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亞馬遜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銷燬滯銷品,亞馬遜做錯了嗎?
1
直接銷燬滯銷品,當然是巨大的浪費。
但是,指責亞馬遜,顯然打錯了板子。因為,銷燬滯銷品的決策者,不是亞馬遜,而是零售供應商。
零售供應商將產品存放在亞馬遜的倉庫,以便藉助亞馬遜的平臺、物流銷售產品。產品滯銷後,零售供應商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存放;二是退回產品。
很遺憾,這兩個選擇都需要錢,前者每平米要付43美元的儲存費,六個月後,價格上漲至850美元,一年後升至1700美元;後者,每退回一件商品要交21美元的運費。
當零售供應商驚歎價格之高時,亞馬遜提供了第三種選擇:每銷燬一件商品只需要交0.2美元。
前兩種選擇的成本甚至超過了產品自身的價格,如果你是零售供應商,你會如何選擇?
亞馬遜這次是躺槍了。
2
基於上面的分析,選擇繼續存放、退回產品還是直接銷燬,本質上是一個成本核算問題,哪個成本最低,哪個便是最優解。
有意思的是,很多網友為亞馬遜出謀劃策,提出了幾種解決方案。拆解這些方案,有助於從側面理解市場經濟下的決策。
有網友建議,這些滯銷品應該降價銷售。
首先要明確的是,在大資料的加持下,亞馬遜還有大規模的產品滯銷,很可能不是價格高的原因。這也意味著,降價不一定能解決滯銷的問題。
退一步說,即使降價有效,也需要一個過程。這其間,亞馬遜仍然要付出不菲的庫存成本。
再者,亞馬遜銷售的產品以千萬計,滯銷品降價可能擾亂其他產品的價格。降多少也是個難題,降的少,於事無補;降的多,有不正當競爭的風險。
此外,電商價格遠比線下要透明。大幅降價,很可能引發此前購買同一產品的消費者的不滿,影響亞馬遜的口碑。
綜合計算,降價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有網友建議,這些滯銷品應該捐給慈善機構,送給需要的人。
這個建議聽起來很得人心,操作起來卻沒那麼簡單。
第一,還是成本問題。獻愛心也是要花錢的。將這些滯銷品捐給慈善機構,需要物流、人力成本,誰來承擔?亞馬遜還是慈善機構?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捐物不是最好的慈善方式。捐物遠比捐錢要複雜得多,錢是通用的,物卻不是,更何況是一堆品種多樣、滯銷的產品。如何找到真正急需這些產品的人,也是一個問題。
對亞馬遜這樣的大企業來說,慈善不是小事,要對捐出去的東西負責。而滯銷的產品參差不齊,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好事便成了壞事。
因此,愛心捐贈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銷燬可能真的是一個無奈之舉。
3
在商言商。
尋求利益最大化,是企業最基本的價值觀和經營邏輯。只要合法,便無可指摘。
遵循這個原則,凡事計算一下成本收益,企業就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像捐贈這種處理方式,牽扯的利益太多、因素太多,後果難以估量,當然不是最優解。
厚黑一點,慈善是一個沒有上限的事兒。今天你捐贈滯銷的產品,明天就會有人讓你捐贈暢銷的產品。
亞馬遜當然不會給自己挖坑。
其實,銷燬滯銷品,並非外國獨有。
2017年,山東、河南等地蒜薹滯銷,一些農戶把蒜薹扔到河裡,還有人直接把蒜薹剁碎扔在路邊。
也有人不理解,蒜薹既然擠出來,為什麼不賣掉?就算是便宜點,也能減少點損失。
歸根到底,還是個成本收益問題。
當年五月初,蒜薹價格是0.65-0.8元/斤,人工價格卻高達一塊多。也就是說,賣一斤蒜薹要賠上三四毛錢。越賣越虧,農戶自然把蒜薹扔在了路邊。
這與亞馬遜銷燬滯銷品如出一轍。
在中國,農產品受市場影響,價格波動比較大。蔬菜、水果滯銷,乃至爛在田裡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也許有人會說,看看,慈善解決了滯銷品。
但要注意,這一結果實現的前提是,消費者主動承擔了成本。很多消費者驅車前往,從成本上看,顯然不如去家門口的超市買水果划算。這種慈善,不可持續也是無法持續的,對整個社會來說,也不夠經濟。
意想不到的是,“xx滯銷,救救我們”竟然成了網上營銷的一個套路。
這種套路,透支了熱心市民的信任,也很可能讓真正需要幫助的農民失去獲得幫助的機會。
4
市場的歸市場,慈善的歸慈善。
做生意不是選秀,不需要賣慘,也不需要獻愛心。
用慈善指導市場,往往會好心辦壞事。
亞馬遜銷燬滯銷品,覺得浪費、可惜,此為人之常情;若要亞馬遜捐贈,那就有點道德綁架了。
如果有人愛心氾濫,非要求亞馬遜捐贈,我的建議是,不如自己花錢買下來,再捐給慈善機構。
一時間,亞馬遜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銷燬滯銷品,亞馬遜做錯了嗎?
