”——說白了,每年夏天的雨季和整個冬季,318到處都是“天險”——雨季,你根本不知道老天爺啥時候變臉,變臉以後道路啥時候有塌方甚至泥石流;冬季,海拔3000米以上,道路積雪還好,要命的是,到處是你根本看不見的“暗冰”,一不留神,車輛就可能溜滑而失控(車輪套了防滑鏈另說)……
當然,上述僅是川藏線318的宏觀概念。如果從微觀上看,當下318在四川境內的路況、路面相較西藏段好很多,如果說有“天險”,也就雅江——天路十八彎之前的一段路彎道奇急,道路一邊是懸崖,一邊是邊坡不是很穩定的山體。過了金沙江進入西藏境內,318與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交錯雜糅,海通溝就不說了,至今道路都在修復中。芒康—左貢的覺巴山段,路況、路邊雖好,但道路也是彎道奇多,且道路一邊是萬丈懸崖,一邊也是邊坡不是很穩定的山體,行駛其間,超速、搶道、彎道超車,分分鐘都可能給你致命一擊!
-
5 # 金城天劍
一三年以前,二郎山隧道以後,理塘至巴塘間只有二個幾百米長的小隧道,通麥大橋也只能承受單車二十噸的車輛,過了大橋在通麥天險入口外也只能過一輛大車的寬度,如果趕上雨雪天氣事故律非常高,非常危險,轎車在雨天想透過通麥天險基本上不可能,(親眼所見)而覺巴山的連續S型路很嚇人,它的山下是幾百米深的怒江,一旦失誤恐怕連骨頭渣子都找不著!
總體上說,318線在一四年前確實是一條天險之路,大多路段都是一面山崖絕壁,一面臨江。當地居民也非常少,尤其是高海撥的上山根本就沒有居民!
去年五月本人去雲南,路過雅江.高爾寺山等地一看,叫我大感失望,當年我就是仰慕它的艱險,一個人騎摩托車,幾經艱險差點出事,二十一天行程六千餘公里……!
以後可能還會帶家人走318,旦在我心目中,在也不會把它看作是天險之路了,曾經的318每公里平均犧牲一個解放軍戰士的天險之路以成為歷史……!
回覆列表
除了怒江天險,72道拐,海通溝。
還有通麥天險,幾乎天天塌方,滑坡,泥石流!
2013年通麥老橋還塌了。川藏南線中斷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