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寶新視界
-
2 # 苔花如雪
不懂愛孩子的父母,孩子也不會從他們那裡學到如何愛別人,即使孩子長大自己學習去愛人,也不是很自然的行為。
不懂愛孩子的父母,親子關係緊張,親情淡漠,沒有事不交流,家庭氣氛沉悶,孩子和父母有隔閡,不會交心。
不懂愛孩子的父母,孩子性格偏執內向,沒有愛心,不懂感恩,自私自利,不懂得付出。
不懂愛孩子的父母,孩子學習成績不會好,偏科嚴重。孩子會根據教課老師的對他的重視程度來決定對待學科的重視程度。老師對他的好的科目,學的比較好,老師對他不好的科目,考試不打零分就不錯了。
不懂愛的父母,孩子對身邊的人和事沒有熱情,對什麼都淡淡的,漠不關心。
-
3 # 消失的卡洛琳
除非孩子後天有強大的自救重生能力,否則這樣的父母會把孩子培育成三種:1被毀滅。2聽話的傀儡3自己的複製品。
嬰兒出生後前六個月和父母(或者直接養育者)是共生期,她以為自己和父母是同一個人,她是完全無助孤獨的,所以無時不刻不在向外界索取,剝削父母的時間精力,來無限滿足自己。
嬰兒時期的全能自戀是一個人一生中的鼎盛期,這個階段被滿足好了,後面才能意識到“我”的存在。原來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可以和父母分開單獨存活的,而且是安全的。這可以說是人生第一個精神斷奶期。
懂得愛孩子的父母,會讓孩子首先在自己這裡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和接納。構建了安全感,才有強大的內心走出去。這樣的孩子越長大越省心,她內心的光明自會對她有所指引,父母根本不用瞎操心。
反之,不懂愛孩子的父母往往會抱怨孩子真難帶。在他們嘴裡自己孩子毛病一大堆,永遠不反省不學習。孩子感受到的全是負面的投射,她還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就看到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個權威說自己是這樣的——“你太不懂事了!”“你真懶!”“你是錯的!”
不停地抱怨對孩子就是種詛咒,她會不知不覺變成你說的樣子。在心理學上,這叫做對你表示忠誠——即使她再恨你這種方式對她,仍然很難擺脫這些詛咒。因為孩子來到世上是全然愛著父母的,你是她唯一的父母她沒有選擇,你只給予了她皮囊,她卻用生命向你回報這種忠誠。
所以,祈願天下想要做父母或者已經做父母的人,請不要放棄自我成長,別的書可以暫時不看。強烈推薦幾位老師的著作,等你看完,也許會潸然淚下。不是為孩子,而是為自己,你會發現——原來孩子,是上天派來愛你的。請對她好一點。
李雪《當我遇見一個人》,陳嵐《我們為什麼被霸凌》,尹健莉《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
4 # 向日葵145806173
關心,溺愛,包攬的父母會讓孩子又愛又恨,完全拋棄,甚至虐待孩子的父母,給孩子一生的惡夢和陰影。
回首我自己,對父母就是很矛盾的。媽媽不懂如何欣賞,鼓勵,支援我,我小時候愛過家家,表演,她總是和外人一起嘲笑我,卻不表揚,鼓勵,支援,和我一起玩,甚至可以送我去學習,讓我心生怨氣,憤怒,蒙羞,內向,憎恨她的關注,覺得是偷窺。別人可以不理我我,笑話我,可你是我的媽媽呀。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壞事。經常用“別人會笑死你”來約束我,操控我,離開我的時候不說正當理由,總是乘我不注意偷偷離開,使我總時時目光盯住她,不敢放心去玩,擔心遺棄,一生都很難相信任何人,沒有安全感。為了讓她注意我,在意我,總是不停地哭,可以哭好幾個小時。她心裡其實沒有價值感,受傳統影響重男輕女,使我也用哭,討好,表現自己來競爭我和哥哥在她心裡的排序。
爸爸小時候不在身邊,也沒帶過我,又嚴厲,不懂親近,讓我覺得像陌生人,為一些在我看來不值得,不充分的理由跟媽媽吵,打,不懂處理家庭矛盾的分寸,辦法,讓我無助地看著他們瑟瑟發抖,我恨他。一生都難以釋懷。在我的一生中,爸爸是缺位和一個永遠缺失的心理空洞。
父母的不恰當使我們總是在心裡比較,攀比父母的愛。我覺得媽媽更愛哥哥,爸爸更愛我。當看到爸爸對鄰居的女孩,幫帶的表妹非常好的時候,我心裡也很多失落感和嫉妒。我們雙方在角色上都是缺失的。
我們的性格和與外人相處的模式,甚至夫妻關係都受原生家庭人際關係的真實性和深度的影響,沒有主動尋求解釋和治療的基本上會本能地影響一生。
回覆列表
誰說父母不懂愛,那都是嚴厲的關懷。不可避免的總有父母不懂愛,傷害孩子帶來悲劇。
孩子在懵懂無知的時候,你對他的傷害深深刻畫在心中,長大轉變成仇恨。
有人說竟然有仇那必須報仇,方式眾多千奇百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行我得玩點更狠的。
當孩子心裡的不滿得以爆發,你就會失去這個孩子,孩子的人生軌跡將會改變。
父母給予孩子的是一生的陪伴,別讓你的孩子走上歧途,墜入深淵。