1
直接銷燬滯銷品,當然是巨大的浪費。
但是,指責亞馬遜,顯然打錯了板子。因為,銷燬滯銷品的決策者,不是亞馬遜,而是零售供應商。
零售供應商將產品存放在亞馬遜的倉庫,以便藉助亞馬遜的平臺、物流銷售產品。產品滯銷後,零售供應商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存放;二是退回產品。
很遺憾,這兩個選擇都需要錢,前者每平米要付43美元的儲存費,六個月後,價格上漲至850美元,一年後升至1700美元;後者,每退回一件商品要交21美元的運費。
當零售供應商驚歎價格之高時,亞馬遜提供了第三種選擇:每銷燬一件商品只需要交0.2美元。
前兩種選擇的成本甚至超過了產品自身的價格,如果你是零售供應商,你會如何選擇?
亞馬遜這次是躺槍了。
2
基於上面的分析,選擇繼續存放、退回產品還是直接銷燬,本質上是一個成本核算問題,哪個成本最低,哪個便是最優解。
有意思的是,很多網友為亞馬遜出謀劃策,提出了幾種解決方案。拆解這些方案,有助於從側面理解市場經濟下的決策。
有網友建議,這些滯銷品應該降價銷售。
首先要明確的是,在大資料的加持下,亞馬遜還有大規模的產品滯銷,很可能不是價格高的原因。這也意味著,降價不一定能解決滯銷的問題。
退一步說,即使降價有效,也需要一個過程。這其間,亞馬遜仍然要付出不菲的庫存成本。
再者,亞馬遜銷售的產品以千萬計,滯銷品降價可能擾亂其他產品的價格。降多少也是個難題,降的少,於事無補;降的多,有不正當競爭的風險。
此外,電商價格遠比線下要透明。大幅降價,很可能引發此前購買同一產品的消費者的不滿,影響亞馬遜的口碑。
綜合計算,降價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有網友建議,這些滯銷品應該捐給慈善機構,送給需要的人。
這個建議聽起來很得人心,操作起來卻沒那麼簡單。
第一,還是成本問題。獻愛心也是要花錢的。將這些滯銷品捐給慈善機構,需要物流、人力成本,誰來承擔?亞馬遜還是慈善機構?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捐物不是最好的慈善方式。捐物遠比捐錢要複雜得多,錢是通用的,物卻不是,更何況是一堆品種多樣、滯銷的產品。如何找到真正急需這些產品的人,也是一個問題。
對亞馬遜這樣的大企業來說,慈善不是小事,要對捐出去的東西負責。而滯銷的產品參差不齊,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好事便成了壞事。
因此,愛心捐贈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銷燬可能真的是一個無奈之舉。
3
在商言商。
尋求利益最大化,是企業最基本的價值觀和經營邏輯。只要合法,便無可指摘。
遵循這個原則,凡事計算一下成本收益,企業就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像捐贈這種處理方式,牽扯的利益太多、因素太多,後果難以估量,當然不是最優解。
厚黑一點,慈善是一個沒有上限的事兒。今天你捐贈滯銷的產品,明天就會有人讓你捐贈暢銷的產品。
亞馬遜當然不會給自己挖坑。
其實,銷燬滯銷品,並非外國獨有。
2017年,山東、河南等地蒜薹滯銷,一些農戶把蒜薹扔到河裡,還有人直接把蒜薹剁碎扔在路邊。
也有人不理解,蒜薹既然擠出來,為什麼不賣掉?就算是便宜點,也能減少點損失。
歸根到底,還是個成本收益問題。
當年五月初,蒜薹價格是0.65-0.8元/斤,人工價格卻高達一塊多。也就是說,賣一斤蒜薹要賠上三四毛錢。越賣越虧,農戶自然把蒜薹扔在了路邊。
這與亞馬遜銷燬滯銷品如出一轍。
在中國,農產品受市場影響,價格波動比較大。蔬菜、水果滯銷,乃至爛在田裡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也許有人會說,看看,慈善解決了滯銷品。
但要注意,這一結果實現的前提是,消費者主動承擔了成本。很多消費者驅車前往,從成本上看,顯然不如去家門口的超市買水果划算。這種慈善,不可持續也是無法持續的,對整個社會來說,也不夠經濟。
意想不到的是,“xx滯銷,救救我們”竟然成了網上營銷的一個套路。
這種套路,透支了熱心市民的信任,也很可能讓真正需要幫助的農民失去獲得幫助的機會。
4
市場的歸市場,慈善的歸慈善。
做生意不是選秀,不需要賣慘,也不需要獻愛心。
用慈善指導市場,往往會好心辦壞事。
亞馬遜銷燬滯銷品,覺得浪費、可惜,此為人之常情;若要亞馬遜捐贈,那就有點道德綁架了。
如果有人愛心氾濫,非要求亞馬遜捐贈,我的建議是,不如自己花錢買下來,再捐給慈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