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哥聊科學
-
2 # 靜水空山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被非常少,氣候乾燥,降雨量稀少,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蒸發量非常大的荒蕪地區。
地球陸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如果說要將全球沙漠都被綠化的話,相較來說有利也有弊。
首先,這個基本是不太可能辦到的,畢竟這樣的面積也太大了。地球陸地近三分之一的地方都是沙漠。如果要將這些都綠化的話,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這樣巨大的工程,遠超你所認知的所有建築。萬里長城與之相比都是小巫見大巫了。況且,沙漠本就缺水,而萬物生長的首要條件就是水,需要在沙漠地區種植樹木的話,需要從其它地方抽調而來,勢必會造成其他地區的水資源失衡。
其次,如果全球沙漠都被綠化的話,這應該可以算是幾代人的夢想。要辦成這件事需要依靠廣大的人民群眾。而這也會令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就比如建造萬里長城的時候是發動了多少人,花費了多少的錢?百姓也因此而流離失所。
對於生態環境而言,全球沙漠都被綠化的話。會造成地球各地氣候的改變。但結局如何卻無法預料,尚未可知。不過值得一說的是,某些適應在沙漠裡生存的生物會因為生存環境的改變而變得無法適應,進而可能會因此而滅絕。而因為某種生物滅絕的話,可能影響的卻並不止一種生物。有可能還會因此而影響到該物種的天敵,以及天敵的天敵等等,總之這影響的是整個生物鏈。這會導致生態的失衡。也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人類自己。但我覺得,總體來說,生態物種的多樣性還是會增加的。
氣候問題,沙塵暴之類的這種天氣應該是不會出現的了,霧霾的影響也會因此而降低很多。不過,如果地球森林太密集卻也不是好事,地球含氧量也不增反降。因為樹木的光合作用生產氧氣前提條件是需要光源的,如果樹木太密,樹木遮擋彼此導致光源不足的話,樹木呼吸作用也是會消耗氧氣的,到時候產生的氧氣不及消耗的氧氣,所以含氧量會下降。
降雨方面會有明顯的增加,氣溫方面比較難以預測。估計應該是夏天氣溫會相對比較涼快。因為樹木蒸騰作用會使周圍降溫,而且樹木本身也有遮蔭效果。冬天的話,氣溫應該是會相對更暖一點吧。這也不一定,關鍵看是在什麼地方。
回覆列表
關於這個複雜問題我將分成幾個部分來解釋:一、什麼是沙漠;二、沙漠怎麼形成的;三、沙漠有什麼作用;四、如果全球沙漠綠化結果會怎麼樣。
一什麼是沙漠?老郭最近幾年每年都會去塔敏查干(內蒙古一個東西長南北窄的沙漠),其實,這種我們理解上的沙質、荒漠化的土地,降水比較少的地方只是狹義上的沙漠。沙漠分類按照每年降雨量天數,降雨量總額,溫度,溼度來分類。一般來說,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的就屬於沙漠,按照這個標準,南極因為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而被稱為白色沙漠。所以我們說,沙漠其實有很多種形態。
二、沙漠是怎麼形成的?主要有兩類原因:1、自然因素;2、人為因素。沙漠形成的兩個主要原因,就是乾旱和風。自然因素主要是包括乾旱、地表特殊的土質和大風。而人為因素就包括濫伐森林、 破壞草原、 戰爭或其他原因破壞了乾旱地區的水利工程等等。
三、沙漠有什麼用?多數人都會人為沙漠荒涼是生命的禁區,其實不然,雖然和其它的地區比較沙漠中生命確實不多,但是仔細看看,就會發現沙漠中藏著很多動物,尤其是晚上才出來的動物。其中小的昆蟲和蜥蜴還是不少的。沙漠裡的植物也有不少,除了我們都知道的仙人掌類,其實還有駱駝刺、紅柳等等。應該說,沙漠其實是一個寶藏,那裡有豐富的礦物資源、獨特的生物種群,沙漠是我們人類一直遺忘的財富。
四、如果全球沙漠綠化結果會咋樣?這種事咱們能不能辦到先不談(那些由於地球季風帶來的氣壓變化形成的沙漠,人力也是改變不了的)。這裡只談一下,就是把咱們天朝西北的沙漠統統綠化的效果。
惡果一、西北地表顏色加深,吸熱能力增強,氣候被改變。失去了沿海和內陸的壓力差,恐怕沿海地區的季風會增強,那裡的降水更多、冬季寒流更多、更強。
惡果二、地球的二氧化碳含量可能會下降,含氧量上升。有人說這不是好事嗎?未必。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帶來溫室效應的同時,也增加著農業的產量。隨著這些年全球人口的增加,糧食絕對是個大問題。同時,二氧化碳的減少,也意味著,現在那些植被茂密的地方,植被將減少。這就是地球生物圈的自我平衡。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那裡的生態環境必將被破壞,某些物種很可能滅絕。
小結:並不是所有的人力都能勝天。我們植樹造林,應該量力而行,要遵循著自然的規律,以維護整個生態圈的平衡為目標,重點是"適地適荒",有時維持現狀遠比盲目瞎改